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佛山青云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字形和划线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菡hán 盖xī 聒燥 眉清目秀
B: 臜 ā 鸿hú 蒸馏 金碧辉煌
C: 笑xī 眼yì 腈纶 阴谋鬼计
D: 形qí 吟shēng 匿名 莫衷一事
2、对《汤姆索亚历险记》主题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进行了讽刺。
B: 对伪善的宗教礼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批判。
C: 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遵规守纪的心灵。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融水县摩天岭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
B: 为迎接“世界环境日”的到来,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百日大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
C: 大型音画舞蹈《梦在这里飞扬》,将老干部们发挥余热的场面展现得琳琅满目
D: 这里是侗乡深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进得村来,我们真有点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4、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B: 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笑了,气氛一下子到达高潮。
C: 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捏着蝴蝶的翅膀,生怕伤害了它。
D: 我渐渐长大,常常一个人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5、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欲其林(走到尽头) 肉食者(行为恶劣) 小大之(案件)
B: 齐之辞者也(熟悉) 春和明(景色) 中敞者为舱(高起)
C: 固怪之矣(以为) 苛政猛虎也(比) 时时间进(表修饰)
D: 颓然其间者(在) 太祖悟(才) 惧有伏(在那里)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B: 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的记录,精心地收藏。
C: 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极容易让人上瘾。
D: 李红家种植的葡萄刚采摘完毕,基本上全部被抢购一空。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不会达到目的的。
B: 两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对决,盟军一浪浪的攻势余波未尽,德军又如飓风般狂卷而至。
C: 鲁迅的文章针砭时弊,震耳欲聋 , 催人猛醒。
D: 这本书是作者花费大半生光阴,殚精竭虑写成的。
8、

对语法分析不确的一项( )

①太多的人总是惋惜时光的残忍和成长的无奈。②其实,成长真的是一个毛毛虫羽化成蝴蝶的过程,总是要经历过蜕变的疼痛才可以更好的迎接巧克力一样未知的世界。③所有绽放开的笑容或是没有人看见的眼泪,在若干年后回首时,都会是你意想不到的!④未来的道路不管是崎岖还是畅通,都需要你一个人去独自品尝和体会。

A: 第④句中“崎岖”“畅通”都是形容词,“品味和体会”是并列短语。
B: 第③句是个单句,句子的主语是“眼泪”。
C: 第①句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将“惋惜”改为“叹息”
D: 第④句“未来的道路不管是崎岖还是畅通,都需要你一个人去独自品尝和体会。”是一个条件复句。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B: 大家讨论、发现并解决了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C: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D: 《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它彰显了民族文化自信造成的。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人步履维艰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B: 我早就期望着能去长城游览了,今年五一,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C: 老师讲课生动有趣,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学们个个听得入神,不停唯唯连声
D: 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 , 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相关问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 1 )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对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现了作者在朝做官时闲适的生活情趣。
B: “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C: 以自然的笔调,描绘出清新的月夜,融情景为一体。
D: 以琴啸的声音,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阳城传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注释】①闾里:乡里
②缣:双丝的细绢

( 1 )下列各句中,对加下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尝粮,遣奴求米 :拒绝
B: 远近其行 :仰慕
C: 城辞,使者委而去 :坚决
D: 里人郑俶欲葬亲 :适逢、碰巧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奴 以 米 易 酒 醉 卧 于 路 城 怪 其 故 与 弟 迎 之

( 3 )阳城如何对待下人的?请用自己的话作简要概述。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威尼斯是一个奇特的城市,这里不是“开门见山”,而是“ ”。②听说,原先这里像太湖水乡,也有说类乎苏州城,其实,威尼斯,她有独特的瑰丽的形象。③这里没有汽车,大小船挤在大运河里,穿梭般的来往不绝。④我们登上汽船(等于城市公共汽车),观赏两岸风光,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⑤泛舟在大运河上,就像在参观欧洲建筑艺术博览会。⑥汽船穿过一座座桥梁,其中有一座全由大理石建成的“李亚度桥”,特别引人注目,就是1592年建成的独孔拱桥,雕刻精细,造型优美,桥上两侧开设商店,别具一格。⑦汽船向前驶去,河道逐渐开阔,现代化的摩托艇、汽艇和古老的“公朵拉”并行。⑧“公朵拉”是一种小游船,翘着头尾,由船夫摇橹,供游客饱览两岸风光。⑨据说历史上盛时有一万多艘,现在只保留四百艘了。

( 1 )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

( 2 )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 3 )用“‖”给文段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 4 )本段是抓住了威尼斯建筑的什么特征来写的?又是怎样写的?

( 5 )作者说,威尼斯“有独特的瑰丽的形象”,请你说说她的独特之处有哪些?

( 6 )作者将威尼斯与太湖水乡和苏州城作比,作用是什么?

( 7 )为什么作者说“泛舟在大运河,就像在参观欧洲建筑艺术博览会”?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孤独的老乡

①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

②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

③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

④“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

⑤“没干吗呀。”

⑥“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

⑦“我……我在找人。”

⑧“找谁?”

⑨“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⑩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他眼里着泪,点点头。

⑪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

⑫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

⑬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⑭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

⑮“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

⑯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

⑰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远远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我立即赶了过去。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说:“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⑱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还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

⑲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我问他:“你找到老乡了?”小吴说:“没呢。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

⑳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在这里巡逻快三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

( 1 )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

小吴找老乡被盘问。

发展

________

高潮

________

结局

小吴与一对东北聋哑夫妇做老乡,“我”也主动加入。


( 2 )文中的“我”对小吴的态度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怀疑→________→________→认同

( 3 )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他眼里着泪,点点头。

②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 4 )第⑰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 5 )联系全文,说说小说结尾有哪些妙处。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很多时候,一句暖心的话,就能给人很大安慰,让人勇气倍增;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他人的内心。

生活中有没有那么一句话,让你印象深刻?请以“那一句令我难忘的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③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