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长沙市长沙县福临镇福临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 , 真是心旷神怡!
B: 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 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D: 今天的班会课上,小明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让老师也忍俊不禁地笑了。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hé) 名(nì) 人声鼎(fèi) 咄逼人(duō)
B: 菜(qí) 职(chèn) 随声附(hé) 以身职(xùn)
C: 狭(ài) 薄(bǐ) 人听闻(hài) 轻怕重(liān)
D: 静(mì) 徘(huái) 白洋(dìng) 参不齐(cī)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课外阅读,要提倡学生自选自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自由自在地看才有味道。

①好比在夏季夜晚看星星 ②不必提出过于严格的要求

③那么多的星星爱看哪颗看哪颗 ④教师的指导只起引路的作用

⑤有的可以盯住它仔细琢磨 ⑥有的可以漫不经心一扫而过

A: ②①③⑥⑤④
B: ④②①③⑤⑥
C: ⑤⑥②④①③
D: ①②④③⑥⑤
4、选出下列各句表达方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2000余里,别了20余年的故乡去。(议论)
B: 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称忙月。(说明)
C: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议论)
D: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记叙)
5、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歌(lí) 蝉(duì) 职(chèng) 人听闻(hài)
B: 戏(xuè) 勉(qiǎng) 哽(yè) 乳未干(xiù)
C: 毛(pēi) 一(chá) 聚(yí) 心来潮(xiě)
D: 半(shǎng) 文(zuǎn) 和(mò) 言简意(gāi)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快点儿!”他急切地说:“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
B: 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C: 我很喜欢这个城市,绿化带、霓虹灯、立交桥……等都让我十分着迷。
D: 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7、

下列词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肖(xiāo) (bì)(nì) 油光可(jiàn)
B: 挑(xùn) 迁(xǐ) (hán)首低眉
C: 清(liè) (qí)祷 相形见(chù)
D: (jiān)默 蓬(ɡāo) 樯倾(jí)摧
8、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决不至于让某一件事的胜利弄得沾沾自喜 , 就此满足。
B: 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C: 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D: 我这只是雕虫小技罢了,跟你们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比不得,比一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B: 沈克泉、沈昌健农民父子35年坚持不懈,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他们光大和接续中国伟大农耕传统的壮举,足以感动中国。
C: 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D: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8日确认,该公司吉隆坡至北京航班失联客机上共有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27名乘客。
10、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一般昆虫学家是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观察其器官的样貌;法布尔则是运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正是这种敬畏生命的情怀,给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
B: 庭院里听不到鸟鸣,花丛中没有了蜜蜂,小溪里也看不到鱼。春天如此“寂静”是因为人们滥用农药!英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唤醒了民众的环保意识,对人类环保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C: 王树增在纪实文学《长征》中着力表现伟大的长征精神。他认为,坚定的信仰,是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
D: 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塑造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他们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有着争雄世界的志向、以身许国的豪情、不计得失的品质、外交家般的风度,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宜阳,地名,这里有唐代的行宫,在安史之乱中,行宫被严重破坏。

( 1 )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两个字用得最精彩,请做简要赏析。
( 2 )表面看全诗字字写景,实则是句句含情。试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个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 1 )与文中“将法太子”的“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左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B: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木兰诗》)
C: 意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D: 扶苏以数谏故,上(秦始皇)使外兵(《陈涉世家》)
( 2 )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用“/”断句。

太 子 君 嗣 也 不 可 施 刑 刑 其 傅 公 子 虔 黥 其 师 公 孙 贾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 4 )从本文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南京的灵谷寺里有成片的雪柳,春暖花开远远望去一片雪白,然而你走进细看就会发现每一朵小花都是精美工巧的艺术品,雪白的花瓣,浅绿色的花蕊,玲珑剔透,姿态万千。贺知章看到春天的万条柳丝,惊叹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们同样可以追问,世间万紫千红的鲜花,究竟是哪一双巧手剪裁出来的呢?

