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并审议的民法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 B: 大力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关键在于老百姓价值观念的重塑与更新十分重要。 C: 中国芯片制造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华为能否突破某些国家无底线的技术封锁。 D: “网红博主”李子柒拥有逾700多万海外粉丝,她的视频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之美。 |
2、 | 下面句子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骈(bìng)死于槽枥之间 B: 一食或尽粟一石(shí) C: 食(shí)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才美不外见(xiàn) |
3、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______;知音,是为寂寞______。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______,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______,敢畅言所见。 B: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C: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D: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
4、 |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驰骋(chěn) 穹顶 坦荡如砥(dǐ) 大发雷庭 B: 寒噤(jìn) 跳望 自惭形秽(suì) 胸有成竹 C: 妖娆(ráo) 蜿蜒 鸠占鹊巢(jiū) 自出心裁 D: 摇曳(yè) 颠簸 间不容发(jiàn) 交头结耳 |
5、 | 找出给加线黑体字注音中正确的一项 ( ) 初中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在微露的晨曦中悄然而至,在绽放的晚霞里飘然归去。我们在希望的早晨里遨游书海,闻着文字间流淌着的水墨香,吟唱婉转的曲子,时而徜徉在碧绿的菜畦,时而流连于深邃的天空,酝酿青春最芳香的情感,不断追寻灵魂深处的梦想。 A: qiāo zhàn qí liàng B: qiǎo diàn wā niàng C: qiǎo zhàn qí niàng D: qiāo diàn wā liàng |
6、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疏朗(shū) 焚身(fén) 归省(xǐnɡ) 亢奋(kànɡ) B: 闭塞(sài) 严峻(jùn) 乡绅(shēn) 瞳仁(tónɡ) C: 褪色(tuì) 羁绊(pàn) 争讼(sònɡ) 怅惘(wǎnɡ) D: 糜子(méi) 嘱咐(zhǔ) 磅礴(pánɡ) 冗杂(lǒnɡ) |
7、 | 下列句子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①我决定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②雨已经 ,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③青春大好时光,不应该被网络游戏 掉。 A: 委曲 化装 消耗B: 委屈 化装 消耗 C: 委屈 化妆 消磨 D: 委曲 化妆 消磨 |
8、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经过反复推敲,我们终于找到了消除双方分歧的一套方案。 B: 静谧的深夜,我仰头看着天空的弯月,心情豁然开朗。 C: 每当小镇的大会举行之际,妇女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 , 前往观看。 D: 爸爸从澳大利亚回来了,我高兴得喜出望外。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 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 C: 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D: 基层干部既要想干敢于,又要能干会干,切忌不可蛮干。 |
10、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14年12月13日,中国迎来首个国家公祭日。为纪念曾经发生的重大民族灾难而 制度性国家公祭日的做法,既有对历史记忆的传承、判断,也有基于现实的 。不忘记历史苦难,不是要 仇恨,而是要使大国公民具备应有的历史价值观和与国际社会相处的尊严方式,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捍卫民族尊严并 圆梦动力。 A: 设定 考证 培养 会聚B: 设立 考量 培植 会聚 C: 设立 考量 培养 凝聚 D: 设定 考证 培植 凝聚 |
