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广州市黄埔育才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视同仁 不容质疑 平心而论 梦寐以求
B: 一拍即和 不自量力 蜂拥而来 格物致知
C: 一泻千里 不言而喻 油然而升 顶礼膜拜
D: 一蹴而就 不可名状 挺身而出 五彩斑斓
2、下列句子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 他说:“张教授,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C: 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教师仍在为培养年轻一代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光,表示感谢。
D: 李雷约好同学去看球赛,因感冒无法前往,给同学发短信:我生病不能去看球赛了,实在抱歉!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陈康肃公/善射
B: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C: 尔/安敢轻吾射
D: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由于林书豪在篮球上的杰出表现,被大家冠以“林旋风”的称号。
B: 不少法国抗议者在示威活动中高声朗读《深宫后院》,以表达对萨科奇的不满,原因是因为他曾表示出对这部古典名著的厌恶。
C: 学校利用假期组织同学们劳动,这最后一天劳动是最紧张的一天。
D: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5、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丽(xuàn) 修(qì) 阔(chuò) 断(juē)
B: 索(xiāo) 鄙(yǐ) 恣(suī) 笑(chī)
C: 告(bǐn) 阴(mái) 然(yí) 涟(yī)
D: 干(biē) 滩(yū) 喷(bó) 坝(dī)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茅盾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白杨树这一客观事物,被赋予伟岸、质朴、坚强等精神气质,从而使白杨树具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
B: 正如练字要临摹字帖一样,模仿、借鉴优秀作品的某些写作特色进行仿写训练,是我们青少年学生进入创作之路的基础。
C: 这位志愿者值守西湖边两平方米的“微笑亭”,多年来风雨无阻,志愿服务时数累计超过1.1万小时以上,让各地游客备感暖心。
D: 如果吃饭时玩手机,血液就要分出一大部分供应给大脑和眼睛,这会严重导致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受到影响,造成消化不良。
7、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上各路非遗传承人同台献技,精彩表演让现场和各直播平台的观众目不暇接,激动点赞。——这句话中加点成语运用是恰当的。
B: 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部分曾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的个人或集体代表在北京参加了《与地球卫土同村)主题活动。——这句话中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C: 即使目前对新冠病毒产生的原因尚未有定论,但不少有识之士认为其与生态环境破坏有关。——这句话有语病。
D: 初中要毕业了,班长创建了一个名为“忘年之交”的微信群,希望同学们友情长存,莫相忘。 ——这个微信群的命名是不合适的。
8、把下面几个句子细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每一种话语体系,都代表了特定的视界;

②我们说了上千年的古语,说了上千年的洋话,被迫形成了一种优势:说洋话,古人说不过我们;说古话洋人说不过我们;

③用洋人的视界看古事,用古人的视界看洋事,都可能看到当事人看不到的东西;

④这是一个巨大的创新空间;

⑤我们可以有两个视界,两个既有重合之处,又有独到之处;

⑥更何况还有他们未曾见过的中国新事;

⑦创先来源于新发现,或者看到了新东西,或者看到了旧东西的新空间。


A: ②①⑤③⑥④⑦
B: ①⑤②③④⑦⑥⑤
C: ⑦④②①③⑥⑤
D: ①⑤③⑥②④⑦
9、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种无病呻吟的作品,如何能打动读者的心呢?
B: 百色市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芒果种植,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之路。
C: 中华民族,淡定有勇,心无旁骛 , 只专注于复兴,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勇于创业,共同富裕,实现中国梦。
D: 经过两年的锻炼,他已变成一个身体强健,形销骨立的阳光大男孩。
10、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家级文人学者。

A: ①③②④
B: ④①③②
C: ②④①③
D: ③②④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________,下阕写________,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 2 )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的是崇山峻岭,“长烟落日孤城闭”点明了战争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 “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澄渊博

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读书过陆澄。俭集学士何宪等盛自商略。澄待俭语毕,然后谈所遗漏数百千条,皆俭所未睹,俭乃敬服。俭在尚书省,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澄后来,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条,并夺物将去。

竟陵王子良得古器,小口方腹而底平,可容七八升,以问澄,澄曰:“此名服匿,单于以与苏武。”子良后详视器底,有字仿佛可识,如澄所言。

(节选自《南齐书·卷三十九》)

【注释】①隶事:引用典故。②服匿:盛酒器。

( 1 )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王俭以博闻多识/非亭午夜分
B: 俭敬服/不知有汉
C: 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各数条/兴汉室
D: 如澄所/卿多务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出 巾 箱 几 案 杂 服 饰 令 学 士 隶 事 事 多 者 与 之 人 人 各 得 一 两 物

( 3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陆澄的“渊博”体现在哪里。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小贩

