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句子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涉足:用脚走过河去。 B: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C: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D: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 , 十分幽寂。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
2、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遇到问题不能一味 别人,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②使用这种注射液后,患者有不良 ,这家医院已经停止使用该药品。 ③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 千古的好诗,深受人们的喜爱。 A: 抱怨 反映 传颂B: 抱怨 反应 传诵 C: 报怨 反应 传诵 D: 报怨 反映 传颂 |
3、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词人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归燕等景物,以白描手法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B: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清丽自然,意蕴深沉,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C: “几时回”三字道出了今昔的迥异,吐露出词人难以藏抑的轻松喜悦和怀人的情感。 D: 词牌名,即曲的谱子。曲谱短小的词牌称小令,《浣溪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 酝酿 黄晕B: 贮蓄 伫立 C: 炫耀 目眩 D: 笼罩 葱茏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升学考试,使我认识到了学习语文要立足课本的重要性。B: 舞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我饶有兴趣地袖手旁观着。 C: 教育部门多次再三强调,各个学校要坚决防止避免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D: 根治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
6、 | 下列划线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B: 美丽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特长”,所以平凡的你不必自卑,即使是黯然失色的岁月,一样会被你的“特长”映亮。 C: 凭借“健康重庆”建设的丰硕成果,我市在2014年第五届全国体育大会的主办权竞争中略胜一酬 , 成为赢家。 D: 5月9日,“蓝色经典——天之蓝”杯第14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团体总决赛落下帷幕,空政文工团代表队荣鹰一等奖。 |
7、 |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B: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他写了许多富有诗趣而又美丽的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C: 《水浒传》、《三国演义》、《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分别是施耐庵、吴承恩、乔纳森•斯威夫特、丹尼尔•笛福。 D: 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展示了他那苦难而难忘的童年生活,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苦难历史。 |
8、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跟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不同,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自源文字之一,汉字是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 B: 英雄城市——武汉,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变得沉寂,在这紧急危难的时刻,我们见证了中华儿女如何一步步攻坚克难、化险为夷。 C: 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D: 家国情怀需要文化的涵育。从小时受家庭呵护,到成人能够担负家庭的责任;从关切亲朋好友,到热爱国家、热爱人民……这些情怀的养成无一不浸透着文化。 |
9、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虬枝qiú 阔绰chuò 涸辙hé 锲而不舍qiè B: 禀赋bǐng 皲裂jùn 枝柯kě 揠苗助长yà C: 猗郁qí 酣然hān 秀颀qí 惴惴不安zhuì D: 槲树jué 脱臼jiù 淅沥xī 不屈不挠náo |
10、 | 下面有关传统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历来都认为草书(今草)是汉代张芝始创的,他被后人尊称为“草圣”。 B: 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系居左。 C: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中的“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年男子。 D: “囊萤映雪”这个成语中,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的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①【注释】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诗中的建德也指桐庐江。广陵即扬州,诗中的维扬、海西头均指扬州。 ( 1 )颔联(第三,四两句)写出了秋日夜晚桐庐江上怎样的特点?( 2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水尤清冽________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 ③以其境过清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3 )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周云龙
①“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也表明,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②屠呦呦就是用心专一的典型。55年里,除了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无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的环境下工作;从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科学界巨星“三钱”之一的钱伟长,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他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研究。终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获得重要成就,被人称为“万能科学家”。屠呦呦、钱伟长的事业轨迹似乎在提醒人们:获得成功的途径,唯有专一。
③反之,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朱由校不专一治国,痴迷木匠,虽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位著名的骨科专家,担任医院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不专一于“正业”,热衷搞房地产开发,虽然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地盘不断拓展,但诊断、医疗的服务质量却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医疗事故频发,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专一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
④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许多禀赋很好的人,不屑为“蚓”,向往威武之“蟹”,在最青春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追逐上。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步入歧途。
⑤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即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阅读《心田上的百合花》,完成题。
心田上的百合花 林清玄
①在一个偏僻贫瘠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林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②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③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④a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b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C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⑥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⑦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任选一篇,进行写作。
(一)请以《我爱 》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妈妈的早餐,爸爸的叮咛,同学的微笑,老师的眼神,成功时的祝贺,失误时的劝勉……生活中许许多多这样的事,都蕴含着他人的关爱。这关爱如鲜花、如雨露,平平静静地定格在我们的生活中,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感悟,就能发现其中特别的含义。
请以“关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若选(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祖国、春天、家乡、父母、月夜、小草等)。若选(二),围绕话题,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不限文体。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