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相关问题。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A: 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 “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C: 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 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①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②待之,君宜顾③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④?”肃造次⑤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⑥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⑦之,拊⑧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 【注释】①尚:还,仍然。②故意:这里指原来的态度、眼光。③顾:拜访。④虞:意料,预料。⑤造次:鲁莽,轻率。⑥因:于是,就。⑦就:靠近,接近。⑧拊:轻拍。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②或说肃曰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②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 3 )【乙】文中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先是________ , 吕蒙给他出谋划策之后鲁肃的态度转为________。( 4 )【甲】【乙】两文中,鲁肃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 ( 5 )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吕蒙的形象。 |
一颗糖,一世暖
①小时候,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和小伙伴们围在一起,从攥紧的手心里取出一颗糖,小心翼翼地撕开糖纸,慢慢地将糖放进口中,瞬间,那甜便可以蔓延开来,在稚嫩的脸上妖娆绽放。
②每每此时,小颜只是远远地望着我们,不肯靠近,却也不舍得离开。直到他的母亲恶狠狠地喊着他的名字,小颜才恋恋不舍地拿起镰刀,迈开细长的双腿到后山去割猪草。小颜的母亲从来没有给他买过一颗糖,甚至有时连饭都不给他吃。
③有次放学,我和小颜结伴回家。我从兜里掏出一颗糖,即将入口的时候,却在眼角的余光中留意到了小颜眼神中的渴望,我轻轻咬下半块糖,把剩下的半块递给小颜。小颜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亮晶晶的光,满脸的天真和烂漫。
④也许是因为半块糖的缘故,小颜和我成了最好的伙伴。小颜长得瘦弱,又总是沉默不语,便时有调皮的同学欺负他。可无论同学们如何欺负,小颜总是默默承受。然而有一次,小颜却和别人打了起来。高年级的同学知道我口袋里有糖,就把我堵在回家的路上。“放她走!”一直沉默的小颜突然开口道。那些同学根本没有把小颜放在眼里,便和他扭打起来。平时看似柔弱的小颜此时却爆发出了超强的力量,他像一只发怒的豹子,闪转腾挪,火焰般的气势震慑住了他们,他们最终落荒而逃。
⑤而在家里,小颜永远都是逆来顺受的样子,无论母亲如何打骂。后来小颜考上外地的大学,才结束了不堪回首的时光。我们都替小颜庆幸,觉得在苦难里浸泡的他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我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小颜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毕竟,这里没有任何让他留恋的东西。
⑥没想到,毕业之后的小颜竟然回来了!他放弃了外面条件优厚的工作,毅然回到了家乡。在工作之余,小颜悉心侍奉在瘫痪的母亲床前,给她做各种好吃的饭菜,给她换上新衣服,推着她在阳光晴好的小路上散步。仿佛幼时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仿佛在他面前的是视他如宝的亲生母亲。
⑦坐在洒满阳光的小院里,我问出了一直以来的疑惑:“你从来没有恨过你的继母吗?”小颜轻轻地笑了:“没有,从来没有。其实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和爸爸重新拥有了完整的家,而且她始终坚持没有让我chuò(
)学。就像你当初给我的半块糖,那份甜,氤氲了我的整个童年。在生活里,她也给了我一颗糖,那一点点甜,化作了温暖我一辈子的暖。”
