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丽达勤奋、刻苦、不怕困难,照顾身体状况不断恶化的保尔,帮助其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同时也在保尔的帮助下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B: 鲁迅作品中常用对比手法,如《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人”的对比,刻画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中对隐鼠的爱和对猫的憎恨形成鲜明对比。 C: 《水浒传》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即便是反面人物也是如此,如高俅、蔡京、西门庆,作者虽然只做了几笔简单的勾勒,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孙悟空具有敢于斗争、藐视权威的叛逆精神。在龙宫,他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在冥府,他使十殿阎王躬身作揖;在天宫,他把玉皇大帝吓得惊惶失措。 |
2、 | 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B: ②①④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④②①⑤③ |
3、 | 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①读书的兴趣,可能产生畸形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另一方面知识则很( )。 ②而唐人街却又在美国社会的边缘,双层( )之下,“中国城”岂不正像一部电影? ③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女( )承担( )失去劳动能力父母的责任。 A: 蒙昧 隔阂 须要 抚养B: 愚昧 隔膜 需要 扶养 C: 蒙昧 隔膜 须要 扶养 D: 愚昧 隔阂 需要 抚养 |
4、 | 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A: 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B: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B: 重庆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 , 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C: 我们的道德良心告诉自己不要倾心于权力、虚荣,因此,潜在的欲望深深地蛰伏于内心深处。 D: 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遗嘱(shǔ) 屏息(bǐng) 坦荡如砥 眼花瞭乱 B: 丰腴(yú) 蔓延(wàn) 重峦叠障 惟妙惟肖 C: 湍急(tuān) 悄然(qiāo) 为富不仁 粗制烂造 D: 慰藉(jiè) 蒙昧(mèi) 接踵而至 诚惶诚恐 |
7、 |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晨曦(xī) 溯游(sù) 漱口(shù) 着落(zhuó)B: 琐屑(xiāo) 凋零(diāo) 贡献(gòng) 看护(kàn) C: 摇曳(yè) 静谧(mì) 轮廓(kuò) 寂寥(liáo) D: 黄晕(yùn) 酝酿(niàng) 撑伞(chēng) 卖弄(nòng) |
8、 |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和尚鲁智深性情暴躁,遇到不平之事,不由分说 , 举拳便打。 B: 这道数学题非常简单,一看到题目我便茅塞顿开 , 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完了。 C: 《范进中举》一文通过对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后态度变化的对比,揭露了人们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心态。 D: 历史上那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背后都有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
9、 | 下列句子中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讪(shàn)笑 挑衅(xìn) 黄晕(yùn) 吹毛求疵(cī)B: 菜畦(qí) 炽(zhì)热 哺(fǔ)育 锲(qiè)而不舍 C: 冗 (yōng) 杂 吞噬(shì) 污秽(suì) 苦心孤诣(yì) D: 斑斓(1án) 惩 (chén) 罚 蓦(mò)然 相形见绌(chù) |
10、 |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名新锐导演,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创造了票房纪录。(将“创造”改为“创新”) B: 数学老师运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增强了安全意识,还学会了计算方法。(将“增强了安全意识”与“学会了计算方法”互换位置) C: 用手机微信付款的方式,普遍得到了广大年轻消费者的欢迎。(把“普遍”调到“欢迎”前) D: 针对当前学术界急功近利甚至违背科学道德、弄虚作假事件屡有发生,国家应设立专门的独立机构负责调查处理。(在“发生”后面加上“的现状”) |
寒 食① 孟云卿 |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③顾视无可置者 ④小鸟时来啄食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3 )刘禹锡认为判断“陋”与“不陋”的标准是什么?按照刘禹锡的标准,归有光笔下的项脊轩是不是陋室呢?为什么? |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题目。
一把小刀的教益
①那位老师叫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是年逾花甲的他总有着和蔼的、极具亲和力的笑容,发根处时常残留着染发剂褪色后留下的红黄相间的颜色。
②他以前是教物理的,在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他教了我们一学期的手工课。手工课不是主课,每周只有一节,所以班里很多同学并不重视。难得的是,他上课却很认真,(甲)经常鼓励我们发挥想像力搞一些小发明,或布置一些手工作业要我们完成。而在每堂课上,他都会对这些“小作品”进行点评和打分。
③ 记得有一次,他要求我们“变废为宝”自制一把小刀,其实就是利用废弃的锯条,将一端磨出锋利的刃,另一端包上胶布以防扎手。他说每个人都必须完成,因为得分会记入期末的总评成绩。
④ 那时我特别希望自己的手工作品能够得90分以上,因为每次上课,他都会把得90分以上的作品收集起来,放在讲台上的一个“专区”里,让大家排着队上去参观。这是一种巨大的荣誉!但是,要得90分何尝容易,除非作品特别精致或者非常有创意,否则别想得到这个荣誉。
⑤为了这个梦寐以求的90分,我一回家就四处找材料,从我家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找到一根光亮干净没有锈痕的废锯条。但是接下来的工作可让我犯了难:我家没有磨刀石,这可怎么办?突然,我的脑海里灵光一闪——我家门口的楼梯不太光滑,表面上布满芝麻大小的凹坑,在上面磨锯条一定行!
⑥于是,那几天一放学,我就端一碗水坐在楼梯口,把地和锯条都洒湿,然后就撅着屁股呼哧呼哧地磨起来,一直磨到母亲叫我吃饭时,才收工回去。下班的叔叔阿姨个个奇怪地盯着我,闹不懂这个小妮子满头大汗的在搞什么名堂。就这样卖力地干了两天,我的小刀终于“完工”了!我把它捧在手里,找来一块布包好,小心地搁置起来。
⑦上手工课那天,一看到别人做好的小刀,我心里立刻凉了半截。别人的刀刃磨得又光又亮,刀锋也长;而我的刀刃在楼梯上磨得黑不溜秋的,刀锋也是短短的,只能算是“小匕首”。无奈,我只好硬着头皮把“作业”交到讲台上。
⑧老师开始一件件地“鉴赏”我们的作品了,他很认真地给每一把小刀打分,每逢有做得精致的,他都要夸奖几句,并把这件作品放到讲桌最前面的“精品区”里。突然,周围一阵大笑,只见他从一堆精致的小刀里抽出我的“小匕首”,脸上一副诧异的神情。“这是哪位同学做的?”┅┅(乙)他微笑着轻轻地把我的小刀放到“精品区”里,和那些制作精致的小刀搁在一起。
⑨其实,手工课只是中学里无关紧要的一门课,他也只是我中学时代里众多老师中的一位,但我记住了他,记住了那把小刀,更记住了在那堂课上,记住了当他将我那丑陋的作品轻轻放进“精品区”时,脸上挂着的微笑。
⑩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尽了最大的努力,别人就不会轻视我!直到现在,但凡我做一件事情,纵然身边高手如云,我也绝对不会为自己的弱势而自卑。因为我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了,就对得起天地良心。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狼藉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②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就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 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⑦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新春佳节,全国人民本可以走亲访友,游览名胜,共话亲情,畅叙友情,欣赏美景,我们本可放飞自我,但是今年疫情当前,为了我的国,我们不串门宅家里,戴口罩常洗手。网上流行“终于到了呆在家里也是为国作贡献的时候”,初三的我们中考当前,正可静心复习。在重大疫情面前每个人都要遵守最底线的规则,放飞自我的前提是无害于他人有益于自己和社会。请以“放飞自我与遵守规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