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湖北省潜江市高石碑镇第二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坍塌 水银柱 力不睱供 杞人忧天
B: 烂漫 水墨画 大相径庭 神采奕奕
C: 纯粹 赶趟儿 浑为一谈 截然不同
D: 静谧 庇护神 人声鼎沸 美不盛收
2、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年级(5)班的语文成绩是全年级最好的一个班级。(可删去“的一个班级”)
B: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的挫折,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应改为:发现并解决)
C: 虽然我才十岁,但是我生长在戏剧之家,豫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应改为:我对豫剧一点都不陌生)
D: 各地政府赦免农业税是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的原因。(应改为“原因之一”)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它为人类奉献的蜂蜜、蜂胶、蜂王浆……

①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

②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作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③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

④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A: ①④②③
B: ④③②①
C: ③①④②
D: ②④③①
4、下面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由于作者当过多年中学语文老师,他描写的学校生活栩栩如生
B: 这次考试,王小明又名落孙山 , 在班上排倒数第一。
C: 他办事公道,不偏不倚 , 深受群众爱戴。
D: 我早就去信相邀,没想到他今天才来,真是不速之客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作为综合性的媒介,电影是了解传统文化和异域文化的重要载体。电影能让我们看到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能让我们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B: 泥泞田埂中,他手托麦穗问收成;在大山深处,他按下电商扶贫快进键;乡间小路上,他给村民指引致富路……始终牵挂着贫困地区的乡亲们。
C: 国家新闻出版署强调,各地出版主管部门要集中优质产能,保时、保质、保量完成教材印制任务,做好教材的仓储运输工作,实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目标。
D: 这次疫情中,便捷电子书成为阅读新宠,过去图书馆以线下纸质书服务为主。但将来要双轮驱动,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更好地传播知识。
6、下列哪句名言不是出自《傅雷家书》( )。
A: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
B: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C: 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D: 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B: 星期六去呢?还是星期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C: 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
D: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8、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雨后的青山湖如出浴美人,舟行寂寥的湖面,游人沉湎于氤氲的云气中,如梦如幻,喜不自胜。
B: 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
C: 像我这样极为普通的芸芸众生的人,也许不能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但也可以使生命熠熠闪光。
D: 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 , 游刃有余。
9、

下列语句的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 腰/白玉之环
B: 媵人/持汤沃灌
C: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10、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乡》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 《我的叔叔于勒》是短篇小说,作者契科夫,法国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长篇小说《俊友》等。
C: 《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
D: 《多收了三五斗》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乡色酒

舒 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乡色正好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

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 1 )诗中的“你”指什么?
( 2 )诗的上片“你从柳树梢头望我”和下片“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中两种树木的变换反映了什么?
( 3 )说说你对诗的主题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⑤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节选自《论语》)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三十而________

②思而不学则________

疏食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3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认为温习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和学友共聚是快乐的事情,心胸开阔才是君子之风。
B: 孔子认为“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C: 孔子提醒我们对于他人的意见或建议要能辨别真伪,对于不同的意见要能做到“耳顺”,即忽视它,坚持自己的看法。
D: 孔子认为富贵是人之所求,但不以其道得之,君子不应取,所以对那些不以道义而得到的财富,孔子视为浮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学会转身

董建昌

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②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

③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④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⑤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后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

⑥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

⑦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他们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达芬奇语).细想,我们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达芬奇说的这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嘛。

⑧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

(选自《演讲与口才》,有改动)

(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阅读选文第3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

提出观点

________

分析论述

________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

举出爱迪生指导助手测量灯泡容积的事例

论证方法:________

得出结论

________


( 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6段“这个故事”的内容。

( 4 )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个孩子找到手表是因为他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
B: 爱迪生的助手在测量灯泡容积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C: 西点军校的校训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头脑简单就会把任何事情做好。
D: 人们常常想不到用简单、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因为不懂得坚持。
( 5 )选文第1段和第8段分别有什么什么作用?

( 6 )下面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

事例: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1 )哪句话体现“我”双腿瘫痪以后,脾气变得暴躁无常?

( 2 )读画线的句子,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3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这说明了什么?

( 4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一句中,母亲“忍住”的究竟是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回顾过往,有些珍贵的东西可能不经意间被我们给遗忘了,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个想法……

请以“重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