⑧突然想起小时候吃糖的情景,我们把糖含在嘴里,就那么任糖在嘴里慢慢融化,直至渗透到身体里的每一个角落。多年以后,我们甚至回忆不起糖的味道,但只要看到当年珍藏的糖纸,那些甜蜜的点滴便会卷土重来,暖暖的,将我们包围。原来,当年的一颗糖,早已铭刻在我们的身体里,化作了映亮一世的暖。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chuò________学①________ →轻咬半糖,开心感激→怒打同学,勇敢仗义→考上大学,庆幸感叹→②________
( 3 )文章以“一颗糖,一世暖”为题的妙处是________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父亲的秘密
①假期里,父亲和他八岁的儿子去森林里游玩。他们往密林深处不停地走,不知不觉迷了路。(A)四周的古树遮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父亲背起疲惫的儿子,试图走出去。可是他无奈地发现,自己能够做的,只是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回到原地。
②那里有一个废弃的木屋。木屋里也许住过守林员,也许住过伐木工人,现在它空着,破烂不堪,仿佛随时可能倒塌。可它毕竟是一间屋子,这给他们父子俩带来了一些安全感。晚上他们挤在里面,生起一堆火。外面传来野兽的叫声,似乎距他们很遥远,又似乎近在咫尺。儿子呜呜地哭起来,他说我们会不会死在这里?父亲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说儿子别怕,我们会走出去的。可是第二天,他们仍然围着木屋不停地划着圈子。让父亲稍感欣慰的是,木屋外面有一口水井,水井里面有干净的水。他小心地踩着井内壁的缝隙下去,用随身携带的军用水壶,打上一壶水。可是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了,恐惧的乌云笼罩着他们。
③第三天,父亲放弃了那种徒劳的尝试。他对儿子说,这里有木屋,有水井,这很可能是一些过路人的临时驿站。我们只要等在这里,就肯定会遇到人……你留在这里等我回来,我到附近找些吃的。儿子问附近有什么吃的?父亲就笑了,说森林里还能饿死人吗?你难道忘了野生蘑菇很有营养吗?他为儿子打上一壶水,然后一个人离开了木屋。他一边走一边回头对儿子说,守着屋子,千万不要乱走……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吃晚饭。
④父亲并没有马上去寻找蘑菇。他把衣服撕成布条,系在木屋周围的树干上。系完,仔细检查一番,调整了几个布条的位置。他想如果有人经过,就会发现这些布条,再发现小屋,再发现小屋里的他们,并将他们带出森林。他想这可能是他们惟一的机会了,他不敢有丝毫马虎。
⑤那天父亲很晚才回来,他拣回了一小把蘑菇。虽然仍然走不出去,仍然没人发现他们,可是有了蘑菇,他们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儿子问这蘑菇不会有毒吧?父亲说不会……在走出去之前,我们天天喝鲜蘑菇汤。儿子问这附近蘑菇多吗?父亲说不多,也不少。儿子说明天我也去捡。父亲说不行,你得守在这里,万一有人经过怎么办?我们的目的是走出森林,不是在这里吃蘑菇宴。父亲朝儿子做了一个鬼脸,儿子发现父亲的脸,有些浮肿。
⑥父亲出去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拣回的蘑菇却一天比一天少。(B)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儿子问怎么了?父亲说没事,有些累。儿子害怕地哭起来,他说爸爸,我们是不是真的走不出去了?父亲说不会的,只要我们坚持住,就会有人发现我们……
⑦终于有人经过。是一位猎人。是父亲的布条把他引到了小屋。猎人把他们带出森林,他们再一次回到了城市。那以后,每次谈起这次经历,父子俩都心有余悸。
⑧家里的饭桌上,从此没有蘑菇。甚至,儿子说,哪怕在菜市场见到了蘑菇,他都想吐。
⑨可是时间会改变一切。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天,儿子回家时,竟提回一小袋蘑菇。他告诉父亲,这是真正的野生蘑菇,是近郊的农民在大山里采的,刚才在街边叫卖,他看着不错,就买来一袋。十多年没吃蘑菇了吧?儿子对父亲说,我想您可能都忘记蘑菇是什么味了。
⑩父亲笑笑,没说话。他似乎对蘑菇并不反感。
⑪父亲把蘑菇倒在水池里仔细清洗。突然,他低下头,从那些蘑菇里挑出两个,扔进旁边的垃圾桶里。儿予问,爸您干什么?父亲说,这两个蘑菇,有毒。
⑫有毒?儿子怔了一下,您怎么知道?父亲得意地笑了。他说,还记得十五年前我们的那次历险吗?那几天,我可能尝遍了世界上所有的蘑菇……
(选自《天下阅读·感恩美文》,文/周海亮)
夸父为了追赶太阳,奋力奔跑;精卫为了填平大海,拼命地飞翔;女排姑娘为了祖国的荣誉,不惧强敌力挽狂澜;中国航天人为了展现创新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二号”……为了仰望日月星辰,他们在努力奔跑;为了欣赏山川湖海,他们在努力奔跑。我们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为了心中的梦想,更应努力奔跑,奋勇向前。
请以“努力奔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思想健康,内容充实。
②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③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