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你正排队买东西,一个后来的人插到你前面。遇到这种情况,你认为委婉得体的说法是( ) A: 你高声喊:“按顺序排队,请到后边去!”B: 你小声说:“真好意思!” C: 你说:“您如有急事,请站到我这,我到后边排队去。” D: 你说:“别插队!自觉点!” |
2、 | 对下面这则小故事中所隐含的道理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学习求知不能拔苗助长,要顺其自然。 C: 学习求知要持之以恒,勤于积累。 D: 学习求知要珍惜时间,勤奋刻苦。 |
3、 | 下列各项中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 湛凉(zhàn) 矜持(jīn)B: 揠苗助长(yǎn) 惴惴不安(zhuì) 婆娑(shā) 秀颀(qí) C: 澎湃(péng bài) 馨香(xīn) 楠木(lán) 甬道(yǒng) D: 春意盎然(àng) 狡黠(xié) 韶华(sháo) 禀赋(bǐn) |
4、 | 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现对“我”当时不理解父亲的自责) B: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表现了父子相互体谅和照顾,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C: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想替儿子做的事已做到了,尽管人很累,但他心里觉得踏实) D: 进去吧,里边没人。(与上文的“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相呼应,表现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 |
5、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固执己见 流连忘返 无拘无束 通霄达旦 B: 不动生色 遍稽群籍 不辱使命 置之死地 C: 蹑手蹑脚 津津有味 无可耐何 喜出望外 D: 心如铁石 博学多才 老成持重 寻章摘句 |
6、 | 下列加横线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歧(qí) 祷告(dǎo) 劝慰(wèi) 绰号(chuò)B: 嫩芽(nèn) 徘徊(huí) 感慨(kǎi) 铭记(míng) C: 诀别(jué) 荫蔽(yīn) 绽开(zhàn) 抖擞(sǒu) D: 树杈(chà) 纠纷(jiū) 停滞(zhì) 栖息(xī)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而,即使是那些被称之为明星的企业,它们也有走麦城的时候。B: 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 C: 从事这项科研,年轻的专家责无旁贷地成为主力。 D: 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 , 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
8、 | 下面关于文学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停连是一种朗读技巧,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在朗读时,无论停还是连,都要与文章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要求相适应。 B: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称为拟人;把人当物来写,称为拟物,这两者都属于比拟的修辞手法。 C: 寓言篇幅短小,言简意赅。这是一种用假托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并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D: 古人的年龄一般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弱冠”指三十,“不惑”指四十,“知天命”指五十。 |
9、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在春风和煦的天气里,老师带领我们来到野外,欣赏这美丽的春景,师生共享天伦之乐。 C: 记者探访芦山地震灾区,小镇成断壁残垣。 D: 个别“两会”代表委员偏爱“咬文嚼字”,对这些工作报告看得很认真。 |
10、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B: 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摩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C: 渐渐地,我的心情也变得和它们一样:沉静,愉悦,安详。 D: 贾里听烦了,霍地一下站起来:“分给我吧。” |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柳梢青 青·蒋春霖 芳草闲门,清明过了,酒滞香尘。白楝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 东风阵阵斜曛°,任倚遍,红阑“未温。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 【注释】①柳梢青:词牌名。②楝:暮春开花的一种树。③斜曛:夕阳斜照。④阑:栏杆。 ( 1 )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白楝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的面面。( 2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一句的妙处。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吾悉能志之________ ②不应而还走________ ③李生故寻王生________ ④王生惊觉,谢曰________ ( 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3 )阅读此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枚大头针
汪志
陈刚是一家私营脱水蔬菜厂的老板,公司80%以上的产品出口。这天,他接到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紧急电话,说有一个外商准备在全市的私营脱水蔬菜厂中选择一家重点投资,这几天就来考察。另外,会长告诉他,近期国际市场对脱水蔬菜需求量大,叫他加大生产数量。
陈刚马上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会议:“这几天质量方面千万不能出纰漏,一定要争取到外商的投资合作。”可会后不到一个小时,包装车间主任就风风火火地闯进陈刚的办公室,说一个叫朱凤的女员工发现别在护袖上的一枚大头针不见了,可能掉进了半成品或成品的蔬菜中。陈刚慌了,赶紧跑到包装车间。那个叫朱凤的女员工刚才被车间主任训斥后正在不停地哭泣,见陈刚来了忙赔不是:“老板,这完全是我的错,可以扣我的工资,但千万不要开除我。我一家老小还等着我的工资呢!”
陈刚问:“你确定那枚大头针掉进了半成品或成品中而不是别处?”朱凤点点头。
“不开除你?想得倒美,赶快收拾东西,准备走人!”一旁的车间主任嚷起来。陈刚望了一下朱凤:“那枚大头针掉进去的事别人知道吗?”朱凤摇摇头。 陈刚又问:“那你为什么不隐瞒而立即报告了呢?”朱凤哭哭啼啼地说:“我想,不能误了外商投资的大事啊!”
陈刚一挥手,立即通知全线停机,从正在包装的半成品和上千件成品脱水蔬菜中寻找那枚大头针。车间主任连忙摆手:“老板,这至少要一天时间啊。我们的损失得多大啊——不就是一枚大头针吗?”
