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北京市博文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切商品都蕴藏着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不会有价值。
B: 生命是一种缘,你蓄意追求的东西也许终生得不到,而你不曾期遇的灿烂,反而会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
C: 9月19日,国家主席在会见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时表示,希望美方谨言慎行 , 不要介入钓鱼岛主权争议,不要做任何可能激化矛盾令时局更加复杂的事情。
D: 此时钱塘江不再平静它掀起了三米多高的巨浪,飞溅起无数朵浪花发出振聋发聩的响声犹如万马奔腾锐不可当。
2、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①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

②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

③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

④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

⑤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

⑥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

A: ②⑤④③⑥①
B: ③⑥①④⑤②
C: ⑤③④②⑥①
D: ①④③②⑥⑤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
B: 大千博物馆极具中国特色的景观设计与古老的西班牙建筑风格相得益彰 , 使其成为内江人民心驰神往的地方。
C: 在刚刚结束的“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赛中,中国队锐不可当 , 以3:0完胜日本队,获得冠军。
D: 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因留给世人众多经典的建筑作品而鲜为人知 , 被不少媒体称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
4、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几十年如一晶无私奉献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经媒体曝光后,更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赏。
B: 杭州西湖不仅有秀美的湖光山色,更有千年的文化结存 , 被列为为世界文化是众人望所归。
C: 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悔之莫及。
D: 写作需要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的思想,否则,你的文章就会因缺乏具体内容而成为一纸空文
5、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郁(yì) 裂(jūn) 自(wěn) 滋暗长(qiǎn)
B: 见(piē) 骂(màn) 枝(qiú) 而不舍(qì)
C: 临(píng) 据(jié) 号(chuō) 死心地(tā)
D: 骗(kuāng) 狡(xiá) 宫(pàn) 战战兢(jīng)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牢记使命”“”“红色经典”“青春不老”分别是动宾、并列、偏正和主谓短语。
B: “你明天和我去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吗?小王。”这句话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错误。
C: “邓稼先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两弹元勋’。”该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两弹元勋’”。
D: “新时代的青年,要想更好地报效祖国,就须在品格、能力上下工夫。”这是假设复句。
7、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一切恢复沉寂 , 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B: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C: 爬阳台爬窗户不是一件好玩的事,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D: 科比以球技和成就,以近乎偏执的勤奋和好胜心,以及在逆境中坚强不屈的职业态度,征服了球迷
8、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理解:这句话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繁花似锦、五彩缤纷的景象。
B: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理解:这句话用了夸张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天气非常炎热的特点。
C: 田野间传来各种虫鸣,有的若大提琴,有的像竖琴,有的似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理解:这句话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声音的多样以及感觉的美妙。
D: 面对“小悦悦”事件,难道我们不应该在道德和良心上好好拷问自己吗?理解:这句话用了反问的修辞,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反省自己。
9、下面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中头脑简单、粗野率直的李逵听说宋江被藏在枯井中不知生死,便脱得赤条条,手拿两把板斧下井解救。
B: 在飞岛国生活时,格列佛用自身的经历印证了两句格言:一是人类最易满足;二是需要是发明之母。
C: 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D: 江奈生·斯威夫特,英国小说家,他的《格列佛游记》描写了格列佛先后游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故事,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10、选出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A: 别具匠心(特别的心思)
B: 丘(高山)
C: 嶙峋(绵延不断的样子)
D: 空(雕刻)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自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
(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 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 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 1 )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亦乎 说:________②人不知而不 愠:________

不习乎 传:________④必有我师 焉:________

⑤博学而志 笃: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3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不知∕而不愠
B: 传∕不习乎
C: 可以为∕师矣
D: 择其善者∕而从之
( 4 )选文的句子中有些谈学习方法,有些谈学习态度,有些谈品德修养,请各找出一例。

学习方法:________

学习态度:________

品德修养: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有删改)

( 1 )通读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

事件

采摘橘子

②________

偷摘橘子吃

父亲发现并教育“我”

“我”的心理

①________

心里欠欠的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 2 )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3 )根据要求,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

②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 4 )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各题。

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

高闰清

①古往今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人学”,可以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价值,憧憬人类美好的未来。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思想的洗涤和精神的愉悦。在现代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下,倘若静下心来,欣赏一篇好散文,就会享受到惬意之美;朗诵一首好诗歌,就会领略到意境之深远;阅读一部好小说,可以体会到情节之感人、知识之丰富、思想之深刻。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

②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鲁迅曾说:“由纯文学上言之,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即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丰硕。文学话语具有蕴藉属性,无论是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本身,还是属于操作层面的文本,都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细致的描述与动人的讲述,让昔日文学的旧面孔顿时变得和蔼可亲,唤醒人们已然枯萎的内心感受,让读者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舒展。其实,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并非难事,阅读任何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到动情之处,或怦然心动,或潸然泪下;到“山重水复”之处,遇“柳暗花明”之感。

③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通过其文学作品中的呐喊和宣言,形象跃然纸上,无不体现了人性坚强的一面……其实,诸多文学作品里的人物,都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鼓励着读者去积极适应新环境,增强心灵的力量。

④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游刃有余、潇洒自在,当属“从心所欲不逾矩”者。然而,生活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时刻在束缚着思想的自由,让心灵不能自由呼吸,进而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文学作品如一座人生的灯塔,可以照亮人生,拨开心灵的迷雾,引导前行。

⑤在文学作品中,不乏追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知音,让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正如凯瑟琳所说“我爱它(小说),并不是因为它包装得好,而是因为主人翁比我更像我自己。”深思熟虑后会发现: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就可以回答“我是谁”这个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进而找到心理的最佳平衡点。

⑥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享受自由与快乐,买现自我的越越。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犹如一汪清泉,能净化人的心灵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欣赏,让读者从或恶或善的人物形象身上区分美与丑、好与坏、真与假,从或悲或喜,或成或败的命运中感悟人生要义,进而激发出对生命的敬意。

⑦一位大家曾说过,经典文学作品要“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唐代的华美诗章、宋代的婉转词作、明清的瑰丽小说,至今仍是社会文化的宝贵财富和社会生活的必然需求。文学无国界,只要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让人们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作品,都应该学会欣赏。希望文学作品不断地给读者带来一股心灵的正能量,让他们的心灵始终沐浴着缕缕阳光。

(选自2013年4月《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选文第①段引用高尔基的话,有什么作用?

( 3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

( 4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5 )结合你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正能量。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1)有人憧憬雪花飞扬的冬,有人心仪草长莺飞的春,有人喜欢阳光灿烂的夏,有人钟情天高云淡的秋。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总有一个季节让人期盼,总有一片天空让人翱翔,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
请以“总有属于我的季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2)鸟儿的愿望是飞上蓝天,鱼儿的愿望是畅游大海,花儿的愿望是吐露芬芳,而你的愿望是什么呢?可能是为玉树、舟曲灾区祈福,可能是为西南旱灾祈雨,可能是为爸爸妈妈祈祷,也可能是为自己许下梦想……敞开心扉,尽情的写出内心的愿望吧!
请以“愿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