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文学常识及对文章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其中成长读书阶段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品有《项链》《变色龙》 D: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南宋哲学家。该文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飞窜(cuàn) 胆怯(qiè) 震怒(zhèn) B: 号叫(hào) 蜿蜒(yán) 蠢笨(chǔn) C: 翡翠(fěi) 飞沫(mò) 呻吟(yín) D: 苍茫(máng) 火焰(yàn) 寂寞(mò) |
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抖数 呼朋引伴 卖弄(lòng) 咄咄逼人(duō) B: 宽敞 浑为一谈 碣石(jì) 杞人忧天(qǐ) C: 烂慢 恍然大悟 较量(liáng) 拈轻怕重(niān) D: 徘徊 人迹罕至 姊妹(zǐ) 根深蒂固(dì) |
4、 | 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B: 几乎可以断言,能够写好一段,一定能写好一篇;反之,连一段话都说不利落,一整篇就必然更加夹缠不清了。 C: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D: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 。 |
5、 | 古诗词鉴赏。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问归期”而“未有期”,其中包含着太多的苦涩与无奈。 B: 第二句写诗人在巴蜀羁旅中,在“夜雨涨秋池”的环境中,更感到孤独凄凉,但也不乏与世无争的“自得之乐”。 C: 第三、四句笔锋一转,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把眼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团聚的欢乐,也在未来的欢乐中注入被时间过滤了的“昔日”之苦。 D: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即兴写来,道出了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 |
6、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使用短信投票的方式,选手们经过激烈的比拼。8月26日,颇受关注的2005年“超女”年度冠军总决赛降下帷幕,偃旗息鼓。 B: 王老师讲课声音洪亮,抑扬顿挫 , 让人感觉讲的知识是“活”的,讲的“内容”是美的。 C: 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指日可待的结果。 D: 一想到就要放寒假而且可以见到亲爱的外婆,小芳忍俊不禁地笑了。 |
7、 | 下列对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 诗的一、二句以夸张笔法,营造出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写出诗人的精神苦闷时,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与第一、二句形成强烈的反差,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B: 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七、八句巧用姜尚和伊尹典故,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的前途依然有信心。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D: 全诗构思巧妙,诗人将自己的希望和失望、奋进和抑郁,急遽地迭相交替、变换,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自己由希望到失望的心路历程。 |
8、 | 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对那些专心欣赏好音乐的人们,一看见他们那一幅专注而感动的神情,我就肃然起敬。B: 每天晚上我走到这个地方,总是心惊肉跳,不晓得会遇到什么东西。 C: 每次捧读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我都会被感动潸然泪下。 D: 会操比赛开始了,同学们昂然挺立地走进比赛场地。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将经典通俗化,这有利于更多人了解和研究传统诗词。 B: 他的祖籍是广东汕头人。 C: 专家表示: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员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难度也很大。 D: 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
10、 | 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 ) A: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一部作品,按照内容性质的方面来分类可以归为“讽刺性喜剧”。B: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魏晋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也是一首叙事诗,它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C: “我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D: “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这个句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小题。 村晚 纳凉 宋.雷震 宋.秦观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西畔倚胡床③。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释】①陂(bēī):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座椅。 ( 1 )诗歌往往会用最简洁的词语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如第一首诗中“横”字表现了牧童的________ , 第二首诗中“________”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 2 )以上两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相似的情感,请结合有关诗句加以赏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乙】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①,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②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注】①【窈然】:幽深的样子。②【咎】责怪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①水尤清冽 尤:________ ②以其境过清 以:________ ③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不出,火且尽。 ( 3 )【甲】【乙】两文都讲述了作者游山的经历。柳宗元先被悦耳的水声吸引,然后________(用原文填写),最终发现了幽静美丽的小石潭,体会到游览之乐;而王安石却没有尽情享受到游山的乐趣,是因为________(用自己的话填写)。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1)①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②这是为什么?想,用图画来打比方,对称是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④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廓。
(2)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是( )。③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⑩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⑪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①古往今来,疫病一直与人类如影相随。《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称:“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周礼·天官冢宰》载:“四时皆有疠疾”。然而,无论疫情如何肆虐,中华民族以愈挫愈勇的坚韧、博大深邃的智慧,不断完善的抗疫举措,抵御住了一次又一次严重的灾疫侵袭。
②疫情关乎百姓安危,影响国家税赋收入,因此,历代在立法时都将疫情奏报列为国之大事,要求地方官据实上报,各地驿站不得拒绝和延误。唐令规定,呈报疫情的官文书须遵循“小事五日程,中事十日程,大事二十日程”的期限,延误者处罚。《大明律·吏律·公式》“事应奏不奏”条规定:“若军务、钱粮、选法、制度、刑名、死罪、灾异及事应奏而不奏者,杖八十。”法律同时要求地方官详细勘验疫情致损情况,杜绝瞒报漏报,以确保朝廷准确掌握受灾情况。
③在法律的严格要求和朝廷的三令五申下,地方官一般都能积极抗疫,实施开仓济民、差医治疗、建立义冢、收养遗孤等一系列措施。在抗疫过程中,各地的士绅乡贤也尽力给予协助。士绅乡贤在购置治疫药材、施粥接济百姓、收埋尸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因为官府抗疫与民间自救密切配合,才最大限度减少了百姓的生命财产损失,受疫情影响的社会秩序也得以尽快恢复。
④经过长时间的抗争和对疫情的深入了解,历代也注意通过制度建设,加强疫情预防,形成一整套防治结合、多措并举的疫情治理方式。比如北宋仁宗皇帝委任专官,集合名医,对历代流传下来的医药书籍进行集中整理,《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要方》等医书都得到认真校勘并颁行全国。明清时期,皇帝非常重视发挥仓储在抗灾防疫中的作用,各府州县遵照朝廷政令广设预备仓、常平仓,储藏粮米,遇年荒赈贷百姓,逢灾疫救济民生。鉴于罪囚久系狱中,在酷暑时节容易感染疫病,明清改革司法审判制度,实行热审之制,避免狱中疫情肆虐。每年孟夏,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官审录罪囚,徒、流以下,减等发落。
⑤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丰富的智慧、坚强的意志,一次次战胜了疫情。今天,相信我们能够再一次经受住锤炼和考验,取得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的最终胜利。
(摘编自张晋藩 王斌通《古代抗疫举措中彰显的民族智慧》)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①题目:来自校园的一组花絮
作文②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次,少年泰戈尔模仿印度古诗写了几首诗送去给一个编辑,对他说:“有人在我们家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古老的手稿残本,我从上面抄了几首一个叫婆奴·辛格的古代诗人的诗。”说完,就把那几首仿作给编辑看。编辑看了大声叫好,欣喜若狂地说:“这是我看到的写得最好的古诗。这是一个重大发现,我一定要立即拿去发表!”这时,泰戈尔才把自己的草稿本拿给他看,对他说这些诗其实是自己写的。那位朋友目瞪口呆,喃喃地说“是啊,是啊……诗倒是写得不坏,只是要发表……”
这几首署名婆奴·辛格的诗最终还是发表了。大家都以为是古代诗人的作品,一个博士在撰写自己论述印度古代诗歌的论文时还提到它们。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