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杭州市萧山第十一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cè)隐 (guì)宝 参(cī) 门(ting)若市
B: (líng)听 峰(luán) 执(niù) 鞠躬尽(cuì)
C: 深(ān) (sǔn)吸 跌(dàng) 胸有(chen)竹
D: (níng)望 邂(hòu) 雄(jū) 消声(nì)迹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争(zhí) 亮(liáo) 黄(yūn) 人迹至(hǎn)
B: 应(hè) 蓄(zhù) 粗(guǎng) 为一谈(hùn)
C: 静(mì) 咄逼人(chū) 感(kaǐ) 絮絮叨(dāo)
D: 一(chà) 贪(lán) 傥(tì) 威风凛(lín)
3、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小妍在全市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她父亲给老师发短信感谢道:“陈老师,谢谢您对小女的悉心指导。小妍说她从您的大作中深受启发,还说有空一定要登门表示感谢。”陈老师回复道:“小妍爸爸,恭喜恭喜。敝人虽然给小妍赐教,但主要是她自己努力,她的征文才会获奖的。”


A: 小女
B: 大作
C: 敝人
D: 赐教
4、

生活处处有语文。下列标语与括号中的地点不相符的一个是( )

A: 虽是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制衣店)
B: 运动奏响生命,锻炼点燃激情(体育馆)
C: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书店)
D: 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餐厅)
5、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如春,你心便无冬;读如秋,你心中便挂满果实。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 ,从枯黄读出 ,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所读不到的 。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 ,这样才能把被读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读在一起。

A: 霞云 翠绿 意境 灵魂
B: 光明 翠绿 意义 生命
C: 霞云 丰润 意义 灵魂
D: 光明 丰润 意境 生命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关联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腿不但比你的灵巧,而且还多一倍。
B: 只要这种草,可以骄傲地讥笑那些养育在花房里盆花。
C: 尽管如此,他是推开商店的门走了进去。
7、

【古诗阅读】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 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 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 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8、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生命都献给了他们亲爱的祖国,真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B: 这起重大事故鲜为人知 , 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C: 周恩来一生至情至性、至高至圣、大智大勇、鞠躬尽瘁
D: 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也是多数人必读的一部书。
9、

下列各项中句式变换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 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变为双重否定句:谁都不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B: 王强把教室外的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变为被动句:教室外的走廊被王强打扫得干干净净。
C: 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变为感叹句: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么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啊!
D: 他扔掉的不只是一个馒头。变为反问句:他扔掉的难道只是一个馒头吗?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地区经济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 以“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为主题的《中国民歌大会》一经播出,就好评如潮。
C: 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
D: 这次“爱闯训练营”活动对于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释】①趣途:趣,同“趋”,指走过的路途。②恬静安然。澹:溪水澄澈平静。

( 1 )王维的诗歌在色彩使用时,有些是直接在描绘景物时赋予其色彩,如“清川澹如此”,但是,作为诗歌、绘画造诣极高的艺术家,王维在诗歌中表现事物更多的是给予读者留白,让读者根据诗中描绘的画面进行人为着色,以达到读者所心仪的幽美境界。

如“________“ ”________“。

( 2 )对于描写景物把握色彩方面,王维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多为冷色调,然而其诗却多给人清新明快、安闲怡然之感,并无几分颓废凄凉之气。请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和你的阅读体会,谈谈你的发现。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有王溥者,桂林人。洪武末为广东参政,亦以廉名。其弟自家来省,属吏①与同舟,赠以布袍。溥命还之,曰:“一衣虽微,不可不慎,此污行辱身之渐也。”粮运由海道多漂没,溥至庾岭,相度形势,命有司②凿石填堑,修治桥梁,易以车运。民甚便之。居官数年,笥无重衣,庖无兼馔③。以诬逮下诏狱,僚属馈赆④皆不受,曰:“吾岂以患难易其心哉!”事白得归,卒。
【注释】①属吏:一起共事的官吏。②有司:专门管理某项事物的官员。③笥:古代盛饭或放衣物的方形竹器。庖:厨房的古称。④馈赆:赠送给远行的人的礼物。

( 1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亦以廉名:闻名
B: 溥命之还:归还。
C: 以车运易:更换
D: 民甚便之便:便利
( 2 )下列句中划线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赠布包
B: 易车运
C: 诬下诏狱
D: 伤先帝之明
( 3 )下面表述中不能说明王溥清廉的一项是( )

A: 要他的弟弟归还属官所赠的布礼袍。
B: 命有司开凿岩石,填平沟埑,筑路修桥,粮食改用车运。
C: 任官数年,衣无重彩,食无兼味。
D: 蒙受诬陷被捕后,谢绝僚属所赠路费与物品。
( 4 )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溥命还之,曰:“一衣虽微,不可不慎,此污行辱身之渐也。”
②吾岂以患难易其心哉!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最佳饮料﹣﹣白开水》,完成各题。

最佳饮料﹣﹣白开水

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饮料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喝矿泉水、纯净水已是普遍现象,喝雪碧、可乐成了一种时尚,各种名目繁多的功能饮料更是赢得了青少年的青睐,而饮用白开水的人却越来越少。其实,从科学角度来看,任何其他的饮料都无法取代白开水。

②众所周知,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只有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体内产生的废物才能及时地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从医学角度上讲,任何饮料都不如白开水对生理健康有价值。白开水最容易解渴,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而且,白开水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于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能量转换、血液循环和维持电解质平衡,都大有益处。白开水不合卡路里,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透过细胞膜,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因此,白开水实在是人体最需要的天然“饮料”。

