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柘荣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随着北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化,各类学校创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些活动既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又丰富了学校的发展内涵。
B: 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由南宁某单位主办的“有一种幸福叫‘我陪爸妈去远足’”大型孝行活动,大力弘扬了“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C: 锦屏山森林公园峰峦峭拔,谷壑幽深,郁郁葱葱的树木鳞次栉比。这个大型天然氧吧,让市民有了驻足流连、愉悦身心的处所。
D: 南宁外国语学校举行第三届“雅博”读书节系列活动之“我是演说家”决赛 ,经过角逐,最终,廖嘉乐同学的演说脱颖而出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离开母亲这么久了,看见母亲现在憔悴的样子,我不禁触目伤怀
B: 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简·爱》,真是妙手偶得啊!
C: 长江的两岸重峦叠嶂 , 遮蔽了天空和太阳,景色非常壮观。
D: 每年,慕名而来参观寒山寺的游客络绎不绝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劲(qiú) 鲜(yú) 震耳发(kuì)
B: 临(bīn) 隙(xià) 无消息(yǎo)
C: 京(piàn) 嶙(xún) 张目舌(jié)
D: 俯(kàn) 使(chāi) 坦荡如(dǐ)
4、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不但可以充实自己的生活、增长自己的见识,还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读沈从文,可以________;读余秋雨可以________;读冯骥才可以________;读孙犁可以________。

①感受敦煌灿烂的文化

②结识天津俗世的奇人

③找寻湘西纯净的美好

④见证白洋淀英雄的传奇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5、

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国家主席说:“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B: 《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续修四库全书》本)。
C: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中学生阅读”题词:阅读不仅改变人的命运,也改变人类的命运。
D: 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中美经济贸易谈判中,美方代表总是没有明确态度,他们的真实意图难以捉摸
B: 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
C: 她随手把一颗石子扔进湖里,一圈圈涟漪在平静的湖面荡漾开去。
D: 西方文化有西方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有中国的特定思维,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 应相互包容和尊重。
7、选择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狭(yì) 热(chén) 晕(xuán) 热(zhuó)
B: 伏(quǎn) 塌(dān) 吟(shēn) 鄙(bó)
C: 污(sè) 倜(tǎng) 羞(qiè) 跚(pán)
D: 恿(sǒng) 劳(chóu) 地(sū) 谷(pǐ)
8、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 被评为“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杭州在综合实力、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事业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等领域突出取得的成就。
B: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某些不法分子伺机在网络上造谣,主流媒体承担着传播正能量,应该为网络媒体“清理门户”。
C: 杭州作为“丝绸之府”有着深厚的文化和民众根基,丝绸不只是单纯的生活消费品,更承载了杭州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感悟。
D: 印第安人制造的箭,总能准确射中目标,对于制箭,他们有自己的心得,箭杆的长短、羽毛的轻重、箭头的位置都需要设计得恰到好处是毋庸置疑的。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 刘翔不但在跨栏上有天分,在审美方面也有过人之处。
C: 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D: 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10、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②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③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④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⑤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⑥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 ⑤⑥④①③②
B: ⑤①③⑥④②
C: ①③②⑤④⑥
D: ③②⑤①④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

( 2 )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睢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睢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睢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睢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秦王然怒________

②公亦闻天子之怒乎________

③秦王色________

④长跪而之________

( 2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3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②臣而将四矣。

( 4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睢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
( 5 )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最后一课》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 1 )语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表现他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2 )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写在下面。
( 3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句话是________描写。“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 4 )在最后一课上韩麦尔先生讲了许多饱含深情的话,可结束时却表现得这么“平静”,你觉得这样结尾好不好,为什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刘根生

①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②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③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④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⑤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踟蹰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

⑥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脚踝,接着再咬个小口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安逸享乐,会让人停留于表面的舒适区。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

⑦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艰难踏上新征程。面对生命这颗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空间。

( 1 )从全文来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 3 )指出第⑤段运用的任何一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那件小事真不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