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蔚县西合营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丽达勤奋、刻苦、不怕困难,照顾身体状况不断恶化的保尔,帮助其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同时也在保尔的帮助下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B: 鲁迅作品中常用对比手法,如《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人”的对比,刻画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中对隐鼠的爱和对猫的憎恨形成鲜明对比。
C: 《水浒传》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即便是反面人物也是如此,如高俅蔡京、西门庆,作者虽然只做了几笔简单的勾勒,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孙悟空具有敢于斗争、藐视权威的叛逆精神。在龙宫,他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在冥府,他使十殿阎王躬身作揖;在天宫,他把玉皇大帝吓得惊惶失措。
2、

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
②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
③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就会知道,它的意思并不限于
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义
④正常的状况,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
⑤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了解它是欣赏诗歌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

A: ④①②③⑤
B: ②①④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④②①⑤③
3、

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①读书的兴趣,可能产生畸形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另一方面知识则很( )。

②而唐人街却又在美国社会的边缘,双层( )之下,“中国城”岂不正像一部电影?

③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女( )承担( )失去劳动能力父母的责任。

A: 蒙昧 隔阂 须要 抚养
B: 愚昧 隔膜 需要 扶养
C: 蒙昧 隔膜 须要 扶养
D: 愚昧 隔阂 需要 抚养
4、

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A: 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5、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
B: 重庆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 , 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C: 我们的道德良心告诉自己不要倾心于权力、虚荣,因此,潜在的欲望深深地蛰伏于内心深处。
D: 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遗(shǔ) 息(bǐng) 坦荡如砥 眼花瞭乱
B: 丰(yú) 延(wàn) 重峦叠障 惟妙惟肖
C: 急(tuān) 然(qiāo) 为富不仁 粗制烂造
D: 慰(jiè) 蒙(mèi) 接踵而至 诚惶诚恐
7、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晨(xī) 游(sù) 口(shù) 落(zhuó)
B: 琐(xiāo) 零(diāo) 献(gòng) 护(kàn)
C: 摇(yè) 静(mì) 轮(kuò) 寂(liáo)
D: 黄(yùn) 酝(niàng) 伞(chēng) 卖(nòng)
8、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和尚鲁智深性情暴躁,遇到不平之事,不由分说 , 举拳便打。
B: 这道数学题非常简单,一看到题目我便茅塞顿开 , 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完了。
C: 《范进中举》一文通过对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后态度变化的对比,揭露了人们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心态。
D: 历史上那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背后都有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9、

下列句子中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讪(shàn)笑 挑衅(xìn) 黄晕(yùn) 吹毛求疵(cī)
B: 菜畦(qí) 炽(zhì)热 哺(fǔ)育 锲(qiè)而不舍
C: 冗 (yōng) 杂 吞噬(shì) 污秽(suì) 苦心孤诣(yì)
D: 斑斓(1án) 惩 (chén) 罚 蓦(mò)然 相形见绌(chù)
10、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名新锐导演,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创造了票房纪录。(将“创造”改为“创新”)
B: 数学老师运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增强了安全意识,还学会了计算方法。(将“增强了安全意识”与“学会了计算方法”互换位置)
C: 用手机微信付款的方式,普遍得到了广大年轻消费者的欢迎。(把“普遍”调到“欢迎”前)
D: 针对当前学术界急功近利甚至违背科学道德、弄虚作假事件屡有发生,国家应设立专门的独立机构负责调查处理。(在“发生”后面加上“的现状”)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寒 食①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节令,清明前一天。太原、上党、西河、雁门等地为纪念介子推,每年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俗称寒食节。

