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祥子从农村来到老北京城,从饭里茶里省钱,攒了三年,买的第一辆车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B: 《海底两万里》中的康塞尔,他忠心耿耿,性格沉稳,为人随和,对分类学入迷。 C: 鲁迅的《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的《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D: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 |
2、 |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字普长,北魏地理学家。 B: 《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 《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D: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盂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
3、 | 选出有别字的一项( ) A: 清脆 嘹亮 薄烟 B: 傍晚 短笛 赶趟 C: 郎润 筋骨 润湿 D: 抚摸 烘托 静默 |
4、 | 结合语境解释划线词语有误的一项( ) A: 但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计谋)B: 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无忧。(把枕头垫高睡) C: 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正派) D: 于是大家分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嘈杂)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 头号种子选手却连半决赛都未进,令老师和同学们深感非常意外。 D: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
6、 | 下列对划线词的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又何间焉(参与) 小信未孚(使信服) 望其旗靡(倒下) B: 臣之妻私臣(偏爱) 莫不畏王(没有谁) 谤讥于市朝(诽谤,讥笑) C: 陟罚臧否(提拔) 躬耕于南阳(亲自) 斟酌损益(增加) D: 瀚海阑干(沙漠) 干戈寥落(冷清) 年少万兜鍪(指代士兵)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春天的云南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B: 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D: 月考将至,我们最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
8、 | 《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松——大闹飞云浦 B: 林冲——误入白虎堂 C: 李逵——单打二龙山 D: 杨志——失陷花石纲 |
9、 | 下列各句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 罔不因势象形 C: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D: 左手倚一衡木 |
10、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两百七十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B: 如同人类精神史上所有的经典一样,雷锋精神被时代一次次重新解读,被赋予一次次新的生命因子,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 C: 蔬果是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因此,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对于抵抗疾病、体液酸碱平衡和消化机能的正常运转,保证和增进机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D: 旅人经过一个阶段的行程,都想得到理想的食宿条件以驱除饥渴、恢复体力,这不但是下一个阶段行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关系到整个旅途中的精神状态。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梦微之 (唐)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 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 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唐)元稹① 山水万重书断绝, 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 唯梦闲人不梦君。 【注】①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白居易和元稹同时遭贬。 “梦”是诗中寄托情思的载体,“梦”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上面两首诗都写了梦,却各有异同,请从写法和情感两方面简要分析。 |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文字,回答小题。 ①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②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 1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岁:岁月 B: 不必若余之手录 若:像,如同必 C: 生以乡人子谒余 谒:拜见之 D: 言和而色夷 和:谦和 ( 2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B: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C: 自谓少吋用心于学甚劳 D: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 3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写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和生活衣食无忧,与作者当年求学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 B: 作者以“岂他人之过哉”这一反问句式,鲜明地表达观点,显示出不容置疑的力量。 C: 因为马生和作者是同乡,且学习勤奋刻苦,所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高度赞美马生。 D: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一句表明作者担心世俗之人对自己的歪曲,从反面强化了本文的主旨。 |
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有删改)
( 1 )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父亲的船
高巧林
①父亲拥有一条船。坚厚的舱壁、宽阔的舷板、稳健的橹桨……总之,无一不是我幼小心目中神圣而尊严的精神依托。
②奶奶曾经告诉我,一个旭日东升的早晨,父亲摇船去了村东的大湖,把我的胎盘扔进汹涌的浪涛里。我听了一震!奶奶却笑了﹣﹣“湖神会赏你一副好胆气,长大后才可做像你父寺一样的男子汉!”
③父亲的船,驶进我的童年,在冗长蜿蜒的水道上荡漾,颠簸。悠悠的橹桨边泛起一泓泓欢乐的笑靥和委屈的泪。
④那天,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
⑤一丝纤细的牛草,悄悄地把我的睡梦牵醒。我揉开惺忪的眼帘,携上心爱的木刻小舟,还有一只赭纹密布的海碗,跃上了父亲的船。
⑥晨风中传来咿咿呀呀的橹桨曲。父亲脱下热烘烘的衣衫,披在我寒颤颤的肩背;又从海碗中取来黄乎乎的面枣,塞进我稚嫩的手窝。蓦然回首,村里的那棵银杏树,已在遥远中忽隐忽现,唯独我心爱的木刻小舟寸步不离地尾随着父亲的船绳。我仿佛第一次看见了生活中的父亲和我,继而,懵懂的心田里流过一股淡淡的酸涩。
⑦江风紧了,父亲上岸拉纤。我立在船头上看见,父亲微驼的背上拽着一根粗大的绳索,艰难的步履在尘沙飞扬的岸滩上,写下一串深沉的脚印。我再也站不住了,满腔的疚意燃成一团小男子汉的火焰﹣﹣我收起舷边拖牵着的木刻小舟,蹬的一下跳上岸去,自个儿奔跑起来!
⑧父亲那血红的牛一般的双目中,顿时现出莫名的恼怒和痛苦,骂道:“才十三岁的人蛋,就不听话啦!”
⑨我流泪了,泪水流成个白亮亮的小河……
⑩傍晚,我从门槛缝里偷出一把钥匙,蹑手蹑脚地开启了父亲的船锁,第一次在村前的小河里摇开属于我的橹声。调皮的船头,顶了小河埠,又撞了竹架桥。歇橹看时,手窝里磨起了透亮的泡泡。
⑪父亲站在河岸边,投来一束慈祥而欣慰的目光,手里还捧着我那只心爱的小木舟。父亲正重温他早已逝去的童年。
⑫夜里,我在梦境中真的成了男子汉——独自摇着父亲的船,去了村东的大湖里,尽情又浪漫地摇呀摇……
(选自《优秀千字散文选》)
( 1 )为什么说“那天,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请联系全文分析。( 2 )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划线词的表达效果。①跃上了父亲的船。
②调皮的船头,顶了小河埠,又撞了竹架桥。
( 3 )从全文看,“我”眼中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4 )文章的最后一段可以删去吗?为什么?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言: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 挑选;不要去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的朋友与你同行;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 长久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