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璀璨 黝黑 当之无愧 莫衷一是B: 蹒跚 蹂躏 迫不及待 粗制滥造 C: 琐屑 媲美 诚惶诚恐 一拍即合 D: 烦躁 繁衍 来势凶凶 略胜一筹 |
2、 | 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一系列藩篱的不断消失,游戏行业的天花板被不断突破,整个行业又将迎来黄金期。 B: 新版《鹿鼎记》将于2018年6月开拍,制作方所选的演员都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明星。 C: 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嘉宾们就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用好政府、市场“两只手”,让政府和市场各行其是 , 相得益彰。 D: 小明买了一束玫瑰花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小丽,但被她毫不客气地退了回来,他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3、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损失,有关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 ,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②近日,中国科学技术馆“太空探索”展厅开放,在那里你可以亲身 “火星漫步”和“太空行走”的情景。 ③面对一起起 的因醉酒驾车、超速行驶而导致的严重交通事故,许多民众建议加重对交通肇事犯罪的量刑。 ④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 表示赞成。 A: 反思 体验 耸人听闻 随声附和 B: 反省 体验 骇人听闻 异口同声 C: 反思 体会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D: 反省 体会 耸人听闻 异口同声 |
4、 | 下列选项中,点评尼摩船长的一项是( ) A: 他,知识渊博,机智勇敢,沉着果断。他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B: 他,心地善良,刚毅勇敢,酷爱真理。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的航海家。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端午节纪念屈原,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B: 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7N9流感不再扩散。 C: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D: 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但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才爬到一半,他已经气喘如牛了,觉得泥地一直在吮(sǔn)吸着他的双脚。B: 废寝(qǐn)忘食是一种好的学习态度,但放在初三诚然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C: 明清家具除了它的造型古朴优雅外,它的卯(mǒu)榫精密、牢固,才使它流传几百年也不变形。 D: 在“萨德”问题上,中国的经济制裁未必能对韩国政府形成掣肘(zhóu)。 |
7、 | 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入初三以来,一向学习成绩平平的王红特刻苦,进步很大,真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B: 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 C: 这篇散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令人莫衷一是。 D: 百名教授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 , 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些屡教不改、至死不懈的犯罪分子,最终难逃法网。B: 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 , 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C: 张老师讲课风趣幽默,每节课都能让不苟言笑的学生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因此她的课特别受欢迎。 D: 天舟一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 , 直上云天,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意味着向着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建成更进一步。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截至14时30分左右,事故救援指挥部已针对8名被困矿工制定了施救方案,正布署力量全力打通大口径的3号、4号救生孔。B: 文艺工作者必须坚守艺术理想,弘扬“工匠精神”,创作出“又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 C: 走过苍黄的天底,眼前一片箫索荒凉的景象,顿时将我心底那浓浓的哀伤尽显,我就像提线木偶般,混沌前行着。 D: 与泰山相比,黄山显得要相对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的缭绕,像一位不谙世事的人,淳朴,自然,黄山总在不经意间带给人心灵上的振憾与感动。 |
