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典范(diǎn) 角落(jiǎo) 制裁(cái) C: 箱箧(jiá) 绸缎(chóu) 野蛮(mán) D: 缀满(zhuì) 恍若(huānɡ) 地窖(jiào) |
2、 |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这里用“浩荡”形容诗人离别京城时的无限愁思。 B: “吟鞭”指诗人的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此句抒写退出官场纷争后的洒脱豪放。 C: “落红”指落花,以“落红”暗喻自己“退亦忧”的忧国忧民情怀。作者以花自喻,比喻新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炽热的爱国热情。 D: 全诗移情于物,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因辞官离京,有消极避世的思想。 |
3、 | 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下定义) B: 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作比较、列数字) C: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宜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举例子) D: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打比方) |
4、 |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B: 主席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尽显人民领袖爱人民的崇高风范,也是共产党人崇高品格的写照。 C: 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起来,还重点考虑了诗词文化的意境和表现形式。 D: 美好生活是我们的追求,这“美”是什么?看到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我们有一个最强烈的感受:大写的人,才最美! |
5、 |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闭塞(sè) 亵渎(xiè) 恹恹欲睡(yān) B: 虔诚(qián) 擅长(shàn) 喏喏连声(ruò) C: 嗔怒(chēn) 晦暗(huì) 伛偻提携(1ǚ) D: 行(háng)辈 玄虚(xián) 坦荡如砥(dǐ)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堆积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B: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带动全民重温那些学过的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炫耀文化,涵养心灵。 C: 桐庐真是个美丽的地方,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处处都洋溢着诗画江南风情,可谓竹楼隔绿柳、白塔映青山,人和自然相得益彰。 D: 拾级而上,树木葱郁,空气清新,使人神清气爽;登高望远,西湖风貌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北高峰上风景无限,可歌可泣。 |
7、 |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句意思连贯、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格是什么?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③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④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⑤人格是心灵的庇佑、人生的座基。 A: ①⑤②④③B: ①⑤③②④ C: ②④①⑤③ D: ③②④①⑤ |
8、 |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汇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B: 防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不二法门的办法就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C: 为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各地因地制宜落实车站、机场、商场等人群密集场所的通风、消毒措施。 D: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之时,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 , 而要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
9、 |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众目睽睽 潸然泪下 人赃俱获 尴尬B: 惊魂慑魄 明眸善睐 当仁不让 杆辕 C: 煞有介事 饥肠辘辘 踉踉跄跄 甲胄 D: 手无寸铁 正襟危坐 虚怀若谷 颟顸 |
10、 | 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_______。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_______的家。那娇红中又透露出一点蓝,显得十分_______,正配得上空气中摸得着的寒气。 B: 扼制,温馨,凝重 C: 阻止,温暖,凝重 D: 扼制,温馨,沉重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晚秋 (宋)刘克庄 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 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 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 ( 1 )这首诗写的是晚秋初冬的景象,可以从秋声作威、________、________等处看出。( 2 )参照颈联“叶浮嫩绿”的注解,给“橙切香黄”写一条注解。 叶浮嫩绿:新酒的酒色像嫩绿的竹叶浮在上面那样鲜绿清亮。 橙切香黄:________。 ( 3 )这首诗透露出诗人________的心情。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注释】①山阳:汉郡名,在今沧州市东南。②二千石:指享受二千石俸禄的官员,一般作为太守的代称。③禽:同“擒”,逮捕。④末计:指商业和手工业。⑤课:督促。⑥收敛:收获庄稼。⑦菱芡:菱角和芡实。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的含义。①渔人甚异之 异:________ ②便扶向路 扶:________ ③劳来循行 循:________ ④狱讼止息 狱:________ ( 2 )选出下列划线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 欲穷其林 醉能同其乐(《醉翁亭记》) B: 渔人甚异之 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C: 乃躬率以节俭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D: 上选能治者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 ( 4 )从【甲】【乙】两文中,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民风,【甲】文中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让我们感受到了百姓的 ________,体现了桃花源民风的淳朴;【乙】文中的“乃躬率以节约,劝民务农桑”两句从描写的角度来说,通过 ________描写,表现了渤海郡之前的奢侈民风。( 5 )陶渊明在【甲】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美好的生活,【乙】文记叙了龚遂为改变民风所做的努力,从中我们看到了两人怎样的社会理想? |
1972年,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口径350米。
1993年,中国的射电望远镜口径只有25米。
“我们的落后是明摆着的。”1993年,南仁东提出争取把国际大射电望远镜建到中国来,他要表达的是:正是因为“落后”,我们更应该“奋起”。
批注:没人会想到,2016年,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会出现在中国贵州。
1994年,南仁东着手选址。他和团队用遥感技术及数据分析筛选出100多个洼地,再一个一个“用脚去选”。南仁东和伙伴们早已不记得走了多远的路,只记得坐在火边仰望璀璨的星空。
2006年,由我国独立自主建造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正式决定选址贵州平塘大窝逝;2008年12月26日,FAST工程奠基典礼举行;2011年3月正式动工建设。这个大射电望远镜取名为FAST,蕴含着“追赶”“跨越”“领先”之意。
此前,有外国人说:“一个连汽车发动机都做不好的国家,怎么能做大射电望远镜?”这激起南仁东痛彻的反思。多年来,我们多是引进外国零部件组装产品,自己只做外壳。缺少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岂能不落后!
