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邢台县皇台底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C: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相得益彰 , 终不愿意。
D: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2、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问(jí) 荒僻 忧心忡(chōng) 妇儒皆知
B: 修(qì) 粗拙 为人知(xiǎn) 千钧重负
C: 罚(chéng) 屏障 气冲牛(dòu) 天崖海角
D: 息(xùn) 奥悔 而不舍(qiè) 忍俊不禁
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B: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一则) 因此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教育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还有迷惑不解之处。
C: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三则) 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走这条正道。
D: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大小官吏能够刻书指出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4、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是( )

A: 痛失决赛的资格,她哭得声色俱厉
B: 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百元大钞捏取出来,塞到衣服口袋里。
C: 部门领导在检查防火工作中认真负责,吹毛求疵 , 受到群众好评。
D: 父亲每年必从新加坡回到母校,和同学们共享天伦之乐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他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B: 玩微信的人每天要花上大约两小时左右的时间聊天、发图片和看朋友圈。
C: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 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6、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yíng)联 追(shuó) (cù)新 扣人心(xián)
B: 婆(suō) (chǎng)戒 (chuō)穿 (lǐng)然生畏
C: (chēn)怒 (qiè)意 (guī)宝 (zī)孜不倦
D: (zhāo)唤 山(luán) (shà)那 (kǎn)侃而谈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斗殴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 “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明互鉴的“软”助力。
C: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D: 通过老师的辅导,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8、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1947年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就已在南海标明了九段线。
B: 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
C: 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一类是无智慧的。
D: 街上好些商店门前的告示牌,全是“换季大减价”“大甩卖”“跳楼价”……好像他们都在做赔本生意似的。
9、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性情的
②月色溶溶的夜晚,一声 的笛声从远处传来。
③古人说,水是天下最 的,但是它却能摧毁世上最坚硬的东西。
④这种颜色可以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立即采取措施,以免温度过高 机器设备。

A: 陶醉 清脆 柔和 损伤
B: 修炼 嘹亮 柔顺 损害
C: 陶冶 悠扬 柔弱 损坏
D: 培养 悠长 软弱 损失
10、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国联 家谱 地大物博
B: 假使 筋骨 怀古伤今
C: 慨叹 脂粉 前扑后继
D: 渺茫 所谓 自欺欺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 1 )简述“彩虹似的梦”这一比喻对表达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 2 )细细品味,如果把“轻轻的我走了”换成“我轻轻的走了”,在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差异?
( 3 )诗中用了多个叠句,这样会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下面的诗句做简要分析。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4 )下列对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夕阳中的新娘”,是说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摆动,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艳的新娘。
B: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倒映在水中的金柳,随波光一起荡漾,显得更加美艳,作者对如此美景,永远记在心上。
C: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是说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摇,仿佛是在向诗人招手示意。
D: “揉碎在浮藻问,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是说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和漂浮在河水上的水藻相杂在一起,沉淀在河水的深处,就如同彩虹似的梦一般。
( 5 )读这首诗的感觉像( )。
A: 倾听岳飞高唱《满江红》
B: 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C: 领略自居易笔下琵琶女的弹奏
D: 静听肖邦的小夜曲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题目。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天大雨________ ②已失期________

