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一句话的主语和谓语分别是( ) 国家、社会、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A: 主语:国家 谓语:保障B: 主语:国家、社会、家庭 谓语:依法 C: 主语:家庭 谓语:依法 D: 主语:国家、社会、家庭 谓语:保障 |
2、 | 下列句中对破折号的作用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B: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解释说明) C: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意思的转折) D: 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起强调作用 |
3、 | 下列对杜牧《赤壁》的赏析有误的一项(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 这首诗是作者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是怀古咏史之作 B: 一直沉入泥沙的“折戟”生发了诗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无限感叹 C: “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句间接地叙写出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 D: 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怀紧密结合起来,表达了自己对周瑜成功的赞美 |
4、 |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 ) A: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B: 发于天赖,本乎人情 C: 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D: 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
5、 |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呕吐 托腮 目睹 千钧之力 B: 迟疑 探视 俯身 拳打脚踢 C: 盘恒 铃铛 蓦地 处身设地 D: 突兀 洗练 跺脚 义愤填膺 |
6、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 ) A: 在长江上游,翟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B: 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C: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D: “郭青建是我们蓬溪人学习的榜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代文益说:“我们一定要让蓬溪人永远记住这个骄傲!” |
7、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使您蓬荜生辉。 B: 工作组成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直面困难,从不拈轻怕重 , 为当地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C: 司马近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 , 终于写成了《史记》。 D: 这是个温暖和谐的班集,大家相敬如宾 , 在此学习我倍感愉快! |
8、 |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美国著名画家麦克唐纳还根据基姆的描述,画出了万户飞天的插图。 ②因此这次实验,被6个世纪以后的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试图利用火箭升空的首次壮举。 ③由于万户想象得太简单,风筝和椅子也不符合飞行原理,飞行试验最终失败是情理之中的。 ④基姆在《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引用这条史料后,引起了欧美各国火箭学者的注意。 ⑤但万户这种大胆而天才的技术构思,比后来俄罗斯有“火箭之父”称号的齐奥尔科夫斯基1903年提出的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的设想早了几百年。 A: ①③②④⑤ B: ③⑤②④① C: ①④⑤②③ D: ③⑤④②① |
9、 | 下面选项中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一致的是( )。 例句: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C: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D: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10、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勋(xūn) 含蓄(xù) 调羹(ɡēnɡ) 鲜为人知(xiǎn)B: 选聘(pìng) 筹划(chóu) 赫(shè)然 兀兀穷年(wù) C: 彷徨(pánɡ) 署名(shǔ) 绞肉(jiǎo) 深恶痛绝(è) D: 涉猎(shè) 通宵(xiāo) 澎湃(bài) 迥乎不同(jiǒnɡ)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西归绝句①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②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②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 1 )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________作用。( 2 )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
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①及其家穿井________ ②国人道之________ ③不若无闻也________ ( 2 )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
天气酷热 | → | 哥哥行动 | → | 哥握弟手 |
①________ | 感受清凉 | ②________ |
①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②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品味划线词语)
( 4 )以下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将它还原,你认为应该放到【甲】【乙】两处的哪一处?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
( 5 )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后母的三巴掌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街门后头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
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
第二巴掌是我10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
“阿巧”,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
“有。”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
“嗯?”后母揭开席一怔。“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块整。”
二奶奶小跑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理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着道儿了。”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
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借人求人多难。”我吃饭时说。
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还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
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常常视而不见。
冬日的暖阳,怒放的花朵,亲朋的问候,动人的文章,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善举,一个温暖的眼神……
只要用心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请以“原来我也拥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