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涿州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从大量的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时都进行观测。
B: 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房屋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屋内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C: 在当今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D: 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C: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D: 本·拉登被击毙当晚,美国民众有条不紊地召开了一场歇斯底里的聚会。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游玩。
B: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其一处也。名:说出。
C: 前人之述矣。备:准备。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形状。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已而细柳军 称善者久
B: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C: 以河内守亚夫将军 天子
D: 吾欲入劳 细柳
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婉蜒的山路一拐弯,只见一座巨大的白色V形石雕屹立在山坡上。
B: 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C: 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D: 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干,又觉得很烦燥。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方希望法方保持克制,避免再次发生冲突导致事态升级,积极回应相关人员合理诉求,主张广大旅法侨胞依法、例行维权
B: 29日上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植树造林,种下的既是祖国的美好未来,也是绿色树苗
C: 多年来曾被“恐韩症”阴影笼罩下的中国足球队,在主教练里皮精心调剂下,找回了精气神,3月23日在长沙以1:0战胜韩国队就是最好证明
D: 为进一步加强“四项课程”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娄底市中小学“四项课程”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娄底一中
7、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语文老师指出并耐心地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B: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纷至沓来
C: 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
D: 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8、

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

②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 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③色素的配合, 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④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 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A: 钻 视野 身段 阴晦
B: 冒 视野 身段 阴暗
C: 钻 视线 身材 阴晦
D: 冒 视线 身段 阴暗
9、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它率意灵动体式变化多端,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B: 张老师在书房里挂了一幅对联,上联是“经霜更知秋水明”,下联是“历劫方显钢骨硬”,李老师说上下联挂反了。李老师的判断是对的。
C: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
D: 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40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
10、选出下列对划线处的语言表达分析错误的一项( )
A: 风太大了,地都被揭了一层皮;而孩子们的欢笑声却响彻云霄!(夸张手法使用得当)
B: 这礼物太珍贵了,我抱住它就舍不得放手,像被磁石吸住了一样。(比喻恰当)
C: 母亲对那些为富不仁的达官贵人,向来是深恶痛绝的。(成语使用恰当)。
D: 来到鱼塘,便见水面烟波浩渺,碧波漾荡 , 有心旷神怡之感。(夸张手法使用得当)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阅读。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 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描写的是初春景象?
(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师旷①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⑥。”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②援:执持,拿。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清除。⑥戒:鉴戒。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齐之辞者也________ ②齐人善盗乎?________

③愿为鞍马________ ④琴撞之________

( 2 )选出下列划线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齐之习者也 旦爷娘去
B: 吾欲辱 故撞
C: 不知木兰女郎 非君人者之言也
D: 盗 师旷侍于前
( 3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②释之,以为寡人戒。

( 4 )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 5 )【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请说说你的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文学作品阅读

野蔷薇

[日]小川未明

很久以前有一个大国和一个比较小的王国相邻着,很长一段时间里,两国都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和睦相处着。

在国界线上,两国都只派了一位士兵来驻守确定国界的石碑。大国派来的是个老人,小国派来的是个青年。两人一左一右地站在石碑两边。周围是安静极了的群山,偶尔才能看到一些路过的人影。

起初,两人在还不熟悉的时侯,由于彼此存在着不知敌友的戒心,一直都没怎么说过话。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两人竟成了好朋友。①大概因为这里除了他们两人再没有可以说话的对象了,还有就是春天的阳光总是和煦地照在他们两人的头顶上。

在这条国界线上,生长着一株没有人培植却很茂盛的野蔷薇,在花开的日子里,蜜蜂们很早就聚集到了这里,那些振动翅膀发出的嗡嗡声,一直传到还没起床的两人的耳朵里。好像在说:“喂,快起床了,你看蜜蜂都来了。”于是两人不约而同地起了床,走到外面一看,果真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此时正神采奕奕地在树梢顶上闪着光。于是两人又都走到岩石边,用从岩石缝里流出来的山泉漱口,这样两人在洗脸的时候就见面了。

“啊,您早,今天的天气真好!”

“是啊,真是个好天气,天气一好,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了。”

于是,两人就这么一起站着说话,一起抬头看周围的景色。虽然是每天都能看见的风景,但是只要一抬头总能在里面看到昨天所没有的新鲜感。

那个年轻人最初不会下象棋,自从跟着老人学了以后,这一阵子,只要是和暖的天气,两人便会坐下来,对战起来。

开始的时候老人的棋术比青年强很多,所以总是让着青年,到了后来,即使按着规矩下,有时老人也会被击败。

青年和老人都是很好的人。两人都非常正直、亲切,虽然在下棋的时候,大家都是拼着命地想打败对方,但是在心里,两人却是从未有过的融洽。

有时候老人下着下着就会大笑起来:“看来我是要被打败了是吧。老是这么躲来躲去的还真是叫人受不了,要是真的在战场上可怎么办才好哇?”

