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上海市惠民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尽管它的飞行速度目前还很慢,但是经过设计改进,有望将飞行速度提高到每秒1米。

②或许在未来的几年内,哈利•波特的飞毯将成为人类未来的飞行工具。

③现在科学家正在进行深入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毯子飞机”就会走进我们的生活。

④不久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科研人员发明出一种“智能塑料”,只有10厘米×4厘米,通过加载波动电流,实现毯子飞行。

⑤这项研究成果在美国《应用物理通讯》半月刊上一经刊出,引起轰动。

A: ⑤③②①④
B: ②①⑤③④
C: ②④①⑤③
D: ①④②⑧⑤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B: 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我们年轻人要有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勇往直前。
C: 洋湖湿地公园景色宜人,周围高楼鳞次栉比 , 你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D: 诵读经典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B: 《核舟记》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贺敬之和丁毅共同执笔,集体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4、

选出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势如破竹 , 解放军乘胜追击,最终解放海南岛的故事。
B: 我们走到红军当年干革命的前线阵地、抗日报国的指挥前沿,身临其境地感受了那些革命志士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如何奋不顾身抛头颅洒热血的。
C: 妈妈想起临别时安安呕心沥血的哭喊,凄惨的哀求:“妈妈——安安也要——进城去——买书——
D: 良妃娘娘刚走进辛者库,众奴便向良妃娘娘请安.良妃娘娘对众奴说:“都起来吧,不要因为本宫的到来而打扰了你们的天伦之乐。”
5、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两(jiá) 然(hè) 红(yān) 情(zì)
B: 嚅(niè) 聚(zǎn) (mì)食 待(nuè)
C: 确(záo) 枸(qǐ) 茫(miǎo) 蝉(duì)
D: 色(tuì) 透(tī) 选(línɡ) 风(mǐ)
6、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柳叶儿》一文,写“我”吃柳叶儿吃得“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这 一方面表现出“我”对柳叶儿有特殊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年生活的艰辛。
B: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是一篇寓言。《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撰。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优美的回忆性散文,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童年时乐园的怀念之情和对封建教育及老师的不满。
D: 《巍巍中山陵》抓住中山陵“巍巍”的特点来选取材料,以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有重点地加以说明,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7、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和一致拥护。
B: 对日本右翼势力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言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C: 今年,重重雾霾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饱受其害的人们终于认识到环境保护。
D: 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信心不足,二是方法不当。
8、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 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 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 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删去“和事故隐患都”)
B: 听到几位华人拾贝者在英国遇难的消息,我的心情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删去“久久”或“长时间”)
C: 一些跟风炒房者的财产受到重大损失,这说明这些投资者的投资观念和理财水平有待提高。(将“投资观念和理财水平有待提高”改为“投资观念需要改变,理财水平有待提高”)
D: 既然你能够仔细地读完这本书,那么,你一生将受益无穷。(将“既然”改为“只有”)
10、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明月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B: 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
C: 他的摇篮映照着盛世王朝的余辉,他的灵柩投射出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D: 阅读文学作品,切不可断章取意,否则可能会闹出笑话。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日五首(其一)

[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注】①万丝:指密蒙的雨丝。葬光:雨后初晴的阳光。参差:指层叠的瓦片。②春泪:指雨珠。

( 1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2 )描摹传神是这首诗的特点。请从最后两句诗中找出一个用得妙的字作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邪?”范笑而受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范宣:晋朝人。 ②韩豫章:指豫章太守韩伯。 ③裈(kūn):裤子

(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宣洁廉约________

绢百匹________

( 2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伯后来和范宣同时乘车,靠近车中和范宣扯了二丈绢。
B: 韩伯后来和范宣同时乘车,靠近车中扯了二丈绢给范宣。
C: 后来韩伯和范宣同乘一辆车,就和范宣在车中扯了二丈绢。
D: 后来韩伯和范宣同乘一辆车,就在车中扯了二丈绢给范宣。
( 3 )范宣“误伤指,大啼”的原因是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

( 4 )从上文看,范宣这个人物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青春是一捧漫天飞扬的花,明而忧伤;青春是一抹横天际的虹,绚烂而辉煌;
A 。青春幸福,因为它有前途,只要心中有朝气,何愁秋来惹人思 踏足青春之河,我举手向苍穷,并非一定要摘到晨星,而是需要这个蓬勃向上的 永不屈服的姿势!

( 1 )请给加点字注音。
( ) 横( )

( 2 )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 )改为( )

( 3 )请按顺序在两处 内填上正确的标点。

( 4 )请在 A 处填上适当的仿写句,要求与前文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甲)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乙)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住,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

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节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

( 1 )甲文是雨果笔下的圆明园,可谓富丽堂皇,作者为什么将它写得这样美?
( 2 )甲文乙文感情基调、语言风格有何不同?
( 3 )“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 4 )乙文多有对残存事物的描写,从主旨角度理解这样写的寓意。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请以“让 走进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勇敢、感恩、快乐、良好的习惯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 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④书写工整规范。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