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文字,却是不然。 ②且如一个天字,本是苍苍的天,引申为最尊的称呼,再引申为自然的称呼。 ③所以有《说文》《尔雅》《释名》等书,说那转注、假借的道理。 ④若在他国,引申之义,必有语尾变化,不得同是一字,含有数义。 ⑤三义不同,总只一个天字。 ⑥中国文字,与地球各国绝异,每一个字,有他的本义,又有引申之义。 A: ①②⑤⑥④③B: ⑥④①②⑤③ C: ①②⑤③④⑥ D: ⑥②⑤④①③ |
2、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舒婷,她被称为雨巷诗人。 B: 从《(蒲柳人家)节选》所描写的景物和风情中,我们闻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感受到了中国农民质朴的人情美。 C: 《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D: 《海燕》选自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春天的旋律》,文章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海燕的艺术形象,赞颂了英勇乐观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
3、 | 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B: 《论语》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C: 课文《春》描写了春天草花风雨等美好景色,既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在迷惘徘徊之时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时的喜悦之情。 D: 《秋天的怀念》一文的题目满含深意,令人回味。母亲带儿子秋天赏菊的愿望未能实现,母亲在秋天病逝,多年以后的一个秋天赏菊时怀念母亲。 |
4、 | 根据《西游记》《水浒》《童年》《简·爱》拟写的下联不准确的一项是( )。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 下联: A: 唐三藏跋山涉水求真经B: 一丈青胆大心细赛英豪 C: 格列佛千辛万苦度童年 D: 夏洛蒂妙手慧心著经典 |
5、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羼水(chàn) 孱弱(chán) 捯气(dáo) 倒霉(dǎo) B: 掐死(qiā) 陷阱(xiàn) 哮喘(xiào) 咳嗽(ké) C: 万籁(Iài) 簌簌(sù) 嶙峋(Iín) 峻岭(jùn) D: 憔悴(qiáo) 蘸着(zàn) 漩涡(xuàn) 骄奢(shē) |
6、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到台湾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 B: 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可以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表示谦虚。 C: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 D: 柳宗元的《柳河东集》是用作者的字命名的;李商隐的《李义山诗集》也是用作者的字命名的。 |
7、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南宋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主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 ④⑤③②①B: ⑤④②③① C: ⑤④③②① D: ④⑤①②③ |
8、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要解决对食品市场监管______的问题,就必须改革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②这部小说感人至深,作品主人公的______,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③学生没打好基础,______,即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远大目标,难成大事。 A: 不力 原型 拔苗助长B: 不利 原形 拔苗助长 C: 不利 原形 好高骛远 D: 不力 原型 好高骛远 |
9、 | 阅读下面文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A: 文段中加点的成语,它和“萨拉同她回来了,在床上唠唠叨叨说了半个小时才睡着”中的“唠唠叨叨”意思和感情色彩都相似。 B: 文段中“生平”“应该”“合理”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C: 文段中“一同受用”是偏正短语,结构相同的如“独立思考”“陆续开放”等。 D: 文段中“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一句的主干是“两句话实现与调和”。 |
10、 |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这句话中“人”加引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引用 B: 表示特定称谓 C: 表示着重指出 D: 讽刺或否定 |
阅读下诗文,回答相关问题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上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昔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称善者久之。月余,汉兵至边,匈奴亦远塞,汉兵亦罢。乃拜周亚夫为中尉。 ( 1 )给下面句子正确断句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 2 )解下列河的含义①已而之细柳军________ ②天子且至________ ③居无何________ ④使人称谢________ ( 3 )翻译下句子①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②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 4 )文帝到霸上和刺门两处军营时均可长驱直入,而到细柳营却是不得入,直至天子下诏书亚夫传言开壁门,可以看出________。 |
那年的欢喜
郑彦英
①应该是1966年,我上高小,暑假的时候,咸阳北塬上的马庄逢集,母亲给了我两毛钱,叫我带三个弟弟到集上逛逛,顺便买一斤盐。
②一到集上,小弟弟兴奋地指着吃食摊子嚷嚷:“油糕,麻糖,还有馄饨。哥,妈不是给你钱了么!”
③我一声喝住了:“还要买盐呢!一斤盐两毛钱,能吃半年。一碗馄饨两毛钱,一吧嗒嘴就没了!”
④小弟弟没敢再吭声,二弟和三弟见我瞪眼,也都噤了声。
⑤集市东头是百货店,那里卖盐,但是要到那里,必须穿过叫卖各种吃食的街道。我就在街道上走得很快,唯恐哪个弟弟被哪个美食勾住了。当然最担心的还是我的小弟弟,就抓着他的手走,没想到他走到一个炒凉粉摊跟前,猛然挣脱我的手,坐在凉粉摊前的条凳上。
⑥二弟和三弟都看着我,其实我也被炒凉粉那特别的香味馋得直咽口水,但我还是去拉小弟弟:“走,买盐去。”
⑦小弟弟不走,死犟着坐在凉粉摊子前,我把他提起来,他又坐下去,如一摊泥。
⑧凉粉摊师傅很懂公关,知道我主事,就不看我,有意大声叫卖:“吃一口能解一年馋,才五分钱一盘!”说着就开始炒,油在鏊子里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拱得我肚子里的馋虫乱爬。
⑨我不再吭气,心里盘算着,吃一盘凉粉,就要少称二两半的盐!于是我吼:“走,不走不要你了!”
