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 , , , 。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 ①②⑤④③B: ③⑤④①② C: ④①⑤②③ D: ④①③②⑤ |
2、 | 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率意灵动体式全无定法,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B: 张老师在书房里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经霜更知秋水明”,下联是“历劫方显钢骨硬”。李老师说上下联挂反了。李老师的判断是对的。 C: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 D: 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40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 |
3、 |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将军宜枉驾顾之 B: 亡羊补牢 今亡亦死 C: 陶后鲜有闻 鲜妍明媚 D: 邹忌修八尺有余 讲信修睦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我们进行分类辅导,真可谓是处心积虑。 B: 要是我们不珍惜水资源,总有一天会无水可用,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C: 在生活工作很多方面,我们如果找对了方法,就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 小明同学的基础不太好,课堂上又无动于衷 , 这样的学习态度,怎么能提高学习成绩呢? |
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载人航天技术的突破,是我国高新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的重要体现。 B: 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和后人利益为代价。 C: 中国建筑公司6天盖起一座15层酒店,网民作为外行对建筑质量无须提出质疑,毕竟隔行如隔山,但建筑质检部门是不能缺位的。 D: 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磁浮列车示范线运行成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磁浮列车系统技术的国家。 |
6、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颤抖/冷颤 新鲜/鲜为人知 锲而不舍/切中时弊B: 澎湃/拜访 屏障/屏气凝神 忍俊不禁/令行禁止 C: 校对/学校 累赘/伤痕累累 爱憎分明/增砖添瓦 D: 谛听/缔造 凛冽/威风凛凛 迥乎不同/炯炯有神 |
7、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和煦(xù) 要塞(sài) 炫耀(xuàn) 人声鼎沸(dǐng) C: 迁徙(xǐ) 瓦砾(lè) 迂回(yū) 齐心协力(xié) D: 酬和(hè) 伫立(zhù) 刹那(shà) 中流砥柱(dǐ)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对于现在还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平台,杭州市运管局将采取责令整改、约谈办证、行政处罚等,督促平台尽快办证。 B: 如果将烟草税提高百分之五十,可以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而死亡。 C: 如何扩充学生的语文高阶思维能力,是当下语文研究特别关注的一个命题。 D: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如何处理数量巨大的餐厨垃圾,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新课题。 |
9、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
10、 | 下面的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安徒生——丹麦——《丑小鸭》——童话B: 鲁迅——《朝花夕拾》——散文集 C: 普希金——俄国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D: 莫泊桑——法国——《包法利夫人》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1 )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________和________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2 )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2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浊浪排空: 春和景明: 及为相: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4 )阅读甲乙两文,范仲淹和赵普两人的形象特征有很多相同之处,请概括其中的两点。( 5 )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请结合乙文内容谈谈读《论语》使赵普获得了哪些益处? |
谈热忱
①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自幼喜爱寻幽探奇。他一生遍访名山大川,其间虽屡历险境,九死一生,却始终对自己钟爱的事业充满着热忱,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有着热忱情感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②热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热爱某项事业或工作的一种执着的感情,它能给一个人强大的力量。
③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收获更大的成果。众所周知,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投入得越多,那么他在这方面收获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对于一个热忱的人来说,他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够有满腔热情,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美国前总统卡特年轻时曾在海军服役。有一次他与海曼·里科弗将军谈话后发现自己在时事、文学、海军战术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此后,他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竭尽全力将自身蕴藏的潜力和创造力发挥出来,不但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海军军官,而且最终成为美国最高领导人。
④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战胜各种困难。热忱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能够让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获得精神层面的一些支持,让你能够以苦为乐,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那些困难,从而克服那些困难,最终获得成功。居里夫人提取镭时,提取设备极其简陋,每天的工作单调乏味,但对科学研究的热忱使她乐在其中,最终她成功地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________________。陈景润在对哥德巴赫猜想进行证明时,每天只能呆在狭小的屋子里,用手中的笔不停地在草纸上演算,但对数学的满腔热忱,让他感受不到外界环境的恶劣、自身工作的枯燥。常人无法忍受,他却乐此不疲,终于成功地摘下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成功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只有怀揣满腔热忱,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⑤那么,如何才能对一件事产生热忱呢?
⑥只有充满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出热忱。例如,在解一道很是复杂的数学题时,如果没有兴趣,就不会认认真真地去解答这道题目了。但是,如果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从解答数学题中得到很多乐趣,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失去了兴趣,想把一件事做好是不可想象的。
⑦只有充满进取的欲望,才能激发出热忱,面对同一件事,如果你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做成某事”,那么就会抛弃一切杂念,全力将这件事办好;但是,如果你对自己说“这件事先试一试吧”,那么就可能对这件事有所保留,从而会减弱你的热忱程度。
⑧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就要选择一个能够激发自己热忱的事业,让我们充满热忱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事业上的成功。
( 1 )请在选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A音乐家冼星海在延安时,没有钢琴供他练奏,可对音乐满怀热忱的他,以乐观的心态,用碗、碟、盆、罐等替代钢琴,经过长期酝酿,终于创作出了史诗般的作品——《黄河大合唱》。
B周恩来总理从少年时期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抱定了救国救民的信念,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伟大的革命事业当中,最终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
( 5 )请结合实际谈谈选文对你的启示。【材料一】“罗沃德的束缚,至今仍在你身上留下某些印迹,控制着你的神态,压抑着你的嗓音,捆绑着你的手脚,所以你害怕在一个男人,一位兄长——或者父亲或者主人,随你怎么说——面前开怀大笑,害怕说话太随便,害怕动作太迅速,不过到时候,我想你会学着同我自然一些的,就像觉得要我按照陋习来对待你是不可能的,到那时,你的神态和动作会比现在所敢于流露的更富有生气更多姿多彩。我透过木条紧固的鸟笼,不时观察着一只颇念新奇的鸟,笼子里是一个活跃不安不屈不挠的囚徒,一旦获得自由,它一定会高飞云端。你还是执意要走?”
