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宽恕(shù) 丫杈(chā) 慷慨(kǎi)大方 怏(yàng)怏不乐 B: 猝(cù)然 酝酿(niàng) 怡(yí)然自得 俶(chù)尔远逝 C: 隐晦(huì) 贪婪(lán) 骇(hè)人听闻 浑浑噩噩(è) D: 恣(zì)睢 逞(chěn(辩 鲜(xiǎn)为人知 万恶不赦(shè) |
2、 | 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 A: 比喻——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 B: 反复——风声在云外呼唤着,远山也在送青了。(张晓风《到山中去》) C: 排比——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春天睡了而种子醒着。(洛夫《湖南大雪——赠长沙李元洛》) D: 拟人——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梁实秋《雅舍小品》) |
3、 | 选出书写不全正确的一项。( ) A: 亢奋 羁绊 迫不及待 人声鼎沸B: 惬意 乞祷 语无伦次 孜孜不卷 C: 羸弱 懊悔 姗姗来迟 眼花缭乱 D: 辐射 真谛 养精蓄锐 疲惫不堪 |
4、 | 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 ) A: 驽钝 稔熟 口头禅 白驹过隙B: 徜徉 搏奕 里程碑 融会贯通 C: 憧憬 广袤 闭门羹 大庭广众 D: 桑梓 恻隐 明信片 断章取义 |
5、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 C: 《黄河颂》是光未然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 D: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他是德国著名小说家。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我们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B: “唱红歌、读经典”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市形成。 C: 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D: 世博会已经闭幕了,但志愿者笑容却总是回荡在我们耳边。 |
7、 |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诱惑(yòu) 凝聚(níng) 点缀(zuì) 锐不可当(dǎng)B: 祈祷(qí) 取缔(tì) 琐屑(xuè) 头晕目眩(yūn) C: 笨拙(zhuō ) 饶恕(ráo) 酝酿(niàng) 小心翼翼(yì) D: 玷污(zhàn) 贪婪(lán) 虐待(nuè) 长吁短叹(xū) |
8、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庆历四年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和“崇祯五年十二月”都是用皇帝的年号纪年。 B: 《左转》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C: 讽刺作品的笔法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在看似子虚乌有的情节和夸张变形的描写中曲折地揭示现实矛盾;另一种是抓住平常生活中传神的细节,以冷峻的白描直书其事。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运用了第二种手法。 D: 艾青,原名蒋海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
9、 |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也不张扬。 B: 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C: 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D: 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头衔和一枚勋章,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如果“支付宝”里藏污纳垢 , 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 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C: 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 , 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 , 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 |
阅读诗歌《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1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诗人一路走来一路看,说说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不少于四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2 )这首诗用词十分准确生动,请选择颈联中的词语作赏析。 |
文言文阅读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 ( 1 )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①缘溪行________②渔人甚异之________ ③屋舍俨然________④阡陌交通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 ( 3 )找出选文中描写桃源人幸福生活的句子。(用原文回答)( 4 )你能在《桃花源记》中提炼出几个成语呢?请任意写出两个 |
“柳畔鸳鸯作伴,花边蝴蝶为家。”蝴蝶离不开花儿,花儿也离不开蝴蝶,蝴蝶与开花植物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典范。那么,地球上是先有蝶还是先有花呢?以前科学界认为:虹吸式口器的出现是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然而,荷兰进化生物学家蒂莫·范尔代克等人最近的研究显示,虽然在当今的地球生态系统中蝴蝶扮演着关键的授粉角色,但早在开花植物出现之前蝴蝶就已存在。只不过在进化的早期——大约2亿年前蝴蝶刚出现时,它们可能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的渗出物来补充水分。至今,仍然有少数蝴蝶保留了这种原始特性,例如,枯叶蛱蝶和琉璃蛱蝶主要以腐烂的水果或树液为食。另一些蝴蝶则将这种原始特性发扬光大,例如,炎热的夏天,燕凤蝶常在溪滩上一边吸水,一边从尾都有节奏地射水,利用水分带走热量,降低体温。随着进化历程的推进,裸子植物出现了,蝴蝶很快就尝到了裸子植物营养丰富的传粉滴的甜头。不过,原始蝴蝶对裸子植物仅仅是单方面利用,直到大约1.5亿年前开花植物诞生后,蝴蝶在吸食花蜜时也起到了传粉作用,双方形成了互利关系,于是蝴蝶和开花植物就开始协同进化。
关于蝶恋花,苏轼有一句诗特别有名:“明日黄花蝶也愁。”秋天,菊花独放,是蝴蝶唯一的依傍,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大减、即将凋零,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不禁愁眉紧锁。花和蝴蝶相互依存,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正如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所言:亚马孙丛林里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会引发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在生物界中确实存在着类似的“蝴蝶效应”: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如因为喜欢花朵的芬芳而随手采摘,或者因为欣赏蝴蝶的美丽而随意捕捉,都可能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正如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所言:“地球表面的土壤、水、大气层,经由生物圈的活动,进化了几亿年才达到现在这种状态。而这个由生物构成、极端复杂的生物圈,其中的活动都是以极精确但又脆弱的地球能量流动及有机物质循环,紧密地环环相扣。”
“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是唐朝诗人戎昱写槿花的精彩诗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蝴蝶对于鲜花的热爱。“时逢舞蝶寻香至”,春暖花开之时,蝴蝶与花共舞。蝶是花卉的爱情使者,花卉是蝴蝶的食品供应商,二者合作共赢。然而,蝴蝶既有天使般可爱的模样,也有魔鬼般恶毒的心肠。它们在与花卉合作时也经常夹带一点私货:悄悄把虫卵产在这些植物的枝叶上,以便其幼虫孵化出来时不愁吃喝。例如,菜粉蝶就是这样对待十字花科植物的。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的蝴蝶幼虫可能是害虫,但是,蝴蝶的成虫却是益虫,它们帮植物传粉授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节选自秦自民《鲜红末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蝴蝶漫谈之口器与传粉》,《百科知识》2019年04A期)
(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裁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 1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主旨。“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当下,中国的正能量是指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事和相关的信息,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和行为。
不断从生活中吸取正能量,是我们迈向成熟、优秀的阶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