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乐清虹桥镇第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对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外貌描写)
B: 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语言描写)
C: 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D: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动作描写)
2、选择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 漫游 瑟索 理直易明 李代桃僵
B: 恣睢 撩逗 言不及意 大发雷霆
C: 阴翳 雾淞 樯倾楫摧 形销骨立
D: 亵渎 拮据 群居终日 矫揉造作
3、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
B: 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删掉“当”和“时”)
C: 优秀的诗篇承受着丰富和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命。(把“承受”改为“承担”)
D: 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
4、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朝鲜不顾世界各方的坚决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B: 危难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C: 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 , 笑容满面。
D: 如今团购市场方兴未艾,各家团购网竞争激烈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无节制的暴力网络阅读,让孩子们把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混淆并不奇怪是可能的。
B: 两会期间,不但是政府报告还是一些古诗词,这些女神级翻译总能翻译得很流畅。
C: 春天的广州各大公园鲜花盛开,生机盎然,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D: 城市景观花卉的装饰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
6、

下列文学文体常识表述有误的是( )

A: 《春望》《春夜喜雨》《望岳》都是我国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C: 《石壕吏》《爱莲说》《陋室铭》都是同一朝代作家的作品。
D: 新闻的结构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7、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

②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③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④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⑤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A: ②③①⑤④
B: ③①②⑤④
C: ⑤①③②④
D: ⑤②④①③
8、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入高三以来,一向学习成绩平平的王红特刻苦,进步很大,真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
B: 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
C: 为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贩黄窝点曾经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D: 艺术结构不可能信手拈来 , 随心所欲,因为它是一种创造,每个作者必须认真探索。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能唱的诗,属于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B: 《战国策》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作者是西汉刘向。
C: 《孔乙己》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呐喊》,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10、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往之女家
B: 曾益其所不能
C: 使人称谢
D: 甚矣,汝之不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

[宋]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①作者任徐州太守时,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求雨后设祭谢神。②平莎(suō):莎草,多年生草木。③耦耕:泛指耕作。④光:指桑麻叶面光亮。⑤使君:奉命出使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1 )从字数看,本词是________,本词的韵脚是________。
( 2 )本词上阕描写了“________”“平莎”“________”等景物,表现出作者________的心情。
( 3 )诗词寄寓作者幽微细致的情感。简要分析词的下阕借助于哪些手法来表达情感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

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义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义(yì):安定。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便还家________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

③余人各复至其家________

④此人一为言所闻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义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 3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________。
( 4 )【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上面两文中获得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年轻的国旗

①这是由陈九先生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小镇只有一所大学,不大,但哪个国家的学生都有。中国来的一共五名,巧了,全是女生,名付其实五朵金花。珍妮是她们的头儿。五朵金花同吃住同进出,像一家子出来的。其实就是一家子。

③学校每年春天搞一次隆重的国际街坊节。在小镇主要街道、广场上,让各国来的师生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当街展示自己国家的食品和工艺品。到那天,各界名流与方圆多少里的男女老幼都会来凑热闹,在此欢歌笑语,尽情玩乐。

④五朵金花耐不住好奇,头天就跑上街看街坊节的准备情况。她们要挑选有利地形,来个穿旗袍炸春卷,外加毛笔字,够中国的吧?几个姑娘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嘻嘻哈哈,踌躇满志。突然一个姑娘说:“好像,我好像没有看到中国国旗。”广场上空飘满各色国旗,赤橙黄绿青蓝紫,她们一面面数过,就没中国的,咋回事?

⑤姑娘们一下子懵了,她们此刻感到国旗对自己竟如此重要。珍妮的脸涨得通红,跟国旗那么红。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找校长当面问清楚。找校长?对。珍妮拔腿要走。“等等,咱们一块去。”A姑娘们捆成一捆儿,碧草蓝天,斜阳映着她们匆匆的背影。

⑥白发苍苍的校长先生面对为何别的国旗都有却偏没中国国旗的提问,很显窘迫。“是吗?让我了解一下,保证尽快答复你们。”“好,”珍妮说,“明天是街坊节,我们就在这儿等。”五朵金花走出办公室,在门前的草坪上坐下来。B天角渐渐泛红。

⑦C春日黄昏那么短暂,像脸盆里的水,洒洒就没了。当校长走出办公室,夕阳已在天边闪烁。校长对姑娘们说:“校董们大都同意悬挂中国国旗,并为这个疏忽像中国同学道歉。明天一早,你们会在广场上看到中国国旗的。”“真的吗?”“真的。”

⑧那本该是个安详的夜晚,人在心愿满足后睡得最甜。万万没想到,珍妮她们突然接到校长秘书的电话。秘书说:“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一面中国国旗——我只是说,我找不到中国国旗。”“如果我借你一面你会挂吗?”珍妮问。“你有?”“对,我有。”“当然,当然挂。”“好,一言为定,明天一早广场上等我。”

⑨“你有国旗?”姑娘们把珍妮围起来,“咋不早说?害我们紧张了半天,死多少细胞!”珍妮红着脸低下头,憋了好一会儿才说:“对不起,我没有,可我不信就找不到一面国旗!”姑娘们立刻打电话到北京,到纽约,到所有可能有国旗的地方,最后终于联系上位于波士顿郊外的哈佛大学中国同学会。“怎么给你们?”电话里的人问珍妮。“麻烦你把国旗放在你家门前的信箱里,我这就去取。”“珍妮,你疯了?”珍妮笑笑:“开车单程五小时,争取九小时赶回来。你们明儿一早直接在广场上等我,别忘了帮我带上旗袍和化妆盒儿,咱广场见。”

