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锃亮(chéng) 黝黑(yōu) 禁锢(gù) 千山万壑(hè)B: 真谛(dì) 迸射(bèng) 犀利(xī) 正襟危坐(jīn) C: 匿名(nì) 朔方(shù) 宽恕(sù) 浑浑噩噩(è) D: 溺爱(lì) 解剖(pāo) 眼翳(yì) 深恶痛疾(wù)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B: 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 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的心头回想。 D: 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泰安的空气更加清新。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B: 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信心。 C: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大大地改善。 D: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
4、 | 下列句子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奶奶缝纫衣服已大半辈子了,她肯定会帮你把这条小裙子做得天衣无缝的。 B: 校园歌手比赛中,我选《读你》,他也选《读你》,我们相辅相成 , 定要决一雌雄。 C: 每年钱塘江涨潮时,许多世界的冲浪高手,都选在风口浪尖上展现高超的冲浪技艺。 D: 在当下的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已经家喻户晓。 |
5、 | 下列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 这些劫徒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抢夺行人财物,真是胆大包天。 B: 政治家要满腹韬略,进退维谷 , 而且深具历史视野。 C: 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小房间里巡逻。 D: 为了我们几个学生,吴老师工作更加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
6、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腐(fǔ)烂 沉醉(chéng) 宽宥(yóu) 分(fèn)外妖娆 B: 旁骛(wù) 胯(kuà)下 劫掠(luè) 强聒(guō)不舍 C: 虚妄(wàng) 濒(bīn)临 觅(mì)食 大发雷霆(tíng) D: 恣睢(suī) 遁(dùn)词 逞(chéng)办 顿开茅塞(sè) |
7、 | 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自然美依赖于人和人类社会 C: 自然不等于自然美 D: 自然美不能离开自然,但自然美也依赖于人和人类社会 |
8、 |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 B: 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C: 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D: 泰戈尔,美国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
9、 |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陆游、苏轼、李贺、辛弃疾都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或词人。 B: 表现爱国诗人杜甫忧国忧民情思的诗篇有《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C: 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达思乡报国之情的句子是“将军白发征夫泪”。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名言出自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
10、 | 下面是对于几部古代小说的常识概括,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它主要记录了魏晋时期普通老百姓身上发生的奇闻异事。 B: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小说题材多样,故事情节离奇,人物形象鲜明,有对社会的关注和批判意识。 C: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著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绯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D: 《红楼梦》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长篇人情小说,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巔峰之作。它以描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揭示了封建思想下的爱情悲剧。 |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1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交代了野望的时间、地点及诗人的心情。“欲何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 颔联与颈联承接“望”字,紧扣“薄暮”描写野望之景。颔联写动态、远景,侧重细致描绘;颈联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C: 颈联描绘牧人猎马暮归图。诗人见牧人皆有所归,而“我”却独无,恬淡自然的暮归景象反而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冷清的色彩。 D: 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收束全诗。夕阳下景色的宁谧,农人们归家的喜悦,都冲淡不了诗人心头的忧郁。 ( 2 )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十二章(节选)】 【乙】回①年二十有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②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③怒,不贰④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⑤,未闻好学者也。”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注释】①回:颜回,又称颜渊。②鲁哀公:鲁国国君。③迁:转移。④贰:重复。⑤亡:通“无”。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②不逾矩________ ③人不堪其忧________ ④二十有九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 3 )【甲】文中“吾日三省吾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________的修养。( 4 )【甲】文第⑤则中孔子讲颜回“不改其乐”,称赞他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从【乙】文看颜回的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 |
鲁迅自传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一九三○年五月十六日
( 1 )文中加线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糖罐的秘密
①上高中时,学校坐落在清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子里。宁静的村落三面临水,四季风景如画,如同古人笔下的世外桃源。但也极其A(piānpì)闭塞,周围疏疏落落全是民居,连买一根针也非要上十里外的小镇不可。
②这可苦了我们这群高三的可怜虫们。读书实在太耗心智了,以至于整天唯一的感觉就是饿,连睡梦中都满是各种各样令人B(chuíxián)的好吃的东西。不知是谁带了一罐糖来,是那种黄亮如金、细软如沙的黄砂糖。
③于是,寝室里便流行罐装的黄砂糖。十二个糖罐,恰似我们十二个女孩子,亲亲热热地排成一排。临睡前,美滋滋地喝上一杯热腾腾的糖水,月儿便甜甜地照进梦乡。
④唯独秦霜是不大喝糖水的。因此她那个别致的青瓷陶罐里的糖,比起我们的总是又多又满。每晚,我们一边啜着糖水,一边叽叽喳喳地品头论足.或嘀嘀咕咕地发着牢骚,或嘻嘻哈哈地相互取笑时,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问她为什么不喝,她说:“坏牙齿呢!”
⑤后来有人跟我咬耳朵,说秦霜的糖罐根本就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她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外婆一起过活,学费都交不齐,哪还有闲钱买糖吃?她那一罐糖,吃了再没得添的,又怕人瞧不起,就胡说什么坏牙齿的鬼话!我听了之后觉得心头一紧,有说不出的悲凉。
⑥一次下课间操,口渴了,我匆匆忙忙回寝室找水喝-经过寝室门前的花坛时,不经意地向寝室的窗户一瞥,却见秦霜正狼吞虎咽地吃什么东西,不由一惊。细细看,竟是在吃糖呢!她挨次从每个糖罐里舀上一大勺,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
⑦我看得目瞪口呆。可不知怎地,慢慢地,所有的惊讶、愤怒、鄙夷渐渐散去,两行温热的泪却无声无息地淌下来,滴落在那暗香袭人的花丛中――我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
⑧晚饭后,待一寝室人走得一个不剩,我一跃而起,飞快地闩上门,拉上窗帘,一把抱起我的糖罐,先给另外的几个逐一补上一大勺糖,然后,将剩下的通通倒进那个青瓷糖罐:又从箱子里抽出一袋糖,倒入自己的空罐儿。胆战心惊地忙完这一切,我狂跳不止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⑨前不久,我收到了一封寄自深圳的来信:信是这样写的——
晓琴: 你一定还记得那个糖罐儿吧,那是我外婆的嫁妆,据说还是宫廷里的东西。现在,居然有人愿出五万元买它呢!我舍不得出手,因为,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值这个数儿。 那个偷糖吃的女孩儿,她其实觉察到了花丛中的那双眼睛——那双世界上最纯、最美的眼睛。因为它的注视,那个差点成为偷儿的女孩,在后来充满苦难的岁月里,却再也不曾妄动过一回。 |
⑩不用说,这封信是我多年的挚友——已任深圳一家电脑公司执行总经理的秦霜寄来的。
孤独寂寞时,温馨的问候最难得;失意悲伤时,忠诚的守护最难得;得意忘形时,冷峻的警示最难得;尴尬懊丧时,宽容的勉励最难得……
请以“ ▲ 最难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