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聘 秩序 鞠躬尽瘁 锋芒必露 B: 哺育 暄闹 浩浩荡荡 微不足道 C: 高粱 埋葬 至死不懈 沥尽心血 D: 粗拙 取缔 不以为然 大廷广众 |
2、 |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激动 随时 娇傲 光明正大 B: 诬蔑 牺牲 政协 和爱可亲 C: 黎明 疯狂 遭受 桃色事件 D: 热烈 消息 舆论 挑拔离间 |
3、 | 下面作家作品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及本学期所学的《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B: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以小说及传记文学而著称于世。 C: 《再塑生命》一课出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若给我三天光明》,而《喂——出来》则出自日本著名科幻作家星新一之手。 D: 《马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作者都属于同一个朝代。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了从意大利归国的700余件文物,前来观展的人络绎不绝。 B: 在课本剧比赛中,一位小演员的表演自然大方、哗众取宠 , 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C: 俯瞰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半环形的外形如一柄温润的如意舒展于之间。 D: 凡人善举就在身边,这些“小人物”身上蕴含的人性力量是每个人都可以汲取的。 |
5、 |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悔恨(huǐ) 确凿(zháo) 鉴赏(jiàn) 人声鼎沸(fèi) B: 徘徊(huaí) 搓捻(cuō) 祷告(dǎo) 人迹罕至(hǎn) C: 啄食(zhuó) 絮叨(xù) 憔悴(cuì) 咄咄逼人(duó) D: 绽开(zhàn) 倜傥(tì) 和蔼(ǎi) 小心翼翼(yì) |
6、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筵席(yán) 逞能(chéng) 报帖(tiě) 面面相觑(qù) B: 沔水(miǎn) 星宿(xiù) 朴刀(pū) 喏喏连声(nuó) C: 愧郝(nán) 豢养(huàn) 甲胄(zhóu) 箪食壶浆(dūn) D: 嗔怒(chēn) 缜密(zhěn) 泥淖(nào) 腐草为萤(fǔ)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B: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C: 食用一包油炸方便面所摄入的油量高达30克左右,这已是每人每天摄入油量的上限。 D: 为应对南海地区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3艘海洋执法船在黄岩岛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
8、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B: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广泛引起全社会关注。(把“广泛”移到“全社会”后面) C: 经过北京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北京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把“有了”改成“得到了”) D: 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完美,即使不凭借空气,也无法飞上蓝天。(把“即使”改成“如果”) |
9、 | 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嘶哑sī 契机qì 发酵xiào 场圃pǔ B: 隘口ài 恐吓hè 脚踝huái 蹲踞jū C: 拯救chěng 阴晦huì 嗤笑chī 寒噤jìn D: 参与yù 胯下kuà 气氛fēn 覆盖fù |
10、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灾后重建 ,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B: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 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D: 重视课内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1 )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交代了时间,写出湖水的浩瀚,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阔大。 B: 颈联以“欲济无舟楫”表明自己想出来做事,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之情。 C: 尾联化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翻出新意,实属难得。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得到张九龄引荐,而语言运用却十分委婉、含蓄。 ( 2 )这首诗的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有仙则名 ②谈笑有鸿儒 ③无丝竹之乱耳 ④无案牍这劳形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3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 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苗青)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亲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含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也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的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扣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
(选自《中学生文摘》)
揪心的校园暴力
(新闻事件)
20天内,云南昭通市镇雄县3所中学的3名学生先后在暴力冲突中身亡。
昭通本地多名知情人向澎湃新闻反映,11月12日晚,镇雄县某中学高中男生徐明(化名)被群殴致死。11月24日,镇雄县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目前嫌疑人已被抓获。25日,镇雄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确认学生死亡,嫌疑人身份同为学生,19岁,事发后已被抓获。
(网上声音)
疏影:可能是玩太多暴力游戏跟电视,对死亡和别人的痛苦都可以漠视。
inner_peace:18岁都已经成年了还在街头打架,真以为这个社会就是古惑仔说的那样?害人害己,等着吃牢饭吧。
BlackEyes:最讨厌校园暴力了。自以为这是青春、义气啥的,其实就是一群法盲,等真的发生什么就要和他们说再见了。
Hester: 应严惩校园暴力,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部长观点)
“我们要通过修法、释法,让恶意造成重大伤害的欺凌者,受到纪律、法规、法律的惩治。”3月10日下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
袁贵仁说,安全是一件头等要紧的大事,安全没有,教育无从谈起,成长成才也无从谈起。学生的安全问题,有些来自于校外,也有一些来自于校内。校园欺凌主要是同学之间蓄意、恶意地形成的一些欺凌事件。无论是来自于外部的,还是内部的,都应当坚决防范、坚决制止。教育部门要联合司法部门,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尽最大努力使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
(调查统计)
来自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研究:在发生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中,14岁至16岁年龄段所占比重逐年提升,至2013年已突破50%,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
最高检公诉部门的相关调研表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现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文化程度较低、外来未成年人所占比重较高、所犯罪名比较集中、犯罪手段呈成人化暴力化倾向、共同犯罪居多等六大特点。
(代表关注)
①“校园暴力已经严重到了一定地步,必须认真研究处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刘晓翠接受采访时说。刘晓翠对校园暴力现象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她告诉记者,“法律应当保护遵纪守法的好孩子,对那些施暴者也要有相应的制裁,有必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对少年施暴者进行刑法惩处。”
②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会委员涂文涛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他告诉记者,现在各种影视网络媒体传播的内容,夹杂了大量的暴力打斗,社会舆论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太大;各种媒体对家庭暴力、街头巷尾斗殴事件毫无顾忌地传播,这对学生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事后惩治,起到的是威慑作用。我不主张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不要动辄就动用刑法,它对人是一辈子的影响,还是应以教育帮助为主。”
( 1 )对于校园暴力,人们“揪心”哪些问题?请根据“新闻事件”“网上声音”和“调查统计”作简要归纳。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一)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朗读者》首期的主题词是遇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见都是一种缘分,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遇见,珍惜生命中遇见的一切。
青春的你,在成长的路上一定遇见许许多多可爱的人或动人的事,并留下了难以忘却的感动。请以“从遇见你的那天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二)请阅读下面的材料,自己确定一个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