⑩不知那一夜姑娘们是如何度过的。特别是珍妮,迷过路吗,吃没吃罚单,饿不饿,打盹儿了没有?可以确定的是,太阳升起时,广场上的中国姑娘是五名,一个也不少。珍妮把鲜红的中国国旗交到校长手里。就在校长秘书升旗的瞬间,姑娘们一字排开,请校长为她们在国旗下合影。“一,二……”校长喊着。“等等!”珍妮挽起身旁两位姑娘的手臂。接着,她们每个人都相互挽起手臂。“现在可以了,校长先生。”

⑪D清晨很美,像一支奏鸣曲,随风飘荡。

( 1 )请具体说明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 2 )文章叙事过程中有大量的环境描写。从文章中划线的A,B,C,D四句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说说具有怎样的作用或表达效果。

我选________处,这段话________。

( 3 )珍妮两次脸红的原因各不相同,第⑤段中的“珍妮的脸涨得通红”,原因是________;第⑨段中“珍妮红着脸低下头”,原因是________。

( 4 )从全文看,标题“年轻的国旗”的含义是什么?用这一题目有怎样的作用?

( 5 )第⑩段中没有详细描写珍妮连夜驱车去波士顿取国旗路上的情景。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一下珍妮开车回来快到广场时的样子。(至少运用两种描写方法。)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祖父的战马

曹春雷

①祖父曾养过一匹马,不是普通的马,是匹战马,曾驰骋疆场,跟着战士击杀日寇的战马。

②1944年秋天,一支八路军部队经过村庄。村里很多人都到街上看。祖父也在其中。他正在人群中看着,领着几个军人,朝他走过来了,后面跟着一个小战士,牵着一匹趔趄的马。

③军人中的一位,是首长,对他说:“我知道你是兽医,这匹战马受了伤,先放你这里,你好好照顾它,它叫豹子,在战场上立过大功,曾经几次在枪林弹雨中驮回来好几个战士,这次受了伤,不能跟着我们行军了,让它在你这里休养吧。等它伤好后,我们会回来接它的。”

④牵马的小战士把缰绳给了祖父,然后在战马额上亲了一下,一步三回头地走了。于是,这匹叫作“豹子”的战马就在村里留下来了。

⑤祖父检查了“豹子”的伤势,它的左后腿被子弹击穿,受伤很严重。把它安顿在自家院子里后,祖父去了山上,采来草药,捣出汁液来,用布包裹着,为它敷上。每天都为它换一次药。

⑥在祖父的精心照顾下,战马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走得越来越稳健了,皮色越来越亮了。

⑦在“豹子”彻底好了之后,祖父牵着它去原野遛。它在原野上疾驰如风,枣红的鬃毛飘逸,威武矫健。祖父一直记着首长的话,“豹子”伤好后,部队会回来接它的。而“豹子”仿佛也记得首长的话,每次去街上,走到当初首长将它交给祖父的那个地方,它都会伫立一会儿,静静地,昂首望向远方。

⑧祖父懂得它的心事,他曾对祖母说,“豹子”是想念部队,想念它的战友了。战马是为战场而生的,呆在乡间,回不到疆场,它会郁闷的。祖父常牵着它到河边,为它洗澡,一边为它擦洗,一边和它说话,说:“别急,总有一天你会回到你的战友身边的。”

⑨那时,村里牛少,耕地时,村里有人来找祖父,想借“豹子”去拉犁。祖父很生气,那怎么行,战马是用来在战场打仗的,不是用来在田间拉犁的。自家的地,也是祖父用镢头一点点刨的,也没用“豹子”拉犁耕地。

⑩没事时,祖父经常牵着“豹子”去原野,骑着它驰骋,为它将来回战场做训练。然而,部队上的人没来,一直到1945年日本鬼子被赶出中国,也没再来。“豹子”却一直在等待着,它常常伫立村口,望向远方,有时会长长地嘶鸣。祖父知道,那是它对战友的呼唤。

⑪后来,它一年年老了,1955年病逝。在去世的那一天,它还努力挣扎,想站起来。祖父说,那一刻,它还没忘了要回部队。

⑫“豹子”病逝后,村里有人嚷着要吃马肉,祖父怒斥:“胡说!”他把“豹子”埋在村西自家田地里,并用薄石板为它立了一个碑,上面只有四个字:战马豹子。

(摘自《扬子晚报》2015年9月2日,有删改)

( 1 )祖父对战马“豹子”的悉心呵护不仅表现在精心照顾它,更表现在极力维护它作为英雄战马的尊严。祖父如何维护“豹子”作为英雄战马的尊严?请概括回答。
( 2 )有人认为以“祖父和战马”作为文章的题目更为合适。你赞同这种说法吗?结合文章内容阐明理由。
( 3 )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③段借由首长对“豹子”的介绍,塑造出战功赫赫的英雄战马的形象。
B: “祖父去了山上,采来草药,捣出汁液来,用布包裹着,为它敷上”,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描画出祖父对战马“豹子”的精心照顾。
C: “自家的地,也是祖父用镢头一点点刨的,也没用‘豹子’拉犁耕地”一句表现出祖父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D: 祖父旁观着战马“豹子”十多年孤独的等待,心中充满了对它的理解和怜惜。
( 4 )请简要分析第⑦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深思熟虑,字斟句酌,成就的是考场上完美的答卷;万物复苏,草木夏发,显现的是自然中完美的答卷;披荆斩棘,战胜自我,抒写的是人生里完美的答卷;砥砺奋进,锲而不舍,铸就的是时代中完美的答卷……每一份答卷都浸着汗水,歲着耕耘,透着收获。

请以“一份完美的答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