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残损 狼籍 锐不可挡 因地制宜B: 拂晓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 轩榭 维幕 惟妙惟肖 张惶失措 D: 归咎 诘问 铸剑为犁 川流不息 |
2、 |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汉语中表示时间的词语非常丰富,如“日中”表示正午时分,“俄而”“少时”“顷刻”都表示一会儿时间,“久之”表示时间长了。 B: 大雄四十岁了,正值而立之年;儿子小雄刚读初中,正是豆蔻年华;二胎雄咪出生不久,尚在襁褓之中;而父亲老雄早已退休,年近古稀。 C: 《猫》的作者是郑振铎,笔名西谛,他善于写“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与脉脉温情中轻笼的哀愁”,主张文学作品要“质朴”“真率”。 D: 《植树的牧羊人》 作者是法国作家让·乔诺,《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两文都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故事情节。 |
3、 | 16岁少女武亦姝摘得了《中国诗词大会》的桂冠,引发了广泛的热议。下面评论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人们喜欢武亦姝,不仅是喜欢她对古诗词的记诵、理解和感悟能力,又喜欢她的谦虚羞怯中带有一点机灵劲儿。 B: 武亦姝对古代诗词有特别敏感的记忆,这当然是难能可贵的,总比花精力去玩电子游戏好得多。 C: 这种诗意之所以产生是因为长时间在诗词之中浸润的结果,比如气定神闲的武亦姝,她站在那里,诗意就出现了。 D: 在这个颜值经济时代,武亦姝等选手让我们突然发现原来还有一种跟颜值无关的美,叫气质。古诗词涵养了她们的思想,提高了她们的气质和审美视野。 |
4、 | 下列字形和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磐石pán 斑斓 叱咤风云zhà 广茂无垠 B: 伎俩jì 干涸 戛然而止gá 赅人听闻 C: 惩罚chéng 凛冽 吹毛求疵cī 毛骨悚然 D: 追溯sù 招睐 猝然长逝cuì 根深蒂固 |
5、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质量,往往取决于这个民族和这个时代的审美愿望、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________因为穷,我们就在心理上________了美,它的后果无非两个:一是对美的麻木,二是对美的误判。对美的误判相当可怕,很可能拿心机当________;拿愚昧当坚忍…… A: 如果 删除 聪明 B: 即使 剔除 聪明 C: 如果 剔除 智慧 D: 即使 删除 智慧 |
6、 | 对下面几句诗的韵脚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 在、泪、月、短B: 深、心、金 C: 深、心、金、簪 D: 在、 深、心、金、簪 |
7、 | 名著《红心照耀中国》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 国民革命军北伐 B: 朱、毛红军井冈山会师 C: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 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
8、 |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激怒其众(因为) ②祭以尉首(用) ③徇蕲以东(把) ④士卒多为用者(是) ⑤为坛而盟(修建) ⑥功宜为王(称) A: ②⑤⑥B: ①②④ C: ①③⑥ D: ③④⑤ |
9、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会在飞速发展,为生活忙碌奔波的芸芸众生应停下脚步等等自己的灵魂。 B: 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承受阴影,于是,他信口说,走错了人家。 C: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溅起波浪的飞沫。 D: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前来乐山大佛观光的中外游客鳞次栉比。 |
10、 | 下文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春天的雨,________而温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________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________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________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A: 细腻 凉爽 迅疾 慈祥 B: 凉爽 迅疾 慈祥 细腻 C: 细腻 迅疾 凉爽 慈祥 D: 凉爽 细腻 慈祥 迅疾 |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北 陂 杏 花①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之后,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 ( 1 ) 首句中“绕”字用得精巧,请简要分析。( 2 )本诗三、四两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小题。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②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③而起,绝袖。……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④,尽失其度。 ——《战国策·燕策》 【注释】①因:于是,就。②揕(zhèn):刺。③自引:自己抽身。④不意:意料不到。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①轲既取图奉之________ ②发图________ ③图穷而匕首见________ ④卒起不意________ ( 2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秦 王 还 柱 而 走 ( 3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A: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B: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C: 中峨冠而多髯者 D: 跪而拾之以归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5 )结合文中内容,谈谈荆轲是一个怎样的人。 |
冰项链
曹文轩
自从那天见到葵花穿的那件花衣服后,刘老师总想着大年初一演出时,报幕的葵花,脖子上要是能戴条银项链就太好看了。文艺宣传队的玲子就有一条银项链,玲子本来答应把项链借给葵花,但排练结東时,玲子却反悔了。
葵花心里就一直在想那条项链的事,心里很羞愧。
这事被青铜知道了。
他坐到了门口,若有所思。在青铜看来,大麦地最好看的女孩,就是妹妹葵花。他的姝姝也应该是大麦地最快乐、最幸福的女孩。他平时最喜欢看奶奶或妈妈打扮葵花。要是听到有人夸赞葵花生得体面,他会一整天都高兴得不得了。
大麦地的老人们都说:“这个哥哥,才真是个哥哥哩!”