南仁东强烈地意识到:必须找回“自力更生”!这包括,即使有气吞山河的自信,仍需要面对重重困难。
FAST建设期间,南仁东遇到很多技术难题,寻遍世界同类顶级技术,都无解。在他的倾情投入和亲自指导下,全国有近200家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攻关,经过了近百次的试验和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是有用的”,南仁东一次次研究失败的原因。终于,一项项世界性的难题得以攻克,并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同时,那么大的设备,那么长的钢梁,那么重的零部件,都是当地政府带领群众“蚂蚁搬家”一点一点运进大窝凼的。科研队伍的力量、人民群众的力量,都在“自力更生”的旗帜下被极大地释放出来。
批注:“蚂蚁搬家”“一点一点”
2015年3月,南仁东病倒了,肺癌晚期。这一年,他70岁。秋天,手术后身体虚弱的南仁东返回工地,继续指导FAST的安装。
2016年9月25日,是中国科学史上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在贵州平塘大窝函,FAST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启用典礼。国家主席发来贺信。信中写道—“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在这封贺信里,FAST第一次被称为“中国天眼”。此前,因病情加重,南仁东被送回北京治疗。但在典礼前一天,他从北京回到天眼基地—他执意要先去看看FAST:
贵州,黄昏的高原上,夕阳又大又圆。南仁东戴上安全帽,兴奋而威严的表情俨然像一个将军。同事和学生要护送他,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他平静地摆摆手:“让我自己走过去看。”南仁东慢慢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前方,就是他为之奉献一切而终于建成的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巨大的反射面在夕阳的映照下射出万道金光,绚丽无比。此时,南仁东早已泪流满面。
批注:“慢慢地”“一步一步”
第二天,一轮朝阳喷薄而出。南仁东陪同前来参加落成启用典礼的国际天文学家们参观万山丛中的中国天眼。此时,开工之前曾考查过大窝函的国际大射电望远镜SKA计划总干事菲利普·戴蒙德感叹道:“几年前是一片荒芜,现在居然可以运行,真的很伟大!”
FAST的胜利建成,证明了找回“自力更生”的中国科学家和建设者们有着多么巨大的创造力。
2017年1月,南仁东入选国家科技创新人物。这是南仁东生命的最后一年,病中的他原本不去颁奖仪式现场。但听说中央电视台要向全国播出颁奖仪式,南仁东又去了。他要借央视这个平台,说一段不能忘怀的话。他嗓音沙哑,话语断断续续——
这个,荣誉,来得,太突然,而且,太沉重。我觉得我,个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我知道,这份,沉句句的,奖励,不是给我一个人的,是给一群人的。我,更不能忘却的,就是,这二十二年,艰苦的岁月里,贵州省,四千多万,各族父老乡亲,和我们,风雨同舟,不离不弃……我再一次,借这个机会,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帮助过FAST……谢谢!谢谢!”
批注: “断断续续”却字字千钧,病中的南仁东难以忘怀的是FAST建设者和贵州人民的深情。
这是南仁东要表达的最后的声音。
2017年9月25日,“天眼”落成启用一周年。
可是,10天前,南仁东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2018年10月1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经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家天文台于1998年9月25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2019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发表了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此时此刻,我特别要提到一些闪亮的名字。今年,天上多了颗‘南仁东星’…”在新年贺词中,主席还讲到,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追思“中国天眼”艰苦卓绝的建造历程,最大的成功不是哪一项
技术的创新成就,而是找回了“自力更生”。“中国天眼”是国之重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更是我们宝贵的国之重器。
( 1 )选文内容大多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下列选项中没有按此顺序叙述的一项是( )一棵小桃树(节选)
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孩子自有孩子的快活,我竟将它忘却了。那个春天的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点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来,却都是野的,结些毛果子,须得嫁接才成。”我却不大相信,执着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
因为它长得太不是地方,谁也再不理会,惹人费神的倒是那些盆景儿了。爷爷是喜欢服侍花的,在我们的屋里、院里、门道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春天花事一盛,远近的人都来赞赏,爷爷便每天一早喊我们从屋里一盆一盆端出来,天一晚又让我们一盆一盆端进去;却从来不想到我的小桃树。它却默默地长上来了。
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了: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我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
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般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便再没有去想了。
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也一天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祸不单行。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家里人等我不及,奶奶已经下葬了。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这些年来,它是怎么长上来的呢?爷爷的花事早不弄了,一摞一摞的花盆堆在墙根,它却长着!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他们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漠漠忘却了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 1 )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了小桃树的“可怜”?请简要概括。写作:
题目:有你相伴
要求: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不少于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