10、 | 下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阴晦(huì) 酝酿(yùn niàng) 面面相觑(xù)B: 作梗(gěng) 倥偬(kōng zòng) 刚愎自用(fù) C: 恣睢(suī) 倜傥(tì tǎng) 数见不鲜(shuò) D: 恻隐(chè) 亵渎(xiè dú) 言简意赅(gāi) |
阅读苏轼的《莲》一诗,回答问题。 B: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州。 C: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D: 素花多蒙别艳欺, 此花真合在瑶池。 ( 2 )试分析“旋” 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3 )简要赏析“露为风味月为香”这一句的妙处。 |
阅读《赵普》 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家人发箧视之________ 跪而拾之以归________ 虽多忌克________ 普颜色不变________ ( 2 )下面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祖/常劝以/读书 B: 家人/发箧/视之 C: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 普/明日/复奏其人 ( 3 )翻译句子 ①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②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4 )从本文中,你能学到赵普的什么精神?“手不释卷”证明赵普读书非常勤奋,请举出两个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 |
传 递
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原文有改动)
( 1 )通读全文,根据下面的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十分痛苦 →________ → 重拾希望 →________→ 十分感激
( 2 )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7)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树林
伊甸
①入秋了,呼喊了一个夏天的蝉儿终于偃旗息鼓,树林像一个玩累了的孩子,变得乖顺和安静。
②走进幽暗的树林,给人一种黄昏即将来临的错觉。【A】树林里密密地生长着许多又高又瘦的树,好像运动场上那些摩拳擦掌、腾挪跳跃的高个子跳高运动员。那几块碎银子般的亮光就是天了,天是不是也有窥视欲?它的几缕眼角的余光常常有意无意地从树叶的缝隙处溜进来,想窥见树林里的秘密。其实树林并不是为了不泄露隐私才把自己遮盖得那么好,它只是想让它所有的孩子一心一意地生长,不受那些过于荣耀和风光的事物诱惑。树林是自足的,谦卑的,除了树木的生长它没有其他任何的贪图。因此树林是简单的,朴素的,树林里没有自命不凡的岩石,没有钩心斗角的灌木和为所欲为到处抢占地盘的野草。那种空旷和恬静给人带来内心的安宁。
③石板路边上长着的一些青苔,让人忍不住想去抚摸一番。但当我们俯下身子,捡起来的却是几片落叶。这些落叶不像我们平时在马路上见到的落叶那样,是憔悴的,病态的,过早凋零的有一种被摧残、被欺凌的感觉,让我们满怀怜悯。这里的落叶不需要怜悯,它不像那些马路上的落叶带着一种幽怨的黄色,它是完全抛弃了泪水和伤感的。它是百分之百的褐色,这种褐色非常纯粹,非常干净,非常老成,仿佛它历尽沧桑,早已看透命运。这些落叶带给我们一种超凡脱俗的淡定。树林里铺满了落叶,一年又一年的落叶变成了泥土。这里的泥土也是褐色的,褐色中居然带着一点点红,像是血丝,这些泥土是不是开始有生命了呢?我的同伴把这些有生命的泥土捧进一个塑料袋里,说要带回去让它孕育新的生命。在层层叠叠的落叶中依稀长着一些蕨类植物。【B】它们怯生生地伸出低矮的枝叶,仿佛只要有人吆喝一声,它们就随时准备缩回这些枝叶。
④惊心动魄的一幕是:一棵缠绕着枯藤的树横倒在地上,显然,它已失去了生命。我想像着悲剧发生的过程:那株藤悄悄地从地底下钻出来,开始向树身上爬,起先,树还拼命地往上生长,想让自己的头颅摆脱藤的纠缠,但藤也疯狂地往上生长,并且把自己的指甲刺进树的身体里,后来,藤终于长得比树还高,比树更加枝叶繁茂,终于,树挺不住了,它在发出一声绝望的哀鸣以后轰然倒塌。这棵树死了,依靠它活着的藤也死了。寂静的树林里像风一样吹过几缕忧伤和叹息。
⑤耳畔隐隐约约传来了几声鸟鸣。根据鸟鸣的方向推断,这些鸟是在树林的边缘。是不是这个树林太大了,树林深处太安静,太幽暗,让喜欢热闹和光亮的鸟儿不肯往里面飞呢?这时我才发觉,在这树林深处,要找到一个昆虫,一个小动物,甚至一个脚印,是何等不易!
⑥终于那安静、那幽暗对我们也失去吸引了。远处原本被我们所厌烦了的犬吠声、汽车喇叭声、人的叫喊声又开始诱惑我们,我们匆匆向树林外走去,向喧哗和骚动走去……
(选自《散文》2012精选集,有改动)
( 1 )简要概括本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2 )在文中A,B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从描写角度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赏析。( 3 )阅读文章第③段,说说作者写马路上的落叶有何用意。( 4 )联系全文,揣摩从被吸引走进树林到受诱惑走向喧哗作者情感发展的过程及变化的原因。作文:
亲爱的同学,现在你正坐在试场里进行着语文学科的考试,相信你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一定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其实,我们在学习中、工作中、生活中……无不经历着一次次的“考试”,倘若能交出一份份满意的“答卷”,那么,在行进的路上,我们会走得更欢畅,更坚实。
请以“一份满意的答卷”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