谁知陈刚大吼一声,指着车间主任骂道:“你胡说!我宣布,从现在开始你被解聘了,赶快到人力资源部办理退工手续。”他对着哭泣的朱凤说:“从现在起,你行使车间主任一职,另外奖你5000元。”
什么?朱凤将大头针掉进脱水蔬菜中不仅没受到任何处罚,还升官得奖金?一时全厂议论纷纷,但绝大多数员工站在陈刚的一边。
可经过一天的寻找,哪有那枚大头针的影子。尽管如此,陈刚还是封存了那些半成品和成品,组织人员继续寻找。
第二天,会长领着一个老太太来到陈刚的办公室,一进门,会长就笑眯眯地告诉陈刚,外商已经选择了你们作为合作伙伴。陈刚一愣——人家外商还没来考察呢。会长哈哈大笑起来:“已经考察过了,就是昨天发生的那起大头针事件。”他一指那个老太太:“这就是外商萨莎女士。”
萨莎女士从挎包里拿出一张纸,递到陈刚的手里,竖起大拇指用熟练的汉语说道:“你是我们最信任的合作伙伴。”陈刚接过那张纸一看,原来是昨天解聘那个车间主任、提拔和奖励朱凤后张贴在公告栏上的那张公告。
原来,萨莎女士一到陈刚的脱水蔬菜厂,就听到员工们议论纷纷,继而看到那张公告,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最终,选择陈刚作为她投资合作的重要伙伴。至于那枚大头针,两天后最终在一件成品中被找到,被封存的所有半成品和成品也顺利“解冻”。
①那个微凉的午后,门铃突然响了,邮递员将一封普通的信件递至我手中,转身离去。
②拆开信封一看,里面有两张信纸,一张上面只是写着零星的几个不规则的字——老师,我想做您的学生;另一张是密密麻麻的成人字迹,意思是他的孩子先天性视弱,只能艰难地看见很近很近的事物,因此在学校里常被同学们嘲笑,孩子虽小,但懂事,受了委屈不说,只是一个人偷偷哭泣。家长为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便让她退学在家了,可孩子实在喜欢读书,于是,家长经别人介绍,给我写了这封信,请求我能单独给她辅导功课。
③看着那些雀跃在泛黄信纸上的深情字语,再看看孩子那稚嫩的字迹,我似乎看见家长那期许的目光和孩子趴在桌上,头努力低着,一笔一画在信纸上写字的情景。心被濡湿,倏然难过起来。我拿出手机,拨打信件上的电话号码,允诺免费帮他孩子复习功课。
④春风轻拂的周末,我见到了我的这位学生——一个非常拘谨而有礼貌的女孩子。扎着马尾辫,穿着整齐干净的衣服,笑起来,脸颊两边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也许因为知道自己视力不好,总是微微低着头,似乎显得有些自卑。
⑤第一次见面,我没有直接给她补习功课,而是给她讲了许多童话故事,以此来增进我与她之间的感情,好进一步了解她。她听得非常认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一个小时瞬间而过,最后我让她从前面的几个故事里,随意抽取一个关键词造句。她选择了“撒谎”一词,然后思考了两分多钟,一字一顿地说:“月亮,是一个会撒谎的孩子。”说完她握着小手,似乎非常期待着我的肯定。
⑥这一句话,确实是我所未想到的,把月亮比拟成孩子,可以。但为什么会“撒谎”?句子应该还没完整啊。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于是沉默了一会儿说:“再认真想想噢,老师下次上课告诉你答案。”
⑦走在回去的路上,脑子里反复回想着刚才的那一幕——离开的时候,我似乎看见她眼角有泪。想到眼泪,我恍然大悟:对啊,她是个视弱的孩子,只能非常艰难地看到眼前的景物,而月亮,或圆或缺,她又怎能知晓?她只能从书本上或别人口中知道月亮的形状,有人说它像一艘弯弯的船,而有人却告诉她那是圆圆的满月。既然她从未看过月亮,而月亮却又在变化,她便自然觉得它就是一个会撒谎的孩子。如此想着,我自责不已,她的造句是想让我这位老师告诉她困惑在她心中已久的确切的答案,我的回答,却如一阵冰冷的风,让她原本生机勃勃的春天迎来阴霾寒冷的冬日。
⑧第二天在学校上课,我拿她的造句“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问学生们是否正确,一大半的学生都否定了这个句子,可当我将女孩的故事陈述给他们听时,那些幼小善良的心灵一下子便被感动填满,恳求我带他们去见这位女孩子。
⑨当我的40多个学生排成一排,依次出现在女孩家里,并说着“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的造句真美时,女孩愣住了,然后冲上来,抱住我,哭了。她说,从来没有人对我这么好。最后学生们相拥一起,强烈要求女孩跟他们一同到我们的学校上学读书,做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女孩允诺了,那是她第一次,抬起头,正视我们。那浅浅的酒窝里,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自信之花。
⑩数日后,我收到了女孩家长的来信:“孩子从未见过月亮,也看不见,但是,老师您却在她心中勾勒出一轮美丽的月亮。相信,那皎洁的月亮,会让她走出迷顿、困惑与自卑的时光………”
⑪读完信,心中徜徉着一种温暖的幸福感。是啊,月亮是个会撒谎的孩子,这是我听过的世上最动人的句子。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处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10个字)。午后收信,允诺辅导→________→回去路上,深深自责→________→数日之后,家长来信
( 2 )说说第⑩段中划线词“皎洁的月亮”的语境义。有人说,这是一个快速变化、发展的时代,要追寻潮流乃至立于潮头之上,如果一个人不能融入现代潮流,那他就会成为落伍者。
也有人说,任凭潮流涌动,我只做自己内心的国王,就如“风可以吹走/一张无助的纸片/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以上内容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