【材料二】

我们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不纯粹是指诗歌的数量,这样说主要指以下两层意思,一是中国的一切文化艺术,无不渗透了诗的特点,比如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有声调上的抑扬起伏,即平上去入的不同,是从先秦到今天,我们的理论核心,真善美的原则标准是统一的,我们的美学思想,同真和善,不可分割,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汉人诗讲究温柔敦厚,都是与真和善紧密结合的,从上述两层意思说,中国确是诗的国度。

【材料三】

陶渊明

朱光潜

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的例证,正和他的事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是最深厚的。

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渊明的生活中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他饱经忧患,极端贫穷,逼得要自己种田,他逼的要去乞食,穷还不算,他一生很少不在病中,他的诗集满纸都是优生之跌,他的大半生中,国家兵戈扰攘,几无宁日,他一个穷书生,进不足以谋国,退不足以谋生,也很优,陶渊明诗篇篇有酒,他要借酒压住心头极端的苦闷,忘去世间种种不称心的事。

但渊明由冲突达到调和,并不由于饮酒,弥补这世间缺陷的有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尤其是他的极深广的同情。渊明由任何力量不能剥夺的自由,就在“樊笼”以外,发现一个“天空任鸟飞”的宇宙。他先是打破了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发现许多可“尚友”的古人。在诗中,他把他所敬仰的古人排起队来,向他们馨香祷祝,更可以见出他的志向。渊明还打破了身处的小天地界限,他的世界中,人与物与我在一体同仁的状态中各自徜徉自得,如庄子所说的“鱼相与忘于江湖”。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情趣更丰富;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这种物我的回响交流,有如佛家所说的“千灯相照”,互映增辉。所以无论是微云孤岛,时雨景风,或是南阜斜川,新苗秋菊,都到手成文,触目成趣。他没有由苦闷而落到颓唐,也正因此。

渊明尽管胸襟高超,却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他在诗中表现最多的是对子女的慈爱。他做了官,特别遣一个工人给儿子,以减轻他的劳作之苦。还关照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既可以见出做父母的仔细,尤可见出人道主义者的深广的同情。渊明的伟大之处就在他有至性申请,而且不怕坦白地把它表现出来。

总之,渊明经过极端的苦闷,达到极端的和谐肃穆。他的智慧与他的情感融成一片,酿成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他的为人和他的诗一样,都很淳朴,却都不很简单,是一个大交响曲,而不是一管一弦的清秒声响。

(节选自《诗论》,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有删改)

( 1 )自然景象常让中国人联想起相关的古诗句,“材料一”中作者的经历就是一例。请你也写一例与大家分享

( 2 )“材料三”中,陶渊明中额人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 3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与诗从未有片刻的分离。请联系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生活与诗的关系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休闲就是干点别的
①我认识一位作家,他的休闲方式,有些奇怪。
②他是写小说的,每天下午3点开始创作,一直工作到凌晨时分。早上9点到中午是他的休息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却写起了杂文,有些被报刊要了去,而大部分积压在他的电脑里。
③如此算来,他每天要写作12个小时左右。他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写杂文和写小说是两回事,写杂文是休息和放松,写小说才是工作。
④我百思不得其解。
⑤文人的休闲方式大都如出一辙:停下笔来,喝口茶,抽支烟,与小儿打闹一番。如此这般的有鲁迅、丰子恺、老舍等等。
⑥其实我也如此,每周工作5天,到了双休日,就和小儿在嬉闹中度过。
⑦如果像那位作家那样,工作时间是写小说,休闲时间是写杂文,那岂不是太过劳累?
但那位作家对我说:“休闲,就是干点别的。”
⑧这句话非常精要,耐人寻味。所谓休闲并不是另辟蹊径,非要找一件与工作毫不相干的事,休闲就是“干点别的”。
⑨对于写小说的作家来说,写杂文是休闲;对于写杂文的作家来说,可能写小说是休闲;对于登山运动员来说,下山就是休闲;而对于户外运动者来说,登山就是休闲……休闲并不是睡眠,也不是去酒吧、茶馆。
⑩有一个故事,一个猎人每天在山林间奔波,寻找野兽的踪迹。但是,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停下来,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给地上的蚂蚁,然后挑拨蚂蚁进行搏杀,他就在一边乐得手舞足蹈。有人问他为何如此开心,猎人说:“假如一把弓经常满弓,那它就会失去弹性。”
如何减轻工作压力,如何保持工作动力,就是千方百计干点别的,不要让精神的“弓”绷得太紧太长,否则,就会失去弹性,无法发射箭了。

( 1 )文中提到“我”认识的一位作家的休闲方式奇怪在哪儿?

( 2 )在“我”看来,文人的休闲方式都是怎样的?

( 3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第⑩的故事内容,并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发。

( 4 )谈了本文以后,你认为作者所说的休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你认为一名学生的休闲方式可以有哪些?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四季中,秋季是一个颇受匪议的季节,秋季有枯草与落叶,同时也有天高云淡,还有杮红果橙……

请以“我眼中的秋天”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