孙犁

①我在农大,没见过大杂院。后来在保定,到一个朋友家里,见到几户人家,同时在院子里生炉子做饭,乱哄哄的,才有了大杂院的印象。

②我现在住的大杂院,有三十几户人家,一百多口人,其大其杂,和没有秩序,是可以想象的。每天还川流不息地有小贩进来,吆喝、转游、窥探。不知别人怎样,我对这些人的印象,是不怎么好的。他们肆无忌惮,声音刺耳,心不在焉,走家串户,登堂入室。买破烂的还好,在院里高声喊叫几声,游行一周,看看没有什么可图,就出去了。卖鸡蛋、大米、香油的,则常常探头探脑地到门口来问。最使人感到不安的,是卖菜刀的。青年人,长头发,短打扮,破书包里装着几把,手里拿着一把,不声不响地走进屋来,把手里的菜刀,向你眼前一亮:

③“大爷来把刀吧!”

④真把人冷不防吓一跳。并且软硬兼施,使孤身的老年人,不知如何应付,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言无二价地买他一把。因为站在面前的,好像不是卖刀的杨志,倒是那个买刀的牛二。

⑤虽然有人在大门上,用大字写上了“严禁小贩入内”。在目前这个情况下,也只能是:有禁不止。

⑥据说,这些小贩,在经济基础上,还有许多区分:有全民的,有集体的,有个体的。总之,不管属于哪一类,我一听到他们的吆喝声,就进户门。我老了,不想买什么,也不想卖什么,需要的是安静和安全。

⑦老年人习惯回忆,我现在常常想起,我幼年时在乡村,或青年时在城市,见到的那些小贩。

⑧我们的村子是个小村,只有一百来户人家。一年之内,春夏秋冬,也总有一些小贩,进村来做买卖。早晨是卖青菜的,卖豆腐的,卖馒头的,晚上是卖擀杂面的,卖牛肉包子的。闲时是打铁的,补锅的,锔碗的,甩绸缎的。年节时是耍猴,唱十不闲、独角戏的。如果打板算卦也可以算在内,还能给村民带来音乐欣赏。我记得有一个胖胖的身穿长袍算卦的瞎子,一进村就把竹杖夹在腋下。吹起引人入胜的笛子来,他自己也处在一种忘我的情态里,即使没有人招揽他做生意,他也心满意足,毫无遗憾,一直吹到街的那头,消失到田野里去。

⑨这些小贩进村来卖针线的,能和妇女打交道,卖玩具的,能和小孩打交道,都是规规矩矩,语言和气,不管生意多少,买卖不成人情在,和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再进村,就成了熟人、朋友。如果有的年轻人调皮,年老的就告诫说,小本买卖,不容易,不要那样。

⑩我在保定上中学时,学校门口附近有一个摊贩。他高个子,黑脸膛,沉静和气,从不大声说话,称呼我们为先生。在马路旁,搭了一间小棚,又用秫秸纸墙隔开,外面卖花生糖果,烧饼猪肉。纸墙上一个小口,卖馄饨。当垆的是他的老婆,年纪不大,长得十分俊俏,从来不说话,也没有一点声响。只是听男人说一声,她就从小窗口,送出一碗馄饨来。我去得多了,和她丈夫很熟,可以赊帐,也只是从小窗口偶尔看见过她的容颜。

⑪学校限制学生吃零食,但他们的生意很好,我上学六年,他们一直在那里。听人说,他们是因为桃色事件,从山东老家逃到这里来的。夜晚,他们就睡在那间小小的棚子里,靠做这个小买卖,维持生活,享受幸福。

⑫小棚子也经受风吹雨打,夜晚,他们做的是什么样的梦,我有时想写一篇小说。又觉得没有意思。写成了,还不是一篇新的文君当垆的故事。

⑬不过,我确是常常想,他们为什么能那样和气生财,那样招人喜爱,那样看重自己的职业,也使得别人看重自己。他们不是本小利薄吗?不是早出晚归吗?劳累一年,才仅仅能养家糊口吗? 

(选自《采蒲台的苇——孙犁散文》)

( 1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现在的小贩”和“回忆中的小贩”有何不同?
( 2 )谈谈文章第⑧⑨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 3 )文章第⑥段的“关”和第⑩段的“开”两个字意味深长,请结合具体语句仔细揣摩。

①总之,不管属于哪一类,我一听到他们的吆喝声,就进户门。

②纸墙上一个小口,卖馄饨。

( 4 )有人评论孙犁晚年的作品“朴实无华,然字里行间却充满着一种不露声色的从容和书卷气。”请结合文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默扶

