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苏州市昆山市亭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裹”、“莉”、“煌”按造字结构分别是内声外形、上形下声、左形右声。
B: “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这句话中的“慵懒”是贬义词。
C: “胆怯”、“害怕”、“怯懦”是一组近义词,都有胆小、心里发慌的意思。
D: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索,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2、下面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 孙悟空——大闹天宫
B: 诸葛亮——三顾茅庐
C: 武 松——井阳冈打虎 D刘姥姥——进大观园
3、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小明打电话找你出去玩,你回答他:


A: “聚会就是找死,访友就是害人,你就是故意想害死我吧?”
B: “防疫期间你务必待在家,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C: “特殊时期不宜出门,待春来疫散,我们再一起去看花海吧!”
D: “今天到处乱跑,明年坟头长草,我们还是老实居家隔离吧!”
4、下面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A: 求(kěn) 冽(lǐn) 捐(mò) 船(bù) 首(qǐ)
B: 徘(huí) 角(líng) 直(gěn) 羁(pàn) 取(dì)
C: 热(chéng) 妒(jí) 诈(é) 饪(pēng) 让(chán)
D: 忿恨(fèn) 果(pǔ) 坎(kē) 狭(yì) 教(huì)
5、

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蚀 旁骛 按部就班 一视同仁
B: 寒暄 家境 眼花瞭乱 拖泥带水
C: 妖娆 决择 妇孺皆知 不言而喻
D: 喉咙 愧怍 甘拜下风 一泻千里
6、

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以江东二乔的命运影射国事,借古讽今,可见诗人构思之奇特
B: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视觉上给人以齐整之美,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
C: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彻),影布石上”明写鱼,暗写水。整句无一“水”字,但澄澈的潭水如在眼前,是典型的对比手法
D: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概括,宛如中国山水画,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7、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妄自菲薄 ,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 注意成语的实际意义,切忌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
D: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8、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感(kǎi) 铁(qiāo) 叱风云(chà) 目结舌(chēn)
B: 息(pǐng) 首(qǐ) 鳞次比(zhì) 相形见(chù)
C: 荣(yīng) 慰(jiè) 然而止(jiá) 丢三四(là)
D: 痛(zhì) 黄(yùn) 吹毛求(cī) 而不舍(qì)
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家要注意规范用药,尤其是这些抗生素的用量,必须请教医生,切忌不要自行使用。(“切忌”改为“切记”)
B: 艺人们过去常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青睞,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 着人间的温暖。(“温暖”改为“温情”)
C: 2018年顺德美食节将于上个月7日在大良德胜广场圆满结東,为游客奉上了一场欢乐盛宴。(删去“将”)
D: 2018年10月,华为公司推出的最新款手机初步定价大约1万元左右。(删去“大约”或“左右”)
10、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灿若群星的世界优秀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鹤立鸡群 , 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B: 这些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 古今中外的智者先贤,以高山仰止的深邃思维和广阔视野,抚慰着我们躁动的心灵。
D: 冰雪初融,江河日下 , 涓涓细流润泽万物,春天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1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自选一角度,做一赏析。
( 2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亭林手不释书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注释】①顾亭林: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顾炎武。②区域:地理环境。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

①手不书________ ②呼老兵道边酒垆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 3 )文中写亭林先生“手不释书”,文中“________”这一句也表现了这一特点。(用原文语句回答)
( 4 )本文表现了顾亭林________的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四)北斗导航系统

①GPS已经很好用了.中国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北斗导航呢?因为GPS不属于中国。我们日常使用的GPS导航所用的卫星信号。主要来自于美国空军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投入建设的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它一直占领着全球定位的民用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受惠于GPS定位系统,但同样也能够一直感受到这套系统的潜在风险。如果战争中GPS服务遭到了人为的暂停或干扰,那么依赖于GPS的所有武器装备都将无法使用,后采不堪设想。

②你可能会问北斗稳吗?相当稳。现在天上正飞着几十颗卫星,你能在全球任何地点任何时刻收到6颗以上的北斗卫星,而在我们生活的亚太地区最少能够搜到12颗北斗卫星。在吸取了GPS,伽利略和俄罗斯的格纳斯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北斗的设计之初就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思路,三种轨道,三种频段,保证了信号质量和抗干扰能力,让北斗更加先进,定位也更精准,现在北斗是又稳又准又好用。

③在四川广汉搭裁北斗终端的无人驾驶插秧机在水田里面自动转换插秧,它能够自动规划最优的路线自动完成插秩作业。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以前1个人7天才能完成的插秩劳作。在甘肃的田间安装了北斗终端的农机,用于马铃薯和玉米的播种工作,在北斗信号的加持下,农机作业的误差可以控制在1~2厘米:效率捉高了20%一25%。北斗正在疯狂输出市场价值,随着“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推进卫星导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到了2284亿元,有力支撑了行业总体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④北斗还能干什么?北斗的另外一大特色就在于它的短报文系统,它能用于军事也能教人性命。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灾区曾与外界失去一切联系,正是北斗定位系统在救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短报文系统架起了抗震放灾指挥部与灾区一钱指挥机构的沟通桥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北斗系统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北斗卫星导航的无人机可以根据需求快速精准投送应急物资。在湖北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植保无人机,被广泛的用于区域内的消毒防疫,一架无人机单次喷洒面积可以达到5000平方米.并能覆盖防疫车无法抵达的死角。

⑤在目前整个卫星定住市场上,虽然GPS仍是主流,但是北斗具备非常强的竞争优势。北斗的产品已经输出到了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北丰高精度及北斗辅助快速定位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5亿。中国的北斗,正在成为全球的北斗。

( 1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以第③段为例,简要分析。

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回答小题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它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近几年,人们还培育出一些藻类新品种,这些藻类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不断翻番。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够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很多国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近海资源纷争不断。但是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我们说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选文有改动)

( 1 )第②段中许多人发出的警告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警告?

( 2 )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3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 4 )鉴于近海开发出现的问题:人类在未来对远洋和深海进行开发时应防止哪些不良行为和结果的出现?(答出三点即可)

四、写作(分值:60分)
夏日傍晚,沉寂多时的蛙声突然在你耳边响起;售书现场,敬仰已久的作家终于在你面前出现;语文课堂,默默无闻的你因一次精彩的展示而获得掌声;潜心沉思,绞尽脑汁的你因一个偶然的契机而豁然开朗……那一刻,相信你的心会像小鸟一样跳跃不止。这些景、人、事给我们快乐,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以“我心雀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2)不得抄袭和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