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珠海市容闳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主要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B: 《苏菲的世界》既是小说又是哲学史,值得一提的是哲学并非以那种枯燥乏味“高冷”的面目出现,而是以日常的信函、亲切的谈话、大师的故事等面貌出现,显得平易近人。
C: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在英国留学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信,涉及习俗与革新、爱情与道德、探讨读书、社会运动等内容,旁征博引,闪现着理性的光芒。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富家女孩冬妮娅喜欢保尔“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两人在交往中慢慢相爱并结成了夫妻。保尔瘫痪失明后,还是坚强地提出了帮助妻子冬妮娅进步的任务。
2、

下列名著情节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滨逊流落荒岛,七年后岛上来了一批野人,他救出“星期五”;又过了三年,他发现有人肉宴的痕迹;又过了五年,鲁滨逊独自一人离开荒岛。(《鲁滨逊漂流记》)
B: 鹞子因为夜莺夜晚唱歌太吵闹,就捉住要吃他,并责问为什么在夜间唱歌。夜莺回答说,蝙蝠曾告诉他白天唱歌有危险,并请求鹞子去寻找更大的鸟。(《伊索寓言•夜莺和鹞子》)
C: 唐僧原是如来的二徒金禅子,转世投胎,乳名江流,后与唐太宗结拜为兄弟,并赴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得正果,受职“旃檀功德佛”。(《西游记》)
D: 祥子第一辆车被抢走后,回到人和车厂。他先在夏家拉包月,拉了四天就辞工了,又去杨家拉包月,刚离开杨家,买车的钱就被孙侦探抢走。(《骆驼祥子》)
3、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B: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江边垂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D: 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官府缉拿晁盖宋江事先告知;李逵柴进庄中受冷遇,宋江体贴入微。可见宋江的“义”。
B: 《昆虫记》多用拟人手法表现昆虫的世界,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赞美。
C: 简·爱在学校的快乐和温暖来自好友海伦和教师谭波儿,可惜疾病夺去了海伦的生命。
D: 保尔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屈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5、欧洲成语“不穿衣服的皇帝”的意思是( )
A: 表示对上当受骗者的同情。
B: 表示对骗子行为的愤慨。
C: 意为傻瓜做傻事。
D: 意为聪明人也有上当的时候。
6、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都快六月了,连日下雨,天气凉爽,人们都在疑惑今年夏天怎么姗姗来迟
B: 逝者如斯夫,初一初二很快就结束了,尽管没人欢迎,但初三还是不期而至
C: 妈妈因为我玩手机而不理我,吃完饭时我特意说了个笑话,逗得她忍俊不禁
D: 语文老师说有些同学平常不读书不积累,还想作文优异,真如海市蜃楼一般。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屠呦呦在小草中萃取的青蒿素,使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
B: 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大约100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
C: 为水上古城元宵灯会量身制作的融传统人文故事、地域特色于一体的花灯,体现出现代灯光技术与古典文化艺术的结合。
D: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宗旨是能否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8、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是这些优秀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客观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秀也可能变成劣势。

③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优势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④如刻舟求剑,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逆转,最终导致失败。