( 1 )首句中的“满”字写出了二月江南怎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项脊轩志(节选)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
②斯是陋室,惟吾德
③顾视无可
④小鸟来啄食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 3 )刘禹锡认为判断“陋”与“不陋”的标准是什么?按照刘禹锡的标准,归有光笔下的项脊轩是不是陋室呢?为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题目。
一把小刀的教益
①那位老师叫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是年逾花甲的他总有着和蔼的、极具亲和力的笑容,发根处时常残留着染发剂褪色后留下的红黄相间的颜色。
②他以前是教物理的,在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他教了我们一学期的手工课。手工课不是主课,每周只有一节,所以班里很多同学并不重视。难得的是,他上课却很认真,(甲)经常鼓励我们发挥想像力搞一些小发明,或布置一些手工作业要我们完成。而在每堂课上,他都会对这些“小作品”进行点评和打分。
③ 记得有一次,他要求我们“变废为宝”自制一把小刀,其实就是利用废弃的锯条,将一端磨出锋利的刃,另一端包上胶布以防扎手。他说每个人都必须完成,因为得分会记入期末的总评成绩。
④ 那时我特别希望自己的手工作品能够得90分以上,因为每次上课,他都会把得90分以上的作品收集起来,放在讲台上的一个“专区”里,让大家排着队上去参观。这是一种巨大的荣誉!但是,要得90分何尝容易,除非作品特别精致或者非常有创意,否则别想得到这个荣誉。
⑤为了这个梦寐以求的90分,我一回家就四处找材料,从我家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找到一根光亮干净没有锈痕的废锯条。但是接下来的工作可让我犯了难:我家没有磨刀石,这可怎么办?突然,我的脑海里灵光一闪——我家门口的楼梯不太光滑,表面上布满芝麻大小的凹坑,在上面磨锯条一定行!
⑥于是,那几天一放学,我就端一碗水坐在楼梯口,把地和锯条都洒湿,然后就撅着屁股呼哧呼哧地磨起来,一直磨到母亲叫我吃饭时,才收工回去。下班的叔叔阿姨个个奇怪地盯着我,闹不懂这个小妮子满头大汗的在搞什么名堂。就这样卖力地干了两天,我的小刀终于“完工”了!我把它捧在手里,找来一块布包好,小心地搁置起来。
⑦上手工课那天,一看到别人做好的小刀,我心里立刻凉了半截。别人的刀刃磨得又光又亮,刀锋也长;而我的刀刃在楼梯上磨得黑不溜秋的,刀锋也是短短的,只能算是“小匕首”。无奈,我只好硬着头皮把“作业”交到讲台上。
⑧老师开始一件件地“鉴赏”我们的作品了,他很认真地给每一把小刀打分,每逢有做得精致的,他都要夸奖几句,并把这件作品放到讲桌最前面的“精品区”里。突然,周围一阵大笑,只见他从一堆精致的小刀里抽出我的“小匕首”,脸上一副诧异的神情。“这是哪位同学做的?”┅┅(乙)他微笑着轻轻地把我的小刀放到“精品区”里,和那些制作精致的小刀搁在一起。
⑨其实,手工课只是中学里无关紧要的一门课,他也只是我中学时代里众多老师中的一位,但我记住了他,记住了那把小刀,更记住了在那堂课上,记住了当他将我那丑陋的作品轻轻放进“精品区”时,脸上挂着的微笑。
⑩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尽了最大的努力,别人就不会轻视我!直到现在,但凡我做一件事情,纵然身边高手如云,我也绝对不会为自己的弱势而自卑。因为我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了,就对得起天地良心。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中心事件。

( 2 )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原句:上手工课那天,一看到别人做好的小刀,我心里立刻凉了半截。
分析:“凉了半截”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别人做的又光又亮的小,我感到惭愧、沮丧。
原句:我把它捧在手里,找来一块布包好,小心地搁置起来
分析:                         

( 3 )甲、乙两处划线描写刻画了老师什么特点?分别做具体分析。

( 4 )选文第⑧自然段省略号处写老师脸上一副诧异的神情,问是谁的作品。请根据上下文,发挥你的想像,以第一人称简要描述我那时紧张尴尬的情景。

( 5 )题目是“一把小刀的教益”,读完全文,请说一说文中的“我”从中得到什么样的教益?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对你有什么影响。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狼藉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②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就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 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⑦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 1 )段①中“盯”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 2 )文中刻画母亲的形象,段①主要使用 描写和 描写。段⑦主要使用 描写和 描写。

( 3 )母亲在烈日下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只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这说明了什么?

( 4 )你怎样理解第③段那一句话?

( 5 )当母亲昏迷不醒的时候,医生为什么还在“微笑”呢?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新春佳节,全国人民本可以走亲访友,游览名胜,共话亲情,畅叙友情,欣赏美景,我们本可放飞自我,但是今年疫情当前,为了我的国,我们不串门宅家里,戴口罩常洗手。网上流行“终于到了呆在家里也是为国作贡献的时候”,初三的我们中考当前,正可静心复习。在重大疫情面前每个人都要遵守最底线的规则,放飞自我的前提是无害于他人有益于自己和社会。请以“放飞自我与遵守规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600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