池塘的荷花开了,分外红艳,但更吸引我的却是那碧绿的荷叶。片片绿叶静静地铺展在池塘里,默默地映衬着盛开的荷花。

在这个盛夏时节,我平静地坐在池塘边,欣赏着眼前的景色。

爸爸妈妈从小就跟我说过,我就是为了照顾哥哥而存在的。

哥哥出生没几个月就被查出了是脑瘫,为了给哥哥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外债。父母好像一夜之间就老了。

迫于生计,也为了以后有人可以照顾哥哥,父母决定再要一个孩子。

因此我出生了,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注定要肩负起照顾哥哥的责任……

时光荏苒,十八年过去了,我俩已经长大成人。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我扶着哥哥上学放学,并照顾哥哥吃饭学习。我也曾在父母面前抱怨过,但却从未在哥哥面前流露过什么。是亲情的力量促使我一次次动容,一次次坚持了下来。

母亲退休后摆了一个早点摊子。父亲每天天还没亮就和母亲一起出摊,白天还要去工地打工,晚上回家还要和母亲一起做早点。每当我要帮忙的时候,他们都不肯,他们总说欠我和哥哥太多,愧对我们。

高考前夕,我来到父母房间打扫卫生,看见垃圾桶里满是带血的纸,我吓坏了。父母回来后我没敢问他们,我知道他们肯定不想让我们知道,如果贸然去问,他们一定会担心。直到父亲实在挺不住,住进了医院,我才知道父亲得了鼻炎癌,已经转移到肺部了……

在父亲的病床前,母亲对我说:“我和你爸决定了,你爸由我来照顾,你的任务就是在你爸住院期间照顾好你哥的一切!”

那段时间我很难过,但我努力让自己镇定。我知道我不能倒下,我如果倒下了,那么这个家也就倒下了。

高考结束了,我达到了重本线,老师说我可以报考南京大学,我很开心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父母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兴,而是急切地问我哥哥的分数。当得知哥哥的分数只够上二本时,母亲叹了口气说:“你不能上重本,只能上二本。”父亲也神色凝重地接着说:“而且你必须和你哥哥报考同一所大学!”

“为什么啊!为什么每次都是哥哥,我也是你们的儿子啊!”我气愤的跑了出去。

我来到了池塘边,呆呆地站在那里,想了好久。“如果我不读二本,哥哥就没人照顾,读不了书怎么办?再说我去二本还可以拿奖学金,能够减轻父母的负担。更何况,父亲还生着病,我怎么好意思发脾气呢,真是不孝!”

我又匆匆的跑了回去,说:“爸,妈,我听从你们的决定,去上二本,不过爸爸你也要答应我好好治疗!”之后,我又特意去嘱托知情的老师和同学,请他们不要把我的分数告诉哥哥。

填报志愿前,我拿着一本“志愿填报指南”,在南京大学那一页看了好久,也幻想了好久,不舍得翻过

“小杰,你想啥呢?”哥哥扶着门走了过来。

“哥,你先别动,我来扶你,不然摔倒了又该受伤了。”我匆匆翻过了南京大学那一页。

“哥,我发现这几所学校咱俩可以报考,咱们来研究研究吧。”

填报志愿那天,我一个人来到了学校,在我和哥哥的志愿表上填报了同一所离家较近的二本学校。

日出日落,在大学校园里,我每天都扶着哥哥上学放学。我们每天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一起回宿舍,一起欢笑。每到周末放假我都会出去找兼职:推销,家教,服务员……我都做过。我知道这个家需要我的支撑。

又是一年盛夏光景,我们一家人在荷塘边聊着家常,看着那一朵朵粉红的荷花,我开心的笑了。

(选文有改动)

( 1 )选文第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写不仅暗示了当时的季节是________,还烘托了我当时________的心情,并且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 2 )面对“志愿填报指南”中南京大学那一页,我先前“不得舍翻过”的原因是什么?我后来“匆匆翻过”的原因又是什么?
( 3 )父母的哪些决定能够证明“我就是为了照顾哥哥而存在的”?
( 4 )父母总觉得欠我哥哥太多,愧对我们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请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推断,答出合理的三点即可)
( 5 )本文着力表现的是“默默扶持”,还是有人提倡“悄悄提醒”?你认为这种付出爱而不愿让受助者觉察到的方式可贵在哪里?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学们,面对未来的日子,你给过自己一个约定了吗?为了这个约定,你曾经挥洒过汗水吗?是啊,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时地提醒自己: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约定,让人生不再郁闷;给自己一个沉静的约定,让我们不再浮躁;给自己一个充实的约定,让生活不再无聊;给自己一个谨慎的约定,让我们不再得意忘形……不要为了安慰别人、取悦别人,便随意地贩卖约定;而要回到原点,忠于内心,告诉自己:有此约定,往事可鉴,前路可瞻。给自己一个约定,就是给自己一片照亮前路的明媚阳光。
请以“给自己一个约定”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