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江门市荷塘镇雨露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在下列语境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黄平在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同学们请他介绍写好作文的秘诀,他说:“也没什么,就是要喜欢写作,坚持写作,把自己真实的情感写到作文中去。”
B: 某班甲乙两位同学代表年级参加学校辩论赛,甲的活泼诙谐和乙的冷峻严谨,均得到评委的赞扬。赛后同学们评价二人组合的特点:他们俩可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 王明在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中写道:望谨记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箴言,争取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
D: 某中学文学社邀请一位作家担任顾问,在邀请信中写道:聘请你为我社顾问,将是我们的一大荣幸,特呈请柬,敬请务必赏光。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 , 今人赞叹不已。
B: 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C: “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 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个养猪场养的猪不少于500头左右。(将“左右”改为“以上”)
B: 为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将“不再”改为“再次”)
C: 每一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将“将来”移到“自己”后面)
D: 经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删去“使”字)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诘问之下,他终于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B: 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C: 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壮举家喻户晓 , 但他在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方面的功绩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
D: 林校长在建言献策交流会上的开场白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来许多提高办学质量的好建议。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在小说《儒林外史》中刻画了当时各类士人虚伪、贪婪的丑恶形象,并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深刻的批判。
B: 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课文节选部分中“吝啬鬼”夏洛克最终惨败,流露了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
D: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一系列程序,选出了中央政治局委员。
B: 按照《规划》,遵义所辖各县都要修建飞机场,机场建成以后能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C: 近年来非洲年轻人学习汉语的热情不断高涨,他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汉语作为到中国寻找梦想的工具。
D: 由于韩美执意举行联合军演,使朝鲜产生了取消元首会面的想法。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发扬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B: 全国人民支援青川灾区的事实充分证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C: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 学习语文不能仅凭小聪明,一定要下苦功不可。
8、下列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是( )
A: 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 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 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 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9、下列关于《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林外史》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着力表现的是一个群体,描写的则是这个群体中典型的、独特的个体。
B: 全书是由一个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前后衔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C: 《儒林外史》的语言是一种比较纯熟的白话文,语言准确有力,简洁洗练,生动传神而富于形象性。
D: 《儒林外史》善于将讽刺对象的戏剧性和悲剧性结合起来,使这部书不仅成为一部儒林丑史,而且成为一部儒林痛史。
10、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B: 为了让舰载战斗机上舰,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多少科学家殚精竭虑 , 青丝变白发。
C: 那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小学”,非常简陋,除了两排瓦房教室,便一无所有。
D: 带上你的相机,在雪后如仙境般的庐山浮光掠影 , 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 1 )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
孔子相卫,弟子子皋为狱吏,跀①人足,所跀者守门。人有恶②孔子于卫君者,曰:“尼欲作乱。”卫君欲执孔子。孔子走,弟子皆逃。子皋从出门,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夜半,子皋问跀危曰:“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跀危曰:“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然方公之狱治③臣也,公倾侧④法令,先后臣以言⑤,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及狱⑥决罪定,公憱⑦然不悦,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臣之所以悦而德⑧公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注释】①跀(yuè):古代一种酷刑,把人的脚或脚趾砍去。 ②恶(wù):痛恨,引申为说坏话,诬陷。 ③狱治:按刑法定罪 ④倾侧:这里是反复推敲之意。⑤ 臣以言:为我说话 ⑥狱:案件 ⑦憱(cù):脸色改变,表现不安的神色。⑧德:感激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①孔子卫 ( ) ②子报仇之时 ( )
③)狱决罪定 ( ) ④夫天性仁心然也( )

( 2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而”与“而子何故乃肯逃我”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请缚一人过王
B: 子敬先亡
C: 潭西南
D: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 3 )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一处)
固 吾 罪 当 之

(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5 )读了本则小故事,你认为怎样的法律惩处才有最好的效果?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等鱼断气

胡展奋

大概是1969年前后,母亲因肝病导致脸部浮肿。肝病一向有“女怕脸肿,男怕脚肿”的说法,除此之外,她还伴有黄疸、全身乏力、脾肿大等症状。当时医生授一消肿利水的奇方——鲫鱼汤。医生认为,患者急需补充优质蛋白。既是优质蛋白,又能消肿利水的,首推鲜活鲫鱼,且要三两以上,药效才好。

这可难住了父亲,要知道在那个时候,物质极度匮乏,菜市场里绝对没有活鱼供应。他便去“黑市”,也就是地下自由市场购买,说是市场,其实就是鱼贩的流动摊位,如同间歇泉一般地时隐时现。更要命的是,因为“历史问题”,父亲还是“戴罪之身”,常去黑市是犯忌的。

