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耄耋”指八九十岁。 B: “晋太元中”中的“太元”、“元丰六年”中的“元丰”、“庆历四年春”中的“庆历”以及“崇祯五年十二月”中的“崇祯”都是帝王的年号。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俄国的屠格涅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D: 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是用韵的。 |
2、 |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家京剧院排练《强项令》期间,三位老艺术家不辞辛苦,为演员们亲身示范、精细加工,一丝不苟地针对排演做指导,提建议。 B: 贝聿铭殚精竭虑设计出来的这座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一座交错切割的几何立方体造型建筑。 C: 他依靠父亲赞助的大笔资金,白手起家 , 在当地开办了一家小有名气的工厂。 D: 在上海解放纪念馆,数百件文物无声讲述着70年前惊心动魄的一幕幕…… |
3、 | 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 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去掉“通过”或“使”) B: 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C: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养成”前加上“是否”) D: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教材。(删去“为”) |
4、 | 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该集中共收录其十二篇作品,完整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B: 《孙权劝学》、《伤仲永》、《木兰诗》的作者分别是司马光、王安石和郭茂倩。 C: 安徒生、普希金、都德、莫泊桑分别是丹麦童话家、俄国诗人、德国作家、法国作家。 D: 《土地的誓言》创作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期,作者为端木蕻良。 |
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3月12日晚,“2019年全球最佳书店”即将揭晓,根据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此次入围提名的有中国方所书店、越南的BOA书店和新西兰的惠灵顿联合书店。 B: 《中国制造2025》提出,未来我国的制造业发展要坚持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基本方针。 C: “国风”一词最早出自于《诗经》,现在泛指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蕴含中国古典主义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 D: 父母常常埋怨孩子漠不关心自己,没有责任感,他们也许不知道,责任感要从小培养,要给孩子担负责任的机会。 |
6、 |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对偶) B: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拟人) C: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比喻)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 |
7、 | 选出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我在船上碰着过雾,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 。耽误行程还不用说,听到若远若近的邻船的警钟,水手们 地走动以及乘客们的喧嚷,仿佛大难临头。真令人心焦气闷。茫无边际的大海中没有一块可以暂时避难的干土,一切都任不可知的命运去 。在这种情境下,最有修养的人最多也只能做到 。 A: 警戒 镇定自若 嘲弄 不慌不忙 B: 戒惧 手慌脚乱 摆布 镇定自若 C: 戒惧 不慌不忙 嘲弄 镇定自若 D: 警戒 手慌脚乱 摆布 不慌不忙 |
8、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文字填入划线部分,排列顺序最佳的一组是( )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③④②①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8年,进口消费品关税大幅度下降,海鲜、坚果等进口税率水平降低为原来的一倍。 B: 石墨烯“超级灯”产品批量订单走向海外,这不仅凸显了中国石墨烯产业在全球的分量,更意味着中国石墨烯产业化步伐在国内提速。 C: 2018“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吸引了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大约19个左右国家的采购商和贸易商前来参加。 D: 随着天气转暖,红海滩国家风景区碱蓬泛红,绿苇吐芽,百鸟齐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
10、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必须对知识不求甚解。 B: 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害羞的她脸一下子红了。 C: 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 D: 他小心翼翼地对爸爸说他想星期六到公园去玩,但还是遭到爸爸的反对。 |
古诗文阅读。 [甲]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诗) [乙]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诗) ( 1 )杜牧、王安石两位诗人对同一历史人物评价的观点不同,请各找一句表达他们不同观点的诗。(用原诗作答)( 2 )①甲、乙两诗涉及的人物是谁? ②对他的生平事迹有详细记载的是哪部书? ③这部书的作者是谁? ④鲁迅对这部书有两句精辟的评价,请写出来。 |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1 )下面对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怀民亦未寝(睡觉) B: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 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D: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B: 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 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一致。 D: 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 3 )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 A: 托物言志 B: 类比象征 C: 即景生情 D: 以物喻人 ( 4 )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D: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这就是母亲
蒋勋
①一月七日,我从高雄坐高铁到台北。因为是直达的快车,上了车我就放斜椅背,准备休息或看书。
②车快要启动前,忽然听到喧哗吵闹的声音,从七号车厢的后端入口处传来。许多乘客都被这不寻常的骚动惊扰,回头张望。
③我坐在最后一排,声音就贴在身边,但是看不到人。是粗哑近于嘶吼的声音,仿佛有人趴在车门边,一声一声地叫着:“你带我去哪里呀——你带我去哪里呀——”
④然后,七车厢的乘务小姐神色仓皇地出现了,引导两位纠缠拉扯的乘客入座。
⑤车子缓缓开动了,这两位乘客终于坐定,就在我座位的斜前方。
⑥其中一位五十岁上下的妇人,身躯很胖,脸有点变形,她继续嘶吼咆哮着:“你要带我去哪里呀——我不要去——”她像耍赖的孩子,双脚用力踩着车厢地板,用手猛力拍打前座的椅背,吼叫:“我不要去”
⑦许多乘客都露出惊惶的眼神,前座的乘客悄悄移动到其它较远的空位上。
⑧我曾在公交、地铁、火车、飞机上遇到过衰老的人、肢体残障的人、失明的人、手脚抖动的帕金森症患者,但还是第一次遇到“智障”的乘客。
⑨我没有想过,身体有这么多艰难。智障,当然也是一种生命的艰难吧。
⑩我在斜后方看着这智障的妇人:肥胖得有点失去了轮廓的躯体,浓黑的眉毛,宽而扁平的额骨,张着嘴,粗重的喘息,不断四下张望的仿佛被惊吓到的眼神。
⑪这样不安、这样躁动、这样仓皇、这样惊恐,仿佛被围猎的野兽,无处可逃。
⑫我或许也被吓到了吧,便一直凝视着这智障的妇人。她忽然回过头,跟旁边一直安抚着她的另一个妇人说:“我要吃——”
⑬另一个妇人年龄在七十岁到八十岁之间,很苍老,一脸皱纹,黧黑瘦削,但是身体看起来还算硬朗,脊背僵硬地挺着。她即刻从一个手提袋里拿出一包鳕鱼香丝,递给智障的妇人说:“吃啊,乖喔——”
⑭智障妇人迫不及待,一把扯开玻璃纸袋。一条一条像纸屑一样的鱼丝飞散开来,撒落四处,老妇人赶快俯下身去,一一拾捡,放进智障妇人的手中。
⑮有一些飞散在我身上,我捡起来,交给老妇人,她回头说:“谢谢。”
⑯我笑一笑,问她:“女儿吗?”
