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肇庆市南国中英文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闰土命运悲惨,是由于当时社会兵、匪、官、绅的残酷压榨造成的。
B: 林中小溪能否顺利到达大海,取决于它的坚定的信念。
C: 鼎湖山的泉声,浸着月光,听着格外清晰。
D: 姜堰教育局围绕“建设教育强区”的目标,努力落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镇康南伞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不少外地的游客。
B: 近年来,网络诈骗,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全国各地四面开花。
C: 读书除了能应对考试、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外,还对你的身体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D: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被寄予厚望的西班牙国家队被东道主淘汰出局,表现可谓差强人意
3、

下列对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为了节约粮食,我校开展“光盘行动”。(吃光盘中的东西)
B: 站在季节的路口,感叹着生命如歌的谰语。(不真实的、骗人的话)
C: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表示永远不改变、不变心。)
D: “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谋划利益和福祉,进而实现互惠互利的共赢发展)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作了充分的准备,他面带笑容,从容不迫地走上了演讲台。
B: 各种声响交织在一起不断传来,令人眼花缭乱 , 头晕目眩。
C: 听了警察的解释,他如梦初醒 , 这才意识到自己上了当。
D: 在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中,我校五十周年校庆拉开了序幕。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封建时期官吏降职,被派到远离京城的地方,称呼有“贬、左迁、谪”等。
B: 《醉翁亭记》中,用“伛偻提携”代指老人、小孩,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意思相同。
C: 成语“逼上梁山”源自古典名著《水浒传》,林冲是小说中被官府逼迫的典型人物。
D: 《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故乡》都收录在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戏剧按作品内容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闹剧等;按表演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等;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等。
B: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C: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D: 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等,跟人物性格的揭示和戏剧的情节等没有太大关系。
7、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端祥 聒噪 与日俱增 郑重其是
B: 栈桥 嗔怒 莫名其妙 唯唯连声
C: 纯粹 张皇失措 死心塌地 迟疑不绝
D: 污蔑 前扑后继 万贯家私 锲而不舍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满山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B: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C: 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D: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9、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要想建立中国的音乐学派,也应当扎根在中国音乐、戏曲、诗词歌赋等优秀文化根基上。

②一次采风,刚踏上大草原,一位同行的京剧名家就开心往地上一坐,脚一盘,唱起了京剧。

③西方音乐学派众多,多是建立在本土音乐文化基础上的。

④我也喜欢京剧,但在那一刻,我第一次领悟到原来京剧这么美、这么雅致。

⑤要让世界了解我们的音乐,首先要解决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创作的问题。

A: ①③⑤②④
B: ⑤②④③①
C: ②④③⑤①
D: ⑤③①④②
10、小天参观县鼓山公园天姥阁梦游馆,你觉得他最有可能看到下列哪副对联?( )
A: 上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B: 上联:华夏茗乡天姥沃洲景享誉 下联:新昌名品大佛龙井京生辉
C: 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D: 上联:半壁见海日爽晖清气三竿日 下联:空中闻天鸡报午司晨五德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宋】韩 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②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②顾藉:顾念。

( 1 )请对首联中的“拥”字进行赏析。

( 2 )请结合全诗,分析“倦鹊”“飞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灌将军夫者字仲孺,颍阴人也。父张孟,尝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孟为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汉法,父子俱,有死事,得与丧归,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于是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两人及从奴十余骑驰入吴军,至戏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还走汉壁,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曲折,请复往。”将军壮而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召固止之。吴军破,夫以此名闻天下。

颍阴侯言夫夫为郎中将数岁坐法去家居长安中诸公莫不称由是复为代相。武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郊,劲兵处,故徙夫为淮阳太守。入为太仆。二年,夫与长乐卫尉窦甫饮,夫醉,搏甫。甫,窦太后昆弟。上恐太后诛夫,徒夫为燕相。数岁,坐法免,家居长安。

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势在己之右,欲必陵之;士在己左,愈贫贱,尤益礼敬,与钧。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

夫不好文学,喜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波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颍川。颍川儿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选自《汉书灌夫传》,有删改)