但对葵花的脖子上没有一条项链这事,青铜无可奈何。甚至是青铜一家,都无可奈何。天上有鸽哨声,他抬头去看天空,没有看到鸽子,却看到了屋檐上的一排晶莹的冰凌。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冰凌就那样富有魅力地吸引着他。他就这样仰头看着它们。看着看着,他的心开始扑通扑通地跳起来,像有一只青蛙在怀里。
他爬了上去,将冰凌采下十几根来,放在一只大盘子里。然后,他将盘子端到了门前的草垛下。他去水边,割了几根芦苇,再用剪子,剪了几支很细的芦苇管。他又向妈妈要了一根结实的红线。
青铜将冰凌敲碎。阳光下,盘中璀璨夺目,犹如一盘钻石在闪着光。
他挑其中最合心意的冰凌,然后把细细的芦苇管,一头衔在嘴中,一头对着它,用口中的热气,不住地吹着。那热气便像把柔韧的锥子,在那些冰凌块上慢慢地锥出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洞来。
青铜坐在草垛下,很有耐心地做着他的事。那些被他挑选出来的冰凌块,堆放在一起,光芒闪烁。那光芒显得十分宁静而华贵。
青铜吹了一颗又一颗。那些“钻石”,随着太阳的西移,也在改变着光的强度与颜色。到夕阳西下时,它们的光,竟是淡淡的橙色。
青铜觉得他的腮帮子都吹麻了,他用手轻轻地拍打着嘴巴。
在太阳落下去之前,他用那根红线,将吹了洞的几十颗冰凌块,细心地穿在了一起,然后将红线系成一个结。他用根手指把它高高地挑起:一条冰项链,便在夕阳的余晖里出现了!
它让青铜自己都有点儿吃惊。
铜久久地用手指挑着它,举在空中,看着。
他没有立即将冰项链展示给奶奶他们,也没有展示给葵花,而是重新放回盘子里,用稻草将它轻轻覆盖了。
晚饭后,村前的广场上,聚集了几乎全部的大麦地人。戏台上,汽油灯已经点亮。
就在大麦地小学文艺宣传队即将登台演出时,青铜在后台出现了。
葵花立即跑向青铜:“哥,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青铜双手托着盘子,他用嘴轻轻地吹去上面的草,一条项链就在不很明亮的汽油灯下闪着晶莹剔透的亮光。
葵花的眼晴里放射着亮光。她不知道盘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但被它的亮光迷住了青铜示意葵花从盘中将冰项链拿起来。
葵花却不敢。
青铜一只手将冰项链拿起,放下盘子,对逑惑不解的葵花说:“这是项链。冰做的项链,”他让葵花过来,他要给她戴上。
葵花说:“它不会化掉吗?”
“天很冷,又是在外面,化不掉的。”
葵花乖巧地走近了哥,青铜双手将冰项链戴在葵花的脖子上,它缠着高高的衣领,然后很顺畅地挂在葵花的胸前。葵花摸了摸,凉丝丝的,心里很舒服。她低头看着,然后又转着脑袋,她很想找个人问问是不是好看。
青铜告诉她:“好看!”
事实上,这比青铜想象的还要好看,望着葵花,青铜不停地搓着手。
葵花又低头看着它。它太好看了,好看得让她有点儿发蒙,有点儿不敢相信。她有点儿承受不了似的,想将它从脖子上取下来。
青铜坚决地阻止了她。
而就在这时,刘老师喊道:“葵花葵花!马上就该你上场报幕了!”
葵花赶紧走过去。
刘老师看到了葵花,愣住了。她望着葵花脖子上的冰项链,过了老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我的天哪!”她走过来,轻轻撩起项链:“这是哪儿来的项链啊?是什么项链啊?”葵花以为刘老师不喜欢它,回头看了一眼青铜,想将它取下来。
刘老师说:“别,别拿下来啊!”