⑰她点点头。
⑱她的女儿把鳕鱼香丝塞进口里,大口咀嚼,鱼屑一片一片从嘴角掉落,母亲则不断为她擦拭着。
⑲女儿好像安静了下来,但会不时地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满车厢的乘客突然惊惶地问:“你要带我去哪里?”
⑳母亲耐心地说:“出去走走啊,闷在家里怎么行?我们在别处旅行不是也坐火车吗?”
㉑一位年近八十岁的母亲,照顾一个年近五十岁的智障女儿,那是多么漫长的一段岁月啊!作为母亲,她曾经厌烦过吗?愤恨过吗?觉得羞辱过吗?想要逃避过吗?
㉒我在斜后方,陷入深思,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做得比这位母亲好。
㉓母亲安抚了躁动惊惶的女儿,女儿仿佛睡着了,母亲为她盖上外套。趁女儿睡着,她从手提袋里拿出像是女性刷睫毛的小圆筒,抽出沾着黑膏的小刷子,为女儿刷染头上花白的头发。车窗外夕阳的光,映照在母亲挑起的一缕一缕的发丝上,发丝由白变黑。
㉔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生命的功课要做,比艺术更重要的功课,比美更重要的功课。
(选自《读者》2018·18略有改动)
【注】蒋勋,生于1947年,男,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
( 1 )文章题目中的“母亲”,既指________,又指________。①许多乘客都露出惊惶的眼神,前座的乘客悄悄移动到其他较远的空位上。
②女儿好像安静了下来,但会不时地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满车厢的乘客突然惊惶地问:“你要带我去哪里?”
( 4 )第⑬段画线句是对母亲的外貌描写,请你分析此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不容忽视的“镉大米”
①人们总是在食品安全中学习化学知识,两年前“10%大米镉超标”的新闻让人们空前关注起“镉”。而最近“广州超过4成大米镉超标”的报道,在“ 谈食色变”的今天,更让公众群情激愤。
②“镉”究竟为何物?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它通常通过废水排入沟渠河流,再通过灌溉污染农作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
③根据不同的摄取方式来衡量,镉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大米等食物摄取的,属于“长期小剂量”。这种情况主要危害肾脏和骨骼。目前,国际卫生组织对镉的安全标准就是基于它对肾脏的危害程度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体重7微克。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不超过60微克。
④这个安全标准包括所有的镉来源,除了米饭,还有其他食物和饮水。对于大米,我国的安全标准是每公斤0.2毫克。但这只是一个“控制标准”,并不意味着高于这个值的大米才有害,而低于它的大米就“安全”。比如说,如果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吃500克镉含量为每公斤0.15毫克的大米——这样的大米是合格的,但也超过了国际卫生组织的“安全线”。如果只吃200克含量为每公斤0.25毫克的——虽然它超标了,但是总摄入量还没有超过“安全线”。此外,我们还要吃 其他食物,还要喝水,其中也可能含有镉。对于“镉大米”产区的人来说,镉的其他来源就更不能忽视。
⑤长期食用“镉大米”或其他含镉的东西,容易造成慢性镉中毒。它的症状被命名为“痛痛病”,日本在几十年前就注意到了它的存在。在日本的“镉大米”地区,统计了近两万名成人,出现了近二百病例和一百多“疑似”病例,以老年女性为主。目前,中国还没有详细的病例统计。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主要是由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镉会在肾脏中累积,最后导致肾衰竭,也会导致骨软化和骨质疏松。长期接触剂量是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线3倍以上的镉还可能会导致消化道的障碍。在动物实验中,这种剂量的镉还显示了对生殖和发育系统的影响;对人类是否有同样影响,还没有可靠依据。
⑥镉中毒更大的麻烦在于它的长期性,即使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状依然会持续。
⑦中国人主食米饭。“镉大米”对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根本的解决途径还是治理工业污染,也迫切需要广泛严格地检测大米以及饮水中的镉含量,并且及时公布与处理。对于消费者来说,保护自己的可行途径是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此外,根据研究,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对镉过量也更加敏感。所以,保证自己的食谱中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增强对镉的抵抗力。
作文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⑴人生难免会有一段难忘的日子,因为其间的某个细节、某句话、某个人,或者什么,就有了一段珍贵的人生。有了那样的日子,我们懂得了珍惜;有了那样的日子,我们开始变得坚毅和勇敢;有了那样的日子,才知道其实自己真的很棒……
请以“那些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⑵每一条路,都在聆听远方的呼唤;每一季麦香,都在渴望风的翅膀。每一份感动,都需要有人认领;每一双眼睛,都在等候深情的注视;每一颗心,都在期待着你的解读。
请以“这一刻,我读懂了你”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两个题目任选其一;若选第一个,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书写工整,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校名、班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