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天津市引滦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选出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摘自季羡林《登黄山记》)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 ①④③②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②①③
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B: 青年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而敏感的群体,其价值观变化最能反映社会变化,也最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
C: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D: 这群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民工,难道就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来安放自己漂泊的身心吗?
3、

下列词语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风(sāo) 色(ráo) (xiè)渎 味同(jiáo)蜡
B: (yīn)哑 拮(jū) 恣(suī) (kè)尽职守
C: (gòu)当 狡(jié) 桑(zǐ) (mèi)上欺下
D: 霹(lì) 抽(yē) (qiáng)褓 断壁残(yuán)
4、下面相关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很多情节都体现鲁智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特征,如:拳打镇关西、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林、棒打洪教头、单打二龙山、浙江坐化等。
B: 读《昆虫记》,我们知道荒石园是法布尔与他的昆虫们亲密无间地生活的美丽的伊甸园,作品透过昆虫世界折射社会人生,洋溢着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C: 在《红心照耀中国》作者斯诺的眼里,毛泽东个子高出一般中国人,有些瘦弱,背也有些弯曲,但是一个非常机智的知识分子,一个如同林肯般的人物。
D: 《骆驼祥子》中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因嫌弃祥子是个臭拉车的,并且怀疑祥子是因为贪图他的钱财而娶自己的女儿虎妞,在寿诞之日与虎妞争吵至闹翻。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西方歪曲新疆问题完全是“强盗逻辑”,旨在阻遏中国的发展,险恶用心不言而喻
B: 近一段时间来,乱港分子不断散布谣言,中伤政府、离间警民,同时美化犯罪、开脱罪责,乱港用心水落石出
C: 我们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对古代先贤的思想,既不能照单全收,也不能一概否定,而是要抽丝剥茧地梳理和提炼。
D: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4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改革进取和开放包容相得益彰
6、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气氛 橄榄 密蜂 道地
B: 衣襟 元霄 荔枝 分量
C: 巴结 碗盏 蒸糕 高潮
D: 健脾 别致 酿酒 落慕
7、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解(pō) 胡(zī) 祖母(shù) 愿(suì)
B: 禁(gù) 亮(cèng) 地有声(zhèng) 文绉绉(zōu zōu)
C: 见(piē) 首(hàn) 无音讯(yǎo) 寒颤颤(chàn chàn)
D: 然(càn) 甲(zhòu) 广无垠(mào) 一绺绺(liǔ liǔ)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博学 皎沽 栩栩如卢
B: 勉厉 妄想 坦荡如砥
C: 鼎盛 天骄 惟妙惟肖
D: 涵养 振撼 前仆后继
9、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
B: 一串串葡萄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
C: 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一一小巧,娇嫩,好像是一些雏鸡,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
D: 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10、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 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 汽车本身质量的好坏,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D: 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品读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完成下列各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①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指诗人永州愚溪住宅西面的菜圃。②泠泠:形容声音清越。

( 1 )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第二联呈现的画面。
( 2 )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 3 )诗人“寂寞”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子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选自《孟子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

①谓其人曰(谓:________

②今日病矣(病:________

③予助苗长矣(予:________

④其子趋而往视之(趋: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闵其苗之不长
B: 其子趋而往视之
C: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D: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②苗则槁矣。

( 4 )写出两个或更多含有“寡”字的四字成语。

( 5 )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窗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⑧……

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 1 )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
( 2 )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 3 )品读第⑦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2000年,全球成衣产量为500亿件,2018年,产量猛增至1400亿件,数量增加2倍。

成衣产量猛增是因为服装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末,各大成衣品牌乘着全球化东风,开始在越南、 孟加拉等生产成本低康的国家设厂。如今,制衣厂甚至转移到了埃塞俄比亚。该国纺织工人的工资全球最低,月薪折合人民币仅181元左右,环保相关的法规条例以及工作环境要求都较为宽松。企业家便通过海外设厂的方式,生产海量服饰,再以低价倾销。诚然,衣服的质量并不总是尽如人意,但有谁在乎呢?商家并不考虑衣服是否耐穿,他们的目的是刺激顾客多消费。

由于衣服售价低廉,人们的花销没有比20年前多出很多,所以对衣物的热情只增不减。人们对穿着的热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打击”地球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今的服装产业已然是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第三大耗水产业。服装产业每年排放12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这个数据看似不多,然而从原材料加工成纺织纤维,再织成布的过程中,许多原材料的生长、生产和制作也会造成污染。

例如:棉花等植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促进其生长的杀虫剂和化肥会污染水域,导致有害水藻大量繁殖;皮毛产自动物,而动物的集中饲养要耗费大量资源,反刍动物还会排放温室气体甲烷;聚酯纤维、塑料等合成材料大多是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而聚酯纤维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制衣原材料,69%的衣物由其制成,生产和织造合成纤维释放的二氧化碳是棉花的三倍;许动婚的工料,化花花的不过,把水材变成丝线的化学过程仍会有污染。

材料二:如今,我们的生活在快时尚或者说是“即穿即扔”时代:人们即使不会穿,仍不假思索地买买买。结果是,我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扔掉一半以上的衣物,有些衣物可能只穿了三四次!一面是大量生产,一面是迅速淘汰,那些被淘汰的衣物大多得不到妥善处理。这种现象在全球普遍存在。据法国La fibre du tir网站一项调研表明:法国每年要售出多达62.4万吨的衣物,其中38%会回流到回收点,最终只有10%能真正回收利用,其中不到1%会被重新制成其他衣物。那么,回收点中其余就衣物的命运如何呢?它们大多数沦为碎步、楼房绝缘材料或者汽车工业用的毛毡(都是附加值不高的材料)。而那些未被回收的衣服去哪里了呢?可能丢进了垃圾桶,可能压了箱底。小部分“幸运儿”会在法国的旧衣店里再次售卖,但更多的是卖到了非洲、印度等地,而旧衣物的大量倾销,有时又会导致当地纺织市场失衡。

材料三:环保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废物再利用。其实废物也能重获新生,摇粒绒就是用塑料瓶制成的。如果你觉得摇粒绒不够时髦,就看看法国品牌“1083”去年10月推出的“无限牛仔裤”吧。该系列所用的全部材料,包括布料、拉链、纽扣,都源自海洋垃圾和塑料废品。此外,产品还经过抗菌处理,可减少洗涤频率,变得更加耐穿。“无限牛仔裤”一经问世,就引起业内人士的普通关注。在它的影响下,目前人们在寻找新型制衣原料方面仍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 1 )概括材料一的说明内容。
( 2 )材料一中加点词语“近”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 3 )材料二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服装产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仅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可见它对环境的污染并不严重。
B: “无限牛仔裤”将海洋垃圾、塑料废品用作制衣原料,这可能会推动制衣原料的变革,也为环保做出了贡献。
C: 人们对服装的过度消费给旧衣物回收利用造成极大负担,将旧衣物销售到非洲、印度等地,会影响当地的纺织市场。
D: 服装产业对环境的污染是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稍加分析,不难发现,某些人为因素是可控的。
( 5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提出两条有关选购衣物的建议。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请以“亲人给了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选填:“力量”、“支持”、“鼓励”、“安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