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江南逢李龟年》,作者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诗中江南指湖南一带。 B: 《观沧海》,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龟虽寿》、《短歌行》等诗歌。 C: 《世说新语》是宋朝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 《天净沙 • 秋思》是一首小令,思是思绪的意思。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2016年1月,出现了几天严寒天气,杭州最低温度甚至达到零下十度左右,对此,气象部门严密监控天气情况,及时向市民发布最新气象信息。B: 为了规范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倡导文明旅游,行业主管部门下决心遏止不文明行为。 C: 尽管屠呦呦已成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媒体对其报道很不充分。许多媒体对某明星大婚的热衷程度远超屠呦呦。真正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家,才应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D: G20峰会在杭州举办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杭州的信任和支持。这对杭州来讲是一个天衣无缝的机会。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闻而愈悲 B: 汪然出涕曰 C: 则久已病矣 D: 去死肌,杀三虫 |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潇洒 凌空 躁热 眼花缭乱 为富不仁 B: 绯红 操纵 桅杆 震耳欲聋 诚惶诚恐 C: 溃退 轩昂 紧绷 惮精竭虑 油光可鉴 D: 浩瀚 遗嘱 畸形 和颜悦色 粗制烂造 |
5、 | 对“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一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话只要听者明白就行,不必考虑词序的先后。 B: 这是作者顺手写上的,他没有考虑词序问题。 C: 这样安排词序的先后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D: 安排词序是作者的事,他完全可以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
6、 | 下列文学常识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一单元的学习让我们收获颇多:通过胡适的《我的母亲》,我们认识了严慈相济、自尊刚强的胡母,明白了为人处世的哲学;通过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我们 重温了作者记忆中的父子、同学情谊和昔日苦难的生活,感叹于知识的力量;通过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我们又结识了那个没有狭隘民族偏见,关心学生、认真 负责的日本老师藤野严九郎,慨叹于作者浓烈的爱国之情。 B: 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他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以上文字是意大利作家茨威格对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 C: 唐宋时期诗文名家辈出,韩愈、刘禹锡、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而文天祥、苏轼、欧阳修、范仲淹均是宋代文学家。 D: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自传,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志趣。 |
7、 | 下面对杜甫《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 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 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 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
8、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B: 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 C: 《小石潭记》的“记”是古代一种文体,用以论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 |
9、 |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②另外,为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作者经常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现文学语言的精彩。 ③有时作者也特意锤炼一些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分外引人关注。 ④散文就语言而言,散中见整,清新自然。 ⑤而且散文的语言有时经过情感的陶冶,又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⑥它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 A: ①④⑥②⑤③B: ⑥②⑤①④③ C: ④⑥①⑤③② D: ⑥④①③⑤② |
10、 | 下面各句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届巴西世界杯将在192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电视转播,预计观众人数大约32亿人左右。B: 能否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使他们走向美好生活的关键。 C: 湖南衡阳一军械仓库发生爆炸事故,17名官兵遇难,网民希望有关部门能彻查原因,杜绝此类事故不再发生。 D: 一位双腿瘫痪的残疾少年,通过脑电波控制的机器外骨骼,踢出本届世界杯第一脚球,这成为开幕式最令人感动的瞬间。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秋宿湘江遇雨 唐·谭用之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②。秋风万里芙蓉国②,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②谁肯重王孙④。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①刘琨:晋代人,当时北方被少数民族所统治,刘琨和好友祖逖胸怀统一大志,他们常常闻鸡鸣而起舞,准备为国家做一番事业。②芙蓉国:湖南因广生木芙蓉,故有芙蓉国之称。③旅游:指长期旅居他乡。④王孙:这里指游子。 ( 1 )颔联以“________”、“________”两词极言场面之大,烘托出雄奇壮阔的境界。( 2 )本诗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 1 )解释划线字。①年且九十(________) ②且焉置土石(________)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________) ④身已半入,止露尻尾(________) ( 2 )用原文回答问题。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其妻的态度是:________;在移山过程中,其邻人的态度是:________;智叟的态度是:________。 ( 3 )上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__人物描写方法。( 4 )翻译。 ①何苦而不平?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甚矣,汝之不惠。 ( 5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寻
①她是个极爱凑热闹的女人,街上一旦有锣鼓钟鸣,叫卖吆喝,她势必会挤到人群中去,一看究竟。
②三十多岁的时候如此,四十多岁的时候如此,五十多岁的时候,她的腿脚都没那般利落了,却还是如此。有好几次,她都被人群挤得差点出事,幸好有好心人拉了她一把,才算是有惊无险。她当时也吓得不轻,可就是不长记性,再碰到热热闹闹的场景,还是要努力地挤进去看个仔细。
③那一日,我们几家结伴到千里之外的一个小镇寻求一位老中医。说好了,那地方,我们大都人生地不熟的,必须紧紧地走在一块儿,谁都不准远离。她当时也点头如捣蒜,不远离,绝对不远离。可刚到小镇第一天,她便走失了。
④当日正逢小镇的一个传统节日,街上舞龙耍狮的、演杂耍的一个接着一个,我们不禁捏了一把汗,生怕她会在汹涌的人潮中走失,所以都紧紧地手牵着手,可人实在太多了,她又拼了命地往热闹处挤,眨眼的工夫,我们便找不到她的影子了。
⑤这可怎么办,她身上连个手机也没有,更要命的是她一出门就常迷失方向。
⑥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死劲儿地踮着脚尖,来回搜寻着,大声呼喊着她的名字。可在那一片喧闹声中,我们的呼喊实在显得太微弱了。
⑦没办法,我们只好分头在人群里询问,问他们有没有看见一个六十来岁,身着蓝布衫的老人。得到丁点可能是她的消息,我们便冲着所指的方位,扒开人群,挤进去寻。
⑧近黄昏的时候,演杂耍的都相继收队了,围观的人也散得差不多了,我终于在距我们原地千米远的地方看到了她。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焦灼之情也在顷刻间化作愤怒,平生第一次,我忍不住对这个可以做我母亲的女人呵斥不止。
⑨她不说话,只是低着头,时而抬起眼,像个孩子般怯怯地看着我。
⑩说到口干舌燥的时候,我的气也消得差不多了,上前紧紧拉住她的手,叹口气,轻声埋怨起来,姨,这些杂耍你都看了大半辈子了,再说,咱是在外地,不是说好了都挨在一块儿不远离么?怎么又往里边挤?
⑪她看我一眼,轻声说,我就是想挤进去看看。
⑫看看?我的火气蓦地又上来了。你都多大岁数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孩子似的好奇?要说好奇也不是坏事,但你得分分场合……
⑬我还要再说下去的时候,她抬起头,喃喃起来,听很多人说,很多被拐走的孩子,有的是被卖给了不能生育的夫妇,有的则是被打成了残废逼其沿街乞讨,有的就是被训练成演杂耍的了……
⑭听到这里,我的心蓦地柔软起来。
⑮我知道了,她其实并不是要看热闹,而是看引起热闹的主角儿是谁。
⑯我曾听母亲说过,她还有一个儿子,三岁的时候丢了。
( 1 )文章标题“寻”包含哪些含义?( 2 )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3 )选文第⑦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 )阅读④——⑯段,体会“我”的感情变化。( 5 )读完此文,你能理解“姨”的“极爱凑热闹”吗?为什么?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名人传》
( 1 )选文中“他”指的是________ , 他是________ 造就的伟人。( 2 )通过阅读《名人传》,你感受到他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请以《我 ,我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中心明确;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⑤用规范汉字书写,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