⑤因此,不能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


A: ②⑤①③④
B: ③①②④⑤
C: ③①④②⑤
D: ②⑤④①③
9、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 《水经注》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书中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等。
C: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传记,作者用他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 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运用典故可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赅。如《野望》中运用商末孤竹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的典故。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涓涓细流 矫揉造作 不屑置辩 彬彬有礼
B: 取义成仁 提心吊胆 异想天开 开消骨立
C: 默守成规 浮光掠影 金碧辉煌 与日俱增
D: 一代天娇 如雷贯耳 郑重其事 李代桃僵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的题目。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1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
( 2 )最后两句诗借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 1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 ( ) ② 负势竞上,互相邈 ( )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3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请写出一位与吴均有相同情怀和志趣的古代名人,并结合其相关文章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传统的中国画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是视觉盛宴。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是作者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是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绘画也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但又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针对广大观者的“教化人伦”,表现一种有助于社会和谐的群体意识,可以叫“载道”。另一个途径是个人的“怡悦情性”,表现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人在超越现实局限中获得的精神自由,可以叫“畅神”。
“畅神”虽属个体的审美超越,但具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把“天人合一”纳入伦理范畴,在提升人品情操的前提下,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品砥砺画品,用拟人化的手法,托物言志,赋予自然对象以高格调的精神境界,在实现个体畅神的同时,以高尚的道德观念影响观者,使畅神与载道统一起来,实现寓教于乐。
无论“载道”,还是“畅神”,都是表现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素称“天人合一”。当代东方学者季羡林把中国的文化精神概括为三个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内心的和谐。他认为三个和谐的实现,全赖人类与大自然为友。香港学者饶宗颐对老友季羡林“天人合一”观的阐发是天人互益,即一切的事业,要从益人而不损人的原则出发,并以此为归宿。他说当今时代,人的学问比物的学问更关键,也更费思量。
传统中国画的“天人合一”,还表现为绘画过程中天工与人巧的结合。传统中国画使用的宣纸、水墨和毛笔,都非常敏感,这些工具可以极尽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而极尽良工苦心,人巧而仿佛天然。
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这一体系筑基于中国的哲学,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基本特点是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而是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的精神境界,表现高尚人格以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为终极关怀。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是不脱离客观又拉开与客观距离的,是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的,是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的,是讲求绘画性又更重视文化性的。  
实际上,仅以文化批判的方式去创作艺术,并不能解决感知者的精神归宿问题。重精神完善、富有写意精神的传统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对于实现艺术对人类的人文关怀,具有大可以发扬的超前价值。在这一方面两岸四地的画家,只要摆脱20世纪以来全盘西化论的遮蔽,重视文脉传承,善于以视觉形式发扬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无论是传统出新型的,融合中西型的,还是实验水墨型的,都可以大有作为,都可以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

( 1 )下列关于传统中国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中国画不是一种技能,不是视觉盛宴,而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
B: 传统中国画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可使畅神与载道统一,实现寓教于乐。
C: 传统中国画使用的敏感的宣纸、水墨和毛笔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
D: 传统中国画重精神完善、富有写意精神,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具有大可发扬的超前价值。
(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绘画实现人文关怀的途径,一是教化人伦以促进社会和谐即“载道”,二是表现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达到“畅神”。
B: 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不脱离客观又与客观拉开距离的思维方式,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
C: 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其终极关怀是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
D: 筑基于中国哲学的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对文化性的重视要高于对绘画性的讲求。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中国文人以立德、立功、立言来实现人文关怀,即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从而实现针对广大观者“教化人伦”“怡悦情性”。
B: 传统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品种,在不断演进中需要保持传统基因,当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也是非常必要的。
C: 季羡林以“天人合一”思想来解释人与自然、社会、内心的和谐,这就是说,人类必须同大自然为友,否则将无法避免灾难。
D: 两岸四地的画家,只有吸取西方文化的因素,重视文脉传承,才能以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济西方思想之穷,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 1 )本文段选自 作者朱自清,字

( 2 )结合选段内容,给出一个小标题:

( 3 )作者连用“攀”“缩”“倾”这三个动词,有什么作用呢?

( 4 )文中几次写到“我”“流泪”,这对表现背影有何作用?“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为什么?

( 5 )谈谈你对“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句话的理解。

( 6 )阅读下面一段话,再结合文段,请你说说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据报载:有这样一位母亲,平时对儿子百依百顺,一天晚上儿子向她要几千元钱,母亲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儿子恼羞成怒,向她连砍六刀后逃离现场。这位母亲忍着巨痛,追看她儿子逃离的背影喊:赶快穿上毛衣,小心着凉。

四、写作(分值:60分)

电影《致青春》真实地再现了八、九十年代的校园生活,展示了莘莘学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电影一上映,就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

同学们,也许在你的生活中也有拨动心弦的一件物品、一个人物、一道风景或一段情感……并让你深有感悟。请以“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须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