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宁晋县第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长波紫外线能够杀菌,而波长为200~315纳米的紫外线对生物有害。
②来到地球的太阳光中的55%可以穿过地球大气层来到地面,照耀大地与海洋,其中40%是可见光,它们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用二氧化碳做原料,生成氧气。
③我们白天进入树林顿觉空气清新,心胸舒畅,其原因就在于那里有充足的新鲜氧气。
④组成太阳光的成分是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
⑤另外,太阳光里还有5%的波长为100~400纳米的紫外线,它们可分为长波、中波和短波三种。

A: ④①③⑤②
B: ③⑤④②①
C: ④②③⑤①
D: ②③①④⑤
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他创作的作品有《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陋室铭》等。
C: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D: 《变色龙》《窗》《最后一课》《威尼斯商人》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泰格特、法国的都德和英国的莎士比亚。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苏州园林据说有大约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B: 书店是汇集书籍的“知识海洋”,是人们汲取智慧养料、实现心灵沉淀的绝佳场所。
C: 如果有需要的话,只有一个桥孔,就可跨过江了。
D: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构想提出三年来,引起世界沿线国家的广泛。
4、在“新时期”诗歌中,口语化、语言还原、谐谑、反美、反象征、反意象等方法经常地为_______所采用。( )
A: “复出的诗人”
B: “朦胧诗人”
C: “新生代诗人”
D: “九叶诗人”
5、下面画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 , 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6、与原文完全一致的是( )
A: 巴山楚水荒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B: 而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敲门
C: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下面情境中,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夏天某日,八年级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末一起去江边游玩。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小亮对小明说:

A: “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 “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 “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 “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8、

下列词语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yīn)红 尴(gà) 暄嚣 为人知(xiǎn) 欣欣向荣
B: jùe强 愧(zùo) 古(gèng) 修茸 言简意骸
C: 盖(qī) (zhuó)磨 须臾 清(dèng) 迫不及待
D: 丰(yú) (pì)如 琳琅 须(yú) 孜孜不倦
9、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柳州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人情如蜜,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B: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地读者纷纷来到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图书,品味书香。
C: 丁细牙痛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由丁香叶、细辛组成的,因此毒作用比较小。
D: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
10、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过去3年多时间里,‘一带一路’建设项目遍地开花,我看到这一设想正从愿景变成现实。”库恩表示。
B: 我生平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C: 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头,没有二心,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
D: “年轻精神”充分的,虽老而不死;“年轻精神”丧失的,年虽轻而人已死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杜牧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得知消息后,杜牧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

( 1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运用了________的写法,表现了扬州禅智寺________的特点。

( 2 )这首诗用字很讲究,请简要分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各题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1 )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乙文选自课文《________》。
( 2 )“忠君报国”思想在甲诗中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在乙文中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
( 3 )有一个成语来自【乙】文这段历史,这个成语是________。
( 4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和乙文都是作者向皇帝陈情言事的奏章,言辞非常恭敬、恳切。
B: 甲诗的风格沉郁顿挫,苍凉悲壮;乙文的风格情辞恳切,感人肺腑。
C: 甲诗中“九重天”“圣明”与乙文中“先帝”都是指当时在位的皇帝。
D: 甲诗和乙文都抒发了作者因为皇帝对自己的信任而怀有的感激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家之脉

陈忠实

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砚台。”

②我的三个孩子的上学日,也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途程。

③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一副副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六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办婚丧大事,村人就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的儿女都读过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⑦我小时候有回晚上下了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50余里路程步行,我13岁。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就愣住了,父亲披一头一身的雪迎着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⑧二女儿因为读俄语,补习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着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返回蒋村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比我父亲冒雪步行50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得多了。

⑨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会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子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⑩我供给三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也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的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而且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和牲畜的创造权利,而且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却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 1 )文章主要记叙了爷爷、父亲与“我”三代人培养下一辈读书受教育的事情。仔细阅读文章,概括相关文段的内容,补全下面的表格。

文章段落

主要内容

①②

父亲在我上学日送“我”珍贵的笔和纸,“我”将孩子们的上学日视为家的庆典日。

③﹣⑥

________

⑦⑧

________

⑨﹣⑪

父亲在艰难的日子里依然拼死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我”在颇不轻松的情况下供养孩子们上学。


( 2 )第③段中划线的“规矩”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 第⑨段中划线的“地道”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 3 )第⑦段画线句子是描写父亲雪天给“我”送干粮的情形。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明画线句的作用。

( 4 )从全文的思路来看,第⑧段可否删去?为什么?

( 5 )文章结尾“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一句中划线的“这”指代什么?联系全文,说说它包含的具体内容。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这座桥的特点是: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个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全桥结构匀称,和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1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选文中心内容是说明赵州桥的雄伟。
B: 这一段文字的结构方法是总—分—总。
C: 引用张嘉贞的话是说明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引用张鷟的话是说明桥的艺术价值高。
D: 选文运用大量的数字说明,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特点。
( 2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一句中加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临近期末考试,班主任新增了几条新的班规制度,对同学们的日常学习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同学们议论纷纷。

小红同学说:“自律的同学有没有班纪班规的约束都是一样的。”

小明同学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太自律的人过得太辛苦了。”

小江同学说:“期末在即,还是有点约束好啊!这样会让我更容易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⑤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