——选自《简·爱》第十四章
【材料二】“女人一般被认为是极其安静的,可是女人也和男人有一样的感觉;她们像她们的兄弟一样,需要运用她们的才能,需要有一个努力的场地;她们受到过于严峻的束缚、过于绝对的停滞,会感到痛苦,正如男人感到的一样;而她们的享有较多特权的同类却说她们应该局限于做做补丁、织织袜子、弹弹钢琴、绣绣口袋,那他们也未免太心地狭窄了。如果她们超出习俗宣布女人所必需的范围,去做更多的事、学更多的东西,他们因而就谴责她们,嘲笑她们,那未免太轻率了。”
——选自《简·爱》第十二章
【材料三】NBC新闻访谈节目《与媒体见面》, 3月13日连线了《纽约时报》科学与健康记者麦克尼尔。在谈及新冠病毒疫情给人们带来的不便时,节目主持人发问,中国抗疫期间“似乎缺少西方式自由”。
对此,麦克尼尔不假思索地答说:“我们所珍视的是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倘若没有生命,其他两种权利无从谈起”。
麦克尼尔还向主持人介绍世卫组织所总结的中国抗疫经验,那就是“必须拯救生命”。尽管这会暂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可能会失去工作、收入。
他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中国的疫情防控,从如何隔离到彻底打破传播链,及如何保护医院资源不崩溃,与美国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他解释说,中国的封城只是为了落实主要措施而做准备,最终目的是为了抗击疫情,不断地检测、检测、检测,从而找到病毒。他还向主持人科普了方舱医院,并不是外网抹黑的“集中营”,这一体系竭尽所能地确保医疗系统不崩溃。
麦克尼尔表示,倘若医疗系统崩溃了,医生会被迫决定让谁活着让谁死亡,比如现在的意大利,“我们美国很快也会这样”。
【材料四】人的抗疫实践,既要受外在尺度的制约,还要受人自身内在固有尺度的支配,而这一内在尺度就构成了人在抗疫实践中所必须坚持的基本价值原则。价值原则体现着人权原则、人道原则。这一原则有着丰富的内容,呈现出立体式的阶层结构。价值原则的基础层次是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在其上是人的其他权利如发展权以及民主自由等权利。但这些权利显然要受到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的制约和支配。或者说,人的生命权、健康权是第一位的,具有至高无上性。没有了生命权,其他所谓的人权如民主权、自由权等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换言之,我们为什么要和新冠肺炎病毒作殊死搏斗?是因为这一病毒危害到了人的根本利益,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抗疫的价值原则在根本上要求我们必须首先确保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简言之,就是要尽力减少感染率、致死率。而为了确保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就要严格约束和限制人的其他权利,包括停工停产和上街聚会等。须知,病毒不讲政治、不讲国别。在病毒面前,谁越自由,病毒就会越不放过谁;谁越不受约束,病毒就越会找上门来。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享受,为了个人的经济等利益而去追逐纯粹的自由。这种以盲目的无所谓的态度对待新冠肺炎疫情的做法,实际上是对价值原则的践踏和违背,也是在侵犯更多人的生活工作娱乐的自由权,侵犯的是更多人的健康生命权。
【材料五】口罩变成公众常备用品源于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那场瘟疫导致全球约2000万人死亡。疫情蔓延期间,各国强制民众戴口罩。美国也不例外。在费城,大街上竖起告示,写着“吐痰等于死亡”等警示语,马路上的行人都会戴上购买或自制的口罩。在旧金山,市政府联合一些组织刊登联合声明,告诉人们口罩对流感有99%的抵抗力。不过,即便疫情带来巨大损失,戴口罩的要求在当时依然遭遇巨大的反对声,很多人认为这有悖于美国人对自由和个人主义的信仰。
( 1 )“材料一”中的这段话是谁说的?材料开头提到“罗沃德的束缚”,请说说简·爱在罗沃德学校遭遇了什么冤屈?示例:“鸟”,指的是向往自由、追求独立、对外面世界充满好奇的简·爱。
( 3 )夏洛蒂·勃朗特曾把自己写的诗寄给诗人骚塞。骚塞在回信中毫不客气地对她说:“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请结合整本书内容以及“材料二”,阐述《简·爱》在当时欧洲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
性质 |
造成的影响 |
|
简·爱追求的自由 |
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尊严和独立人格 |
获得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有尊严的爱 |
疫情下西方人的自由至上思想 |
① |
② |
(材料一)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教养的人必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材料二)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傅雷)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利哈乔夫)
(材料三)周总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
李鸿章出使俄国,在公开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颜面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