但为了母亲,他义无反顾地去黑市买鲫鱼。买回来后,他马上开始操作,先是为母亲“退黄”,按每碗鱼汤一百克鱼计算,剖二百克鲜鱼熬约三十分钟,待骨肉分离时捞出骨渣,这时鱼汁呈白色,略注黄酒与蜂蜜,再熬十分钟,倒入两碗,早晚服用。十天后,母亲脸部的黄疸消退,再服十天,两眼黄疸大退,月余黄疸全消。他们即去医生处报捷,医生看了一眼说:“浮肿未退,继续。”父亲一听,傻了,当时他的月收入才三十六块,但时值冬令,鲫鱼原本就少而贵,鲜活的、三两以上的更贵,每天一条,总得八毛钱左右,甚至一元,一个月下来,岂不是要把家里掏空了。

“一定要活鱼吗?”父亲只问了一句。“当然!”医生顿了顿,又说,“刚咽气的也行。”父亲一回家就去了黑市,而且很久没回来,母亲不放心了:“怎么回事呢?阿二去看看吧!”

天已摸黑。路灯下,我远远地看见父亲正蹲在地上,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搪瓷盆子——那时卖鱼的都把鱼放在搪瓷盆里,以便稍有风吹草动就提盆走人。而鱼贩则尴尬地注视着父亲,二人之间似乎是一种对峙。此时的西北风像野兽一样咆哮着,父亲蜷缩着冻得簌簌发抖的身子,但仍然坚定地蹲着。见我在他身边蹲下,父亲转脸尴尬地对我笑笑,然后附着我耳朵悄悄地说:“我在等鱼断气。”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黑市的规矩,鱼一死,就腰斩而沽,一条一元的鲫鱼就可能暴跌到四五毛。

天越来越冷,也越来越暗,搪瓷盆里的鲫鱼,盖着水草,那腮帮子还在一口气、一口气地翕动着,越来越缓,越来越缓,忽然它不动了。

父亲胜利似的叫起来:“看!它不动了!”鱼贩恹恹地叹了口气:“好吧,拿去吧,算我输给侬!

然而父亲还没完,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飞快地掣出一把剪刀,钱还没付,就一刀刺入鱼腹,剐出鱼肠,那鱼心还在一翕一张呢。

“马上放血,和活鱼有什么两样呢?”他得意地对我眨眨眼,那鱼贩见状,眼珠瞪得老大,傻了。

这以后,父亲就成了“老蹲”,只要有耐心,鱼贩到后来都会主动招呼他:“过来吧,老胡!”

西北风还是没有饶过他,大概第一天蹲守时他就着了凉,以后他天天拖着清鼻涕去蹲守,撑了十天左右终于倒下了,发高烧到四十度。

眼见母亲的浮肿在慢慢消退,不能功亏一篑,父亲决定派我去蹲守。我那时还小,天天蹲在寒风里发抖,鱼贩看了于心不忍,常常主动喊我去拿将死未死之鱼,有的甚至将刚死之鱼直接剖了,扔过来,也不收钱。长大后读书,每每读到“仗义每多屠狗辈”,我便会想到他们。

大概一个月后,母亲的浮肿全然退去。

那是1969年上海的冬天。高天固然滚滚寒流急,大地却仍有微微暖气吹。

( 1 )仔细阅读全文,把下列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①________→②父亲去黑市买鱼,初见效果→③母亲仍需鱼汤滋补→④________→⑤“我”替换父亲去黑市等鱼→⑥________

( 2 )根据提示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①然而父亲还没完,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飞快地掣出一把剪刀,钱还没付,就一刀刺入鱼腹,剐出了鱼肠,那鱼心还在一翕、一翕呢。(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②医生看了一眼说:“浮肿未退,继续。”父亲一听,傻了(从划线的词揣摩人物的心理)