青年因为正战在兴头上,眼看就要赢了,所以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眼睛放光,直追对方的将。那些小鸟也蛮有意思地在树梢上唱着歌。野蔷薇也一阵一阵地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在那个地方也有冬天,当天气变得寒冷起来的时候,老人就开始怀恋自己的故乡了,开始想住在那里的儿子和自己的小孙子了。

“真想早点请假回去看看哪!”老人时常感慨着。

“可是,”青年说,“如果您回去了,就一定由一个我不认识的人来代替,要是个亲切温柔的人倒也罢了,万一是个满脑子敌我戒备思想的人就难办了。就请您务必多留些日子吧,您看,马上春天就要来了。”

不久,冬天就过去了,春天到了。可是,此时,这两个国家正为着利益的关系开始了战争。眼看着,两个每天生活在一起的好朋友就要变成敌人了,真是件难以想像的事呀!

老人说:“你和我从今天起就要变成敌人了。我虽然很老了,但至少还是个少佐,如果你把我的头拿回去,你一定可以立功得赏的,就请杀了我吧。”

听到这样的话,青年一愣。

“您在说什么呀!③我跟您怎么会是敌人呢?我的敌人应该是别人。现在战争正在北方进行着,我要到那里去参战了。”说完这些,青年就走了。

在国界线上,孤零零地只剩下老人了。自从青年离开的那一日起,老人就开始茫然地打发日子。野蔷薇开了,蜜蜂从日出到日落,成群地飞舞。④此刻,战争正在很远的地方进行着,即使老人竖起了耳朵去听,睁大了眼睛去看,也没办法听到一丝铁炮的声音,或者看到一点黑色的硝烟。

老人从那天起,就一直担心着青年的安危。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了。

一天,这里来了一个过路的人。

老人就向他询问起战争的情况。那个人就告诉老人,小国战败了,那个国家的士兵都被杀了,战争结束了。老人想,那样的话,青年不是也死了吗?他心里放不下,垂头往石碑座上一坐,就迷迷糊糊地打起盹来了。他感到从远方来了很多人,一瞧,是一支军队,而且骑马指挥的就是那个青年。这支军队非常肃静,一点声音都没有。当他们从老人身边经过的时候,青年默默地向老人敬了一下礼,并且闻了闻野蔷薇花。

老人刚想说什么,一下子就醒了。打那以后过了一个多月,野蔷薇就枯死了。

后来,就在这年的秋天,老人也请假回南方去了。

(选自杜志建主编《大家小文》)

( 1 )色调有冷暖之分,读完此文,你觉得这篇童话的色调是怎样的?请简述理由。

( 2 )文章安排老人与青年下棋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 3 )质疑是走向深入阅读的重要一步。文中画线句有什么看似矛盾或不合理的地方?请选一句,写出你的疑问。

( 4 )本文以“野蔷薇”为题有什么好处?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北方的雪
高源
①下雪了。
②这是北方的雪,下得很大,寿命很长,长得像长白山的梦,长得让兴安岭的大森林开几个月的梨花。
③铺天盖地的大雪,瞬间便染白了北方的一切,给南方人的口头文学丰富了许多传说,许多神话,北方成了寒冷和洁白的代名词。
④雪无声无息地飘落着……给小河捎来一面光滑透亮的镜子,给橡树林围起了一条温暖似棉花似羊毛织成的大头巾。森林里的音乐家远走高飞了;几个猎人从雪地上走过,悄手悄脚,只留下两行沉默的脚印。
⑤雪是天公送给北方冬季不可或缺的礼物。雪本来并不是来粉饰这世界这生活的,可雪毕竟掩藏了许多陷阱许多沟壑许多垃圾,好似这世界永不存在任何暗算、任何污浊、任何朽败。
⑥雪的出身洁白无瑕,白得耀眼,洁得令人陶醉。生活的辩证法既是相辅相成,又是相反相成,越是洁白的东西越容易显现出被沾染的黑污,越是容易被黑污沾染。
⑦雪是诚实的,却也充满着欺骗,或许是由于人们受现象蒙蔽而自欺欺人。你看雪多像鹅毛多像棉絮,给人们目光的感觉是无比温暖的。可是你不能去触摸,它欺骗不了手感,雪给手指的信号是寒冷是冰冻是战栗。
⑧雪的形象和生命往往存在于瞬间,当三月的阳光投射到北方的大地,雪渐渐地化为一池一池的春水。可是雪对自己的死亡一点也不遗憾,它用灵魂和另一种生命去灌溉土地,去滋润五谷,去换取丰收。所以,雪也是无私的,雪是奉献者。

( 1 )第②节作者写北方的雪下得大而且时间长,用了一个新奇的比喻:_________以“_____”作比,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 2 )“长得让兴安岭的大森林开几个月的梨花。”,唐代诗人______以“梨花”代雪,在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出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文章第⑤至⑦节从三个方面评价雪的是非功过,请分别加以概括。
①第⑤节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评论雪的错误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⑥节从矛盾转化规律的角度,评论雪的缺点在于_______________
③第⑦节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说明雪的品行缺陷就在于___________

( 4 )鲁迅《雪》一文的结尾这样写道:“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请你结合本文的结尾一段,说说两位作者仅仅是为了写雪吗?文章中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5 )你最欣赏本文中的那些语句,说说为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许多人的心里,都有一朵永不凋零的花。这朵花,或是蕴含深厚哲理的格言警句,或是沉淀文化精髓的唐诗宋词;或是苦痛时父母的一声关爱,或是跌倒时同学的一把搀扶;或是直面困难的勇气,或是坚忍不拔的毅力……这朵花,是一种情愫,一种力量,一种姿态。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以“开在我心中的一朵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内容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