③上使外兵________ ④楚人之________

( 2 )与“陈胜、吴广乃谋曰”一句中的“乃”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 家祭无忘告乃翁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①天下苦秦久矣。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4 )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绿色之恋
①那是一片浩瀚的绿色林海。
②进入绿林。便迷了眼睛,便绿了心智。便染了周身。谈话是绿色话题,笑声荡漾出绿波,口渴了痛饮山涧绿泉,小憩铺开来绿色苔藓。
③姑娘说,我的裙子是乳白色的,怎么着了绿色?绿海用映衬这个词汇为姑娘解释。小伙子说,我坚硬的臂膀是深褐色的,怎么成了翠绿?话毕,便有一股轻风拂来,把一串串山槐的玉叶压弯,包围了小伙子.覆盖了那健壮的臂膀。轻风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近绿了,只好让他绿吧!
④那绿,仿佛成了酿造5000年的甘醇玉液,让你不得不酩酊大醉,索性闭上眼,全是深沉的绿晕,就连身边也鼓噪着绿色的音符;平和而持久着的是蝉鸣;时起刺耳的嘎嘎声是山鸡求偶的讯号;丝弦弹拨裂帛破冰之韵的是艳羽的山雀和黄鹂;更有那长尾鸟久违的鸣叫让人心动,让人感念大自然的美丽和良善。
⑤那绿,植得深。拔得高,密集着罩得严实。碎细柔嫩着的是山槐叶,肥圆长柄阔大着的是青皮槐叶,细长扁平如鳞栉般的是洋桃叶,浑圆平展显露秀气的是黄栌叶,还有在众树种中如鹤立鸡群的杨树,在疾风中把肥厚的叶掌击出哗哗啦啦的欢响,让人听着悦耳,看着舒心,顿生倾慕之情。
⑥在这里更能触动心灵的是板深处绿树掩映的土屋,还有那山的制高点上的嘹望台。这里几乎与世隔绝。从土屋的墙上依稀可见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斑驳的字迹。土屋里那盏油乎乎的矮脖子灯,和房屋一样放射着历史的光芒。这里生活砉两代林业工人,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亲手垒起了土屋,泥巴砌圆了锅台。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靠床的墙上那张女歌星演唱时的特写剧照,当然秀靓。年轻人说,是他去年刚换上的,原来是一张他父亲贴上的已经泛黄模糊了的武松打虎的画。两张画代表着两个时代,代表着两代人的生活情趣。最初的那个小伙子今天已退休返乡。记得父子俩交接班的时候,老人领着儿子在偌大的林区转悠了三天。在一座山的制高点,老人望着绿海波涛,表情格外凝重,突然眼角滚落一滴黄豆粒大小的老泪,颤着声说;“儿啊!记着这个地方,几十年前这里曾是秃山,是我和你的叔叔、伯伯们就像你这样的年龄,每天来这里挖树坑,待冬春季植苗。那日太阳特毒,场部发给每个人的一个菜糕在来时路上就塞进了从未填饱过的肚子。午时过后,体力不支,手中的镐怎么也抡不起采,眼前突然发黑便失去了知觉……待来年春上,我们亲手植满了今天这山槐。“我会看管好的!”年轻人听懂了父亲的话,看着那张皱纹满面而黝黑的脸沉重地说。老人似乎放心了,最后陪儿子在土屋里睡了一夜。老人说电视有什么好看的?在这里听窗外林木的叶子对话,听懂了,就感觉比看电视强多了!
⑦这里远离城市,没有灯红酒绿,但是年轻人在接过父亲沉重的绿色担子的时候,就已下了决心去研读林木叶子的对话,那种语言的内涵是他攻读的重要课题,他早已刻苦她进入了角色,他信了父亲那句话,听懂了林木叶子的对话比看电视强多了。
⑧我面对绿海,读懂了伟岸,读懂了博大,更读懂了崇高和奉献。

( 1 )第④自然段中的“绿色的音符”在这里有何深意?

( 2 )第⑤自然段列举各种树叶有何作用?

( 3 )第⑥自然段“土屋里那盏油乎乎的矮脖子灯,和房屋一样放射着历史的光芒,,有什么深刻含义?

( 4 )第⑥自然段有好几处生活细节的描写.请你任选一处作简要评析。

( 5 )老人要儿子“听窗外林木叶子的对话”,儿子“下了决心去研读林木叶子的对话”,结合全文,请你揣摩说说林木叶子对话的内容。

现代文阅读

朱千华

①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亭,停也,人所停集也。凡驿亭,邮亭,园亭,并取此义为名。这是汉代许慎对亭的定义。说起亭,忽然想起清代扬州笔记作家李斗,他在《扬州画舫录》中说,扬州以园亭胜。园亭,就是指园林。当然,扬州的亭也是别具一格的。以五亭桥最为有名。五亭桥,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又称莲花桥。亭与桥结合,形成亭桥。分为五亭,莲花状,聚集于一桥,亭亭之间连以短廊,形成完整屋面。清人黄惺庵赞此桥:“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萧。”

②亭虽小,自古以来,在传统园林建筑中,亭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如果园林是一篇文章,那么其中的亭,就是园林的句读,是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一座园林里没亭,就像一篇文章没有句读。明代袁中郎游香山,觉得“香山,山色轩楹,比碧云殊胜……龙潭水光千顷,荷香十里,长堤迂曲回环,垂杨夹道,大有江南风景”。但美中有不足,他说:“无亭榭可布几筵耳。”四周群山郁苍,群木荟蔚,景致殊美。若有一亭,供三两知已摆点酒菜,喝上几盅,方才快意。

③山水之间,有亭可憩,方能渐入佳境,将山水之美,与人文情趣融为一体。登山途中,或风景佳处,皆有亭。流泉自幽涧中或隐或现,曲折而下,激石有声,铿锵如琴。苏轼说:“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亭虽小,在瞬间又被无限放大。古人作画,亦多置亭,为点缀。元代画家倪云林,每画山水,则多置空亭,他写下名句:“亭下不逢人,夕阳澹秋影。”张宜题倪画《溪亭山色图》,诗云:“石滑岩前雨,泉香树秒风。江山无限影,都聚一亭中。”

(节选自《雨打芭蕉落闲庭》,有删改)

( 1 )第①段用大量的文字介绍五亭桥,为什么这样写?

( 2 )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以第②段为例具体分析。

( 3 )以第③段为例,简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这段记忆有点沉

要求:①独立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如与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