③白开水是由自来水煮沸而来的,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中还包含多种矿物质和一些人体需要量极少的微量元素,如钠、钾、钙、镁、锌、铁、铜、铅、氟、碘和硒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倍。矿泉水的矿化度一般为200一300毫克/升,自来水为20一30毫克/升,而纯净水只有2﹣3毫克/升。有关研究表明,自来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人体来说是最适宜的。

④其他的饮料所含糖分和热量一般都偏高,食欲旺盛且过量饮用的人,往往会因糖分和热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食欲不振的人则由于饮料影响正餐,可能导致热量摄入不足而渐趋瘦弱。饮料中的果糖会阻止人体对铜的吸收,引起贫血等病症。饮料中的人工色素、防腐剂在体内蓄积,会干扰多种酶的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再者,饮料中的大量电解质不容易很快从胃肠排空,而是较长时间存在于胃肠内,影响消化吸收,降低食欲,同时还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另外,通过蒸馏和逆渗透技术加以净化后的纯净水会失去如镁、锌、铁、硒、碘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长期饮用纯净水,人体便会缺少某些必要的元素而造成营养失衡,这对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尤为不利。

⑤那么,如何科学地饮用白开水呢?首先要注意喝水时间。饭前饭后半小时和餐中都不宜大量饮水,以免冲淡唾液、胃液,导致消化不良,最好在两顿饭中间适量饮用。其次要掌握喝水的量。成人每天需500﹣3000毫升,要一次性将一整杯水喝完,这样有利于身体真正吸收;最好每隔1~2小时喝一杯,不要等到有口渴感觉时才饮水。再者要喝新鲜开水。饮用水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就会上升,可转换为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将水加热到100℃并持续沸腾3分钟,等降温到30℃以下后最适合饮用。生水、不开的水、重新煮开的水、千滚水(反复煮沸的水)、蒸锅水(蒸馒头等的剩锅水)和老化水(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等,是绝对不可饮用的。

( 1 )题目中的“最佳”二字具体表现在文中的哪两个方面上?

( 2 )分析第③段所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 3 )梳理结尾一段的行文思路。

( 4 )结合语境,说说你对第①段中划线词语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人间第一爱
季羡林
大千世界,爱有多端,但是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古今中外谈到母亲的文章,不胜枚举。我为什么只信“古今”而不讲“中外”呢?因为在这一方面,中外是不相同的。
谈到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虽然很多,可是我在汗牛充栋的中国的古今典籍中,从来还没有见到哪一个文人学士把这方面的文章搜集在一起供人们阅读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在年高德劭①为众人尊敬的钟敬文先生的启迪下,邓九平和他的友人们,付出很大的劳动和很多的时间,广闻博采,搜集现当代数百位作家、学者、艺术家回忆母亲的文章,这种异想天开有如张骞凿空之盛举,完全弥补了上面提到的憾事。他们给学术界立了一大功,将会受到中国学术界以及一般人民的欢迎,这是毫无问题的。
谈母亲的文章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呢?每个人一生下来,受到人间的第一爱就是母爱,告诉他(她)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了温暖的是母亲。但是人间毕竟不总是充满了温暖的,你前进的道路上也并不总是铺满了玫瑰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遇到欢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分给母亲一份;遇到悲的时候,你只要一想到母亲,你就会立即喜上心头,化悲为喜,又抖擞精神,抬起头来,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我曾经有一个说法:“回忆能净化人的灵魂。”我至今还坚持此说。你可以回忆你的老师,回忆你的朋友,回忆你的所有亲爱者,所有这一切回忆都能带给你甜蜜和温馨,甜蜜和温馨不正是净化和抚慰你的灵魂的醍醐②吗?但是,对母亲的回忆又岂是对老师和朋友等的回忆所能媲美的呢?
我是一个从小就失去母爱的人。这是我心中最大的创伤,虽起华佗或岐伯于地下,也是无法治愈我这个创伤的。我一生走遍大半个地球,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管是花前月下,只要想到我那可怜的母亲,眼泪使立即潸潸涌出。一直到了今天,我已是望九之年,还常有夜里梦见母亲哭着醒来的情况。嗟乎!此生已矣,我又不相信来生,奈之何哉!奈之何哉!
《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③这是古今同恨的事。惟愿读这一套书的读者们,仔细玩味每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意义,考虑一下自己对待父母的情况,再背诵一下孟郊那一首有名的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读者如能做出应有的结论,庶④不致辜负这一套珍贵的《新绿文丛》的期望。
注释:①年高德劭:年岁长,品德高。劭(shào),(品德)美好。②醍醐:tíhú,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③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女想要奉养父母而父母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④庶:shù,几乎,差不多。

( 1 )本文中称母爱为“人间第一爱”是因为这种爱 。(抄录原文回答)

( 2 )第二段末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中的“这”指的是 (不超过24个字)

( 3 )文章4、5两段阐述谈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的价值和意义。不符合该文段意思的是哪几项()

A: 可以知道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着温暖。
B: 想起母亲,眼泪就会潸潸涌出,甚至在睡梦里哭醒。
C: 即使华佗、歧伯再世也无法医治“我”心中的创伤。
D: 可以获得甜蜜和温馨,净化和抚慰自己的灵魂。
E: 在悲伤的时候,会化悲为喜,抖擞精神,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 4 )“《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今同恨的事。” 这句话中的“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
“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半命题作文

题目:“我_______,我不后悔”

要求:①请补充完整题目,写一篇记叙文。②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