( 1 )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是夫甲持戟 被:同“披”
B: 夫身中大十余,适有万金 创:创伤
C: 吾益知吴壁曲折 , 请复往 曲折:弯曲不平
D: 数岁,法免,家居长安 坐:犯罪
(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颍阴侯言夫/夫为郎中将/数岁/坐法去/家居长安中/诸公莫不称/由是复为代相
B: 颍阴侯言/夫夫为郎中/将数岁坐法/去家居长安中/诸公莫不称/由是复为代相
C: 颍阴侯言夫/夫为郎中将/数岁坐法/去家居/长安中诸公/莫不称由是/复为代相
D: 颍阴侯言/夫夫为郎中/将数岁/坐法去家/居长安中诸公/莫不称由是/复为代相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灌夫父亲灌孟本来姓张,在做颍阴侯灌婴的舍人时,受到灌婴的宠信被推荐,官至二千石,所以用灌氏家的姓。
B: 父亲战死后,灌夫不肯按照当时军法的规定,护送灵柩回家。他慷慨激昂地表示,要斩取吴王或者吴国将军的头,来替父亲报仇。
C: 灌夫喝酒好发酒疯,又一次与长乐尉窦甫喝酒,灌夫喝醉了,因打了窦甫而犯法丢官,只好闲居在长安家中。
D: 灌夫爱打抱不平,已经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办到。后来他家的池塘田园遍布颍川,宗族门客为了张权势和利益,横行颍川。
( 4 )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将军壮而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召固止之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掌心化雪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她丑得名副其实,肤黑牙突,大嘴暴睛,神情怪异,好像还没发育好的类人猿,又像《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打死的那个鲇鱼怪。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只给她漂亮的妹妹。她从来都生活在被忽略的角落。
③在学校,丑女孩更是倍受歧视,坐在最后面,守着孤独的世界。有一回,班里最靓的女生和她在狭窄的走廊遇上,一脸鄙夷,小心翼翼地挨着墙走,生怕被她碰着,哪怕是衣角。
丑女孩满怀愤懑,又无处诉说,回家躺在黑暗里咬牙切齿,酝酿复仇--她要买瓶硫酸,送给同班的靓女;甚至妹妹也要"变丑",逼着父母学会一视同仁。
④不是没有犹豫。她一直善良,碰见走失的猫狗都会照顾。于是,她蒙着纱巾,遮盖住丑陋的面孔,去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老师。哪怕对方有丁点厌恶,都足以把她推下悬崖。
⑤老师眼神明净,声音柔和,鼓励她解下纱巾。她踌躇地照做了。老师微笑着起身,走过来,轻轻拥抱住她。那一刻,陌生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气,让她莫名落泪。从此,丑女孩一改阴郁仇视的眼神,微笑的她最终被父母、同学接受。
⑥只需一个拥抱,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乃至一生。
⑦平凡如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爱,相互鼓舞慰藉。
⑧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眼睛,被点了药水之后,刚才熟悉的世界陡然陷入黑暗。身外一片人声扰攘,脚步杂乱,我却战战兢兢不敢举步,恍惚只觉面前横亘万丈深渊。幸好有只手伸过来,轻轻把我送到长椅上坐定。这只陌生的手让我渐渐安心,心情坦然。
⑨我的先生只是市井小人物,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入骨髓。他每月工资少得可怜,从不肯乱花一分钱,但是身上总是带着硬币,施与沿途乞讨的老人。有一天,我们结伴回家,他看到一位老人在秋风中双手抱膝,脑袋低垂到胸前,瑟瑟颤抖,马上掏出零钱,又拉着我走到附近一家小吃店,买了几个热包子,放到老人面前。他做这一切都很自然,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羞愧自己能力不够,无法盖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⑩这个世界流行的是强者和超人,渺小如蝼蚁、脆弱似玻璃的小人物,更需要洞察幽微的眼睛,需要有力的手,带他们走出窘境。假如你碰到黑暗里挣扎的人,请不要背过身去,伸出一只手,就能给对方一个春天,让一颗心慢慢复苏。即使对方并不知道你是谁,也会一直记得你掌心的温度。
⑪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因为现实如此冰冷坚硬,人心更要柔软,好比掌心化雪,滴滴晶莹。

( 1 )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三则小故事,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 2 )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模拟文中心理老师的口吻开导丑女孩。

( 3 )第⑨段中“我”的先生当时为什么“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

( 4 )读完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掌心化雪”的含义的理解。

( 5 )本文有不少精彩语言值得品味,请摘录一句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作简要的点评。

议论文阅读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的文章,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的确是人声的最高的艺术。

②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 ,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真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③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的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④一个政府也应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贯穿的治国理政思路,“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制定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试试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有前瞻性、现实性。

⑤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金榜题名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的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优”,自然能坦荡荡,光明磊落。

⑥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有勇气和智慧破除陈腐的旧规矩,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 1 )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更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

A: 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B: 一个人应该讲规矩。
C: 个人、家庭、政府和政府官员,都应该讲规矩。
D: 我们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
( 2 )下面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规矩所起到的作用。
B: 荀子《劝学》中的“木受绳则直”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规矩所起到的作用。
C: “东施效颦”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而不守规矩的危害性。
D: “商鞅立木”的事例可以运用到第④自然段中,论证立规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3 )第①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②③④自然段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生活是自己创造的,心情是自己营造的。世界上的许多事你都无法改变,能够改变的只有你自己!当你不能改变外部世界和现状时,唯一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
请以“改变我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材料作文
一位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老者写到:“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美。”
可是我们知道:人生没有“如果”,要把握好现在;勇于探索,不畏错误,人生会更加精彩。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故事要叙述,有什么观点要阐发,有什么情感要抒写,请围绕上面这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的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