( 3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父亲这一形象?
( 4 )结合你对文章的阅读感受,请你谈谈对结尾“高天固然滚滚寒流急,大地却仍有微微暖气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舒心草 张丽钧
①案头的山水盆景中生出了一株小草,茎如丝,叶如珠,绿如翠,煞是夺人眼目。
②总有人指着这草问起它的芳名,我一片茫然,却不甘心,遂应道:舒心草。
③自打给这小草赐名为“舒心”,每每看它,心竟果真舒泰起来。这襟袖之间是山水,只是个象征性的玩意,是游不得的。若说游,倒是每日里它在游我——游我含泪含笑的目光,游我亦悲亦欣的情怀。那石,不是有吸吮功能的“上水石”,嶙峋丑陋,遍体孔洞。拙劣的匠人在上面安了个蓝色琉璃小亭子,又植了一株文竹。但不久,小亭子即因碍眼被我断然毁弃;文竹呢,三涝两旱的,很快也就枯死了。就在我以为我的山注定作别了所有风景的时候,它自己竟孕育出了一株灵异的小草!
④这株草,可真没有枉担“舒心”的美名。它自己舒心,也令观者舒心。
⑤它长在半山腰,那里有个孔洞,大概里面藏了一星儿土吧,这就足够它立命了;它那么皮实,水浇得勤了懒了它都不在乎,有时我一连几天忘了给它水喝,歉疚地提了喷壶去看它时,发现它非但没有枯萎,还在顶端冒出了一芽新绿;最初它仅有一根柔弱的茎,宛如一条绿丝线,打几个丁点儿的结,可怜兮兮地在山体上垂挂着,后来,它几乎是遵循了某种美学原则,陆陆续续地抽捻出一线线嫩绿,并在那嫩绿上精心点缀一串米粒大小的叶片,几行玲珑的美诗就那样参差着,押着惬意的韵脚,精妙地注释着生命。
⑥我的心常常被它俘获,目光久久地给它粘住。这小小的草,它是担着使命来到人间的么?它要为我滤掉一些东西,生命的负累太重,连呼吸都仿佛注了铅,与这株轻灵的小草对视时,我为自己的沉重而羞愧,学着它的样子,我也要删繁就简地打理自己的欲望,以期让我的心能坦然地面对它的素心;我的生命之树上长满了青翠的叶片,可它们是多么容易飘落啊!一件沮丧的事能让它飘落,一句辜负的话能让它飘落,甚至一点点的曲解,一丝丝的误读,都可以让它悚然心惊,生命的叹息那样真切,爱的叶子瞬间失了颜色,悲鸣着扑向泥土……我的舒心草怎么就那么从容淡定呢?似乎从来就没什么窝心的事发生在它身上——阳光爱抚它时,它舒心;阳光背弃它时,它也舒心。我怀疑它心中是不是揣着一颗隐匿的小太阳,自己照耀自己,自己温暖自己,不怨艾,不忧戚,在这被别的植物厌弃的地方意兴盎然地活出自己的一种精气神。
⑦总觉得自己是个颇有“植物缘”的人。去了一趟景忠山,痴痴地爱上了那里的松树,并激动不已地给它们取名为“帅松”;去了一趟空中草原,傻傻地爱上了那里的一种淡紫色小花,并一厢情愿地在心里唤它们为“女儿花”。喜欢对草木说话。那年春天,就亲切地对凤凰山公园里的一树碧桃说:“喂,宝贝,你怎么开得这么好哇?”吓坏了打太极拳的一位老太太……
⑧常常想,莫非前世竟是一株植物?今生对草木的喜爱原本就是一种自恋?不管怎样,反正是特别能被植物有效抚慰。就说眼前这株草,人眼不入心的观者太多了,可我,偏偏就把它爱出了心痛的感觉。伫立于世间最“迷你”的绿瀑前,耳畔常响起郑板桥的两句妙语——“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你看,那“新生竹”何尝不是郑板桥眼中的“舒心竹”呢?
⑨爱植物的人,心中永远没有冬天。

( 1 )作者写舒心草“自己舒心,也令观者舒心”,从文章看,两种“舒心”各体现在哪些方面?

( 2 )文章第③自然段中描写的“那石”、“小亭子”和“文竹”各有什么特点?描写它们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 3 )“它几乎是遵循了某种美学原则,陆陆续续地抽捻出一线线嫩绿”句中的“抽捻”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4 )文章末尾说“爱植物的人,心中永远没有冬天”,句中“植物”改为“舒心草”好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想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下面是摘自《艾青诗选》中的两节诗歌,请你任意挑选一节,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自拟题目写作,参加学校以“初三”为主题的征文大赛,可以抒发情感,可以阐述观点,也可以讲述经历。

等一切生物经过长期的坚忍

经过悠久的黑暗与寒冷的统治

我又从南方海上的一个小岛启程

站在那第一只北航的船的布帆后面

带着温暖和燕子、欢快和花朵

唱着白云的柔美的歌

为金色的阳光所护送

向初醒的大地飞奔……

——《风的歌》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