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苏轼。苏轼,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代文学家。 B: “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像飘飞的蓬草”,在古诗中常用“征蓬”比喻远行之人。 C: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受戒》等。 D: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
2、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伦敦测试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B: 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 11 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 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 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
3、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B: 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C: 于时冰皮始解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D: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城居者未之知也 |
4、 |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诫子书》《爱莲说》《陋室铭》《岳阳楼记》《送东阳马生序》《出师表》中的“书”“说”“铭”“记”“序”“表”都是古代的文体。 B: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小满之后是芒种,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 C: 我国古代对于不同的朋友关系有不同的称谓,如: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 D: 江南三大名楼是指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而闻名)、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 |
5、 |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B: 在育才中学举行的“5.12”防震疏散演练中,九(2)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 C: 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 D: 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
6、 | 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都依次列出了,选出完全正确的一项:( ) 她一边(和)面,一边(和)颜悦色地(和)大家讲自己的经历,她说她(和)丈夫是一对患难夫妻。 ①动词②形容词③介词④连词 A: ①②④③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①④② |
7、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心儿永远________(憧憬 渴望 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②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________(留恋 怀恋 怀念)。 ③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________(行人 人们 旅人)的足迹。 A: 憧憬 怀念 旅人 B: 渴望 留恋 人们 C: 向往 怀念 行人 D: 向往 怀恋 旅人 |
8、 |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亲戚畔之 B: 曾益其所不能 C: 威武不能屈 D: 入则无法家拂士 |
9、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作者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B: 《天净沙•秋思》、《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分别是马致远和辛弃疾,“天净沙”、“西江月”均为词牌名。 C: 春秋战国时期的谋臣策士都很讲究劝谏的艺术,如《左传》中的曹刿,《战国策》中的邹忌。 D: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笔下的范进,一个苦读一生却半个秀才也没捞到,饱受欺凌死去;一个耗尽大半生,50多岁才中举升迁.他们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
10、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紧扣藤野先生来刻划,行文缜密,结构严谨。 B: 《我的母亲》作者胡适写的是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之下成长的往事,字里行间突现了母亲对作者深深的爱和严格的教育。 C: 郦道元的《三峡》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作者描写三峡自然风貌的语句动静相生,情景交融,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D: 李白《行路难》(其一)诗中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和韦使君秋夜见寄 [唐]丘丹 露滴梧叶鸣,秋风桂花发。 中有学仙侣,吹箫弄山月。 临平道中 [宋]道潜 风蒲猎猎①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注】①风蒲猎猎:风吹蒲草发出的声响。蒲,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蒲草,茎可供编织用。猎猎,形容风声的象声词。 ( 1 )《和韦使君秋夜见寄》从桂花、________等意象中可看出描写的是秋季时节的景象,《临平道中》描写的是________时节的景象。( 2 )两诗中出现的“弄”字各具神韵,请作赏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 1 )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辞而别 B: 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C: 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寻根问底 D: 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品学兼优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 3 )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①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②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③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
芬芳的蜡梅花
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
②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
③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决。”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我放心地笑了……
④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
⑤窗外,飘着雪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⑥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们在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蜡梅花……
⑦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⑧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果然小胖的话属实。这是一片荒园,就“藏匿”在学校附近,很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本真的自然景色让我很动心,思忖着:哪天带学生来游一回。
⑨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我激动了,在班里宣布,“放学后踏雪访梅去!”小胖喊,“我带路给老师摘蜡梅花去!”
⑩雪花、梅花、孩子们的笑脸、欢声,浩浩荡荡地欢腾着那片荒地,缕缕的芳香缠绕着我的眼耳鼻喉,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你闻不到他们的芳香,是因为你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里……
⑪花香太浓了,弥漫在眼里,我禁不住落泪了,哦,这芬芳的花儿芬芳的孩子!
⑫今冬,又飘雪了。看着手中他们寄来的小小蜡梅花,我分明闻到他们心灵里散发的香。我想说,此刻,我陶醉。
( 1 )本文回忆了“我”与学生交往的几个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关内容。“我”自称患有咽炎,________→为了给“我”治“咽炎”,学生们寻找蜡梅花→学生们的行为让“我”感动,________
( 2 )按要求回答问题。①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
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
②朗读下面这句话时,“彼此”一词用重音朗读,请简析理由。
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
( 3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以“芬芳的蜡梅花”为题有哪些作角?(甲)一个爱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
——《芬芳的蜡梅花》)
(乙)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魏巍《我的老师》)
①(甲)(乙)两段文字共同的人物描写方法是什么?
②分别说说你对(甲)段中“小胖”和(乙)段中“我”的行为的理解。
记叙文阅读。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
朱成玉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对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⑪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⑫“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
⑬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⑭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本文的情节。发现“破烂”—________—被“教诲”—________—获“奖励”—坚定“梦想”
( 2 )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划线词语的含义。不可回收:________
( 3 )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 4 )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理解。( 5 )那个“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笑酒作乐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为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了作者内心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谈谈。作文: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从小到大,我们伴随着这些节日和亲人一起度过一年又一年。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请将你的见闻感受书写下来,自拟题目。
【提示与要求】①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