时间到了,刘老师轻轻推了一把还在疑惑的葵花。
葵花上场了。
灯光下,那串冰项链所散射出来的变幻不定的亮光,比在阳光下还要迷人,谁也不清楚葵花脖子上戴着的究竟是一串什么样的项链。但它美丽的、纯净的、神秘而华责的亮光震住了所有在场的人。
那一刻,时间停止了流淌。台上台下,像一片寂静的森林。
葵花以为脖子上的项链将事情搞砸了,站在灯光下,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时,有一个人在人群中朝她鼓起掌来,随即,又有几个人鼓起掌来。接下来,全都鼓起掌来。台上台下,都是掌声。
葵花看到了哥哥—他站在一张凳子上,使劲拍着手,目光乌溜乌溜的。
薄薄的泪水,一忽儿便蒙住了葵花的眼睛……
(节选自《青铜葵花》有删改)
( 1 )这个哥哥,才真是个哥哥哩!”是人们对青铜的评价,下列选项与这个评价不相符的一项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拔下钥匙
纳兰泽芸
①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淡云。微风。令人微醺的阳光。
②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满满一车的乘客,有的在小声交谈,更多的是在打瞌睡,由车窗透进来的初冬暖阳,像一只只温柔的手抚摸着人们的脸。他从后视镜里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逗着怀里的婴儿,那婴儿长得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
③他微笑了。他想到了自己并不富有却温暖的家。过几天休息时要把老父亲推出来晒晒太阳了,别看老人神志不太清醒,可就是喜欢晒太阳,喜欢听人聊天。父母亲都八十多岁高龄了,自己还能孝敬几年呢?
④这辈子自己最亏欠的要算妻子了。别的不说,单说她一嫁进门就照顾患病卧床、神志不清的公公,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了,从没半句怨言。5年前妻子患上了脑瘤,妻子觉得天都要塌了,但他告诉妻子说:“不要怕,有我在,天就不会塌,我就是你的天!”终于,他陪着妻子一起战胜了病魔。
⑤他又想到正在读大二的女儿,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女儿是他的骄傲,他因为家庭和时代的关系没读多少书,吃尽了读书少的苦头,幸好,女儿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懂事的女儿很体贴爸爸的不易,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在物质上与人攀比,成绩上却一直是佼佼者。每次从学校回来,还用勤工俭学的钱为他买东西。他驾驶座上的小枕头就是女儿送的,女儿说爸爸颈椎不好,垫个小枕头会舒服些,还带红外线按摩呢。
⑥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动了动脖子,感到后脖子那里很温暖。
⑦现在,车要下高架路了,下了高架再开一段路就到终点站了……忽然,他感觉眼前一阵模糊,头剧烈地眩晕起来,接着又剧烈地疼起来,他感到很恶心,胃里翻江倒海——不好,可能是突发脑溢血!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父亲就是因脑溢血40来岁就瘫痪了,他自己40来岁时也患上了高血压。
⑧他清楚突发脑溢血会很快失去意识。下了高架后的这段路是一条繁忙的交通要道,车辆、行人密集,稍有疏忽,这么大的公交车极有可能失去控制,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⑨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终于,他已经模糊的视野里出现了终点站那熟悉的蓝色候车亭……坚持不到终点站了,提前停车……
⑩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
⑪渺茫的歌声有强大的力量,吸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坠落、坠落……
⑫那深渊太深,36小时的抢救后,他没能爬上来。
⑬当人们从他的口袋里找到公交车钥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这是一辆自动档的公交车,他担心自己昏迷后,脚可能会无意识地碰到油门导致车辆失控,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拔下钥匙,牢牢锁住那扇通往死亡的门。
⑭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
( 1 )说说下面三个句子中划线短语的不同含义。①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
②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
③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
( 2 )③④⑤段是插叙文字,结合全文分析这几段文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3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
( 4 )陈乐平的事迹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0字以内)(一)昙花一瞬间的开放,留下了满园的馨香;流星一瞬间的划过,赢得了全世界的目光。生活中瞬间的事物很多,瞬间的美也很多。当你面对忧愁的朋友会心一笑,你展现了瞬间的美;当你把路旁的纸屑投入垃圾箱,你拥有了瞬间的美,当你站在领奖台上激动得热泪盈眶,你展现了瞬间的美…其实,美,一瞬间就足够了,一瞬间即是永恒。那一瞬间的美,足够让自己乃至他人回想一生,品味一世。
请以“美的瞬间”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二)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母亲对我说,如果你想人生更加精彩,那么你要多吃一点儿苦,多读一点儿书,因为只有在春天里播种,你才能收获满园春色。
老师对我说,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么你就当一颗星星,因为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做一个更好的你。
朋友对我说,如果你不能预知未来,你就要努力把握现在,因为只有珍惜当下,你才不会让青春留下遗憾。
你读了以上材料,有怎样的启发和感悟?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