⑩但是小弟弟铁了心,我吓不倒他,他硬着头死坐着,不看我。
⑪我实在没法了,捏着口袋里的两毛钱,转过身,背对着三个弟弟和凉粉摊子。但是,炒凉粉师傅的每一个动作,我都听得清清楚楚,特别是炒到最后,铲锅底那一层黄灿灿的凉粉锅巴的时候,师傅有意铲得浅,铲得慢,一下一下地,引诱着一街的人。
⑫凉粉铲到盘子里了,筷子重重地放到矮桌上,随后,放凉粉盘子的咯噔声响在小弟弟的面前。
⑬我还是不转身,我知道三个弟弟这时候肯定都看着我,等我发话。
⑭二弟拽拽我的衣服,小声地:“哥!”三弟见我不吭声,走到我面前,怯怯地看着我。我低下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⑮这时候小弟弟说话了:“哥,闻着把人香死咧,我只吃一口,剩下的你三个吃。”
⑯小弟弟这一句话感动了我几十年。当我转过身来的时候,看见小弟弟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软软地说了一句:“吃吧。”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夹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到咽的时候,声音却很大,我知道那是和着口水咽下去的。
⑰小弟弟站起来,把筷子递给我,真诚地说:“哥,好吃得不得了,里头还有豆瓣酱呢!”我说:“我不爱吃凉粉,你三个吃。”说着把筷子递给二弟。
⑱二弟和三弟推让着,一人吃了一口,又让我吃,我自然还是推。小弟弟夹起一筷子炒凉粉送到我嘴前面,那棕红的酱色,那飘忽的白色蒸气,顿时攻破了我的所有防线。
⑲我吃了,我有意咽得很快,却不张嘴,让那美味在嘴里回旋。同时把筷子递给小弟弟。
⑳小弟弟又推,我便把凉粉在盘子里分成三堆,让他们一人吃一堆,然后把筷子咯噔往矮桌上一放,说:“你们吃,我去付钱。”
㉑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三个弟弟吃了两堆,剩下一堆,让我吃,我问是谁没吃,二弟说是小弟弟没吃,留给我。
㉒我没有再说话,其实也就小小三块,我吃了一块,夹起两块,一下子喂到小弟弟嘴里。
㉓回到家里,母亲见我们弟兄四个满面红光,就招呼我们吃饭。我把盐袋放到盐罐子上,母亲掂了一下,笑着说:“吃饭。”
㉔从这天开始的几个月里,我总觉得饭菜的味道淡了,少放了盐。我悄悄地问几个弟弟,他们也说感觉出来了,不敢问。
㉕多年以后,我问母亲那天掂出盐的重量没,母亲笑着说:“咋能掂不出来?!”
㉖我又问:“你知道我们把钱花在啥地方了?”母亲笑笑说:“五分钱买了四个娃的欢喜,还有比这便宜的事么!”
( 1 )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阅读《三棵白菜》(莫言),完成下列各题。
①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②“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③“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④“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⑤“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⑥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⑦“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⑧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朦胧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母亲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就像熟悉自己的一根手指。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一行的拐角的位置上,所以它一直长得不旺,当别的白菜长到脸盆大时,它才有碗口大。发现了它的小和可怜,我们在浇水施肥时就对它格外照顾。我曾经背着母亲将一大把化肥撒在它的周围,但第二天它就打了蔫。母亲知道了真相后,赶紧将它周围的土换了,才使它死里逃生。后来,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珍贵的欣喜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⑨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篓子落地时发出了清脆的响声,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也许是看到我哭得真诚,也许是看到了我黑黢黢的手背上那些已经溃烂的冻疮,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只是用一种让我感到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母亲就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⑩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吧。”
⑪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这是谁?是你的儿子吗?”“是老小,”母亲回答了老太太的问话,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⑫“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⑬“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劝说着她。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我看着那棵被剥成了核的白菜,眼前出现了它在生长的各个阶段的模样,心中感到阵阵忧伤。
⑭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⑮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⑯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 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⑰“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⑱“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⑲“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
⑳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 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㉑“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㉒“娘,”我哭着说:“我……”
㉓“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㉔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选自《特别文摘》)
( 1 )赏析小说第①段划线句子。( 2 )作者以“三棵白菜”为题,有何作用?( 3 )文中第⑳段划线句“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这里“最坏的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表现我此刻怎样的心理状态。( 4 )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 )母亲用实际行动教育了莫言,让他一生受用。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感悟?人生本来有笑与泪的,所要紧的是看因何而流涕。有狂喜之泪,有感动之泪,有沮丧之泪,有生离死别之泪,有骨肉团圆之泪,有游子思乡之泪,有好友重逢之泪,有良辰美景之泪,有花朝月夕之泪……我们本是有情之人,流泪与欢笑一样,伴随着我们成长。
请以“…………的泪”为半命题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书写规范,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