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附和(hè) 愚蠢(chǔn) 忙碌(lù) 陛(bì)下 B: 圈(quān)定 滑稽(jī) 爵(jué)士 花纹(wén) C: 骇(hài)人 御聘(pìn) 妥(tuǒ)当 呈(chéng)报 D: 华(huá)盖 狡猾(huá) 更(gēng)衣 称(chèng)职 |
2、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 B: “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C: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D: 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看到人们在说着作风,好像把作风搞好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不二法门。B: 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C: 乌拉圭姑娘不顾刺骨的寒冷跳进西湖,救上落水者,整个杭城都在传诵她英勇救人的事迹 D: 陶渊明主张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义。 |
4、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顷刻(qīnɡ) 栈桥(zhàn) 觅食(mì) 狂忘自大(wànɡ) B: 秘决.(jué) 捷.报(jié) 悄.然(qiāo) 人情世.故(shì) C: 清晰.(xī) 综.迹(zōnɡ) 赃.物(zānɡ) 绰.绰有余(chāo) D: 帷幕(wéi) 颁发(bān) 闲暇(xiá) 以身作则(zé) |
5、 | 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 B: ④②③① C: ③②④① D: ①④③② |
6、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作品,文中的“我”觉得社戏并不好看,但平桥村那些热情好客、善良质朴的小伙伴着实令人难忘,此文选自《朝花夕拾》。 B: 《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的作者均是英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 C: 《小石潭记》的作者刘禹锡在被贬永州时曾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他和柳宗元被后世之人合称为“刘柳”。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民歌。 |
7、 | 下列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是( ) A: 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不应该无精打采 , 应该振作起来勇敢面对困难。B: 看了这场表演,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C: 中考现阶段复习更应劳逸结合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D: 在王平同学作文因用词不当丢丑以后,我决心吃一堑,长一智 , 下苦功夫遣词造句,一定不要犯他那样的错。 |
8、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明节,我们要在祭拜先人的同时,记住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B: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 “一带一路”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它的宏伟规划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 D: 夜幕下的姜堰人民公园,流光溢彩,风景如画,游人接踵摩肩。 |
9、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亲友相见的无奈。 B: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亲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 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
10、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人问,微笑到底价值多少?这个我无法回答。但当你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无论_______的还是重大的,平淡无奇的还是_________的,_____都能面带着微笑,你____会体会到,它不仅会带给你也会带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以无尽的价值。 A: 繁琐 惊心动魄 因为 所以B: 琐碎 津津有味 如果 就 C: 繁琐 津津有味 因为 所以 D: 琐碎 惊心动魄 如果 就 |
阅读下面李白的两首诗,完成小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作于天宝三年(744)李白离开长安时。作于安史之乱前天宝十二年(753年)。 ( 1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的这首《行路难•其一》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绪。 B: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直抒郁结,显示出诗人忧愤之烈、心绪之乱,感情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 C: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李白设想自己摆脱苦闷的途径,恣意潇洒,带有一定的消极避世意味。 D: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给人的感觉是愁苦满溢、阴郁绝望,现实的压抑让诗人豪迈雄放的气概在忧愤苦闷中消磨殆尽。 ( 2 )李白的诗带有浓重的浪漫主义气息,请从两首诗中分别选择具体语句简要赏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满井游记(节选)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麦田浅鬣寸许________ ②风力虽尚劲________ ③呷浪之鳞________ ④夫不能以游堕事________ ( 2 )给下列句子用“/”断句(断一处),并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始 知 郊 田 之 外 未 始 无 春 而 城 居 者 未 之 知 也。 ( 3 )选文第一段是从哪三方面描绘满井早春气息的?( 4 )文中画线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
蓝手套
①母亲很美,她有着满头乌黑的秀发和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然而,一次意外灾难,她却永远地失去了左手的三个手指,只剩下拇指和食指。每当我看到她裸露着不健全的左手为这个家忙里忙外的时候,常常感叹命运的不公,总想试图改变这一事实……
② 那是儿时一个冬日的午后,在上学路上,邻居小虎子领着一帮同龄的孩子挡住了我是去路。他们嬉皮笑脸地起着哄:“缺手儿,缺手儿……”边讥笑边学母亲用两根手指干活儿的样子。那一刻,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发疯似地冲进人群,与他们撕打在一起。但幼小单薄的我终归敌不过他们那么多人。正巧教语文的女老师路过,孩子们才一哄而散,我则被老师带到了她的宿舍。
③“来,漱漱口。”她递给我一杯热水。我没吭声,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她。她替我拍去身上的尘土,又拿过一条毛巾帮我擦去脸上的污渍。那一刻,我发现女老师很美,她有着和母亲一样美丽的秀发,一样明亮的大眼睛,尤其她那双白皙细腻的双手:而母亲,没有……
④出乎我的意料,她没有为刚才打架的事而批评我,只记得她拍拍我弱小的肩头说:“好样的,你将来肯定有出息……”我当时没有明白她说这句话的意思,眼睛无意中瞥见床头那副蓝色的手套……
⑤冬日的风如一只饥饿的老虎,母亲仍裸露着双手在外劳作。于是,每当语文老师把蓝手套放到讲台上时我都有一种冲动……我不敢往下想,直到下课后她重又戴上手套走出教室,我心中那份冲动才慢慢消褪……
⑥那天,我做值日,同学们都回家了,留下我锁教室的门。在我取锁头时,意外地看到讲台上老师落的那副蓝手套。我如获至宝,可我的心却怦怦直跳。我告诉自己要平静下来,母亲残缺的手在我眼前来回晃动,连同女老师温柔的目光。我不知所措,心慌得要命……我终于还是抓起手套,飞快地逃回了家。
⑦我看到女老师的手由白变红、变紫、又肿又大。一种负罪感紧紧包围着我,可她却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仍旧甜甜地笑着,专注地给我们讲课。每次与她慈祥的目光相遇,我都会不由自主地低下头。有一次,她以为我生病了,还摸摸我的前额告诉我要注意休息,不要压力过大,因为那时我们正面临期末考试。
⑧母亲也曾问过我手套的来历。“捡的,看,手套上还有土呢。”母亲便不再问我。记忆中母亲只戴过那副蓝手套两次。一次是试着戴,另一次是戴着它领我上街。我问过母亲:“妈妈,你不喜欢戴着它吗?”她只是笑笑:“干活碍事,庄稼人嘛,哪有那么娇气。”后来,我一直以为母亲把手套弄丢了,母亲说:“哪能丢呢,那不在柜子里吗?”的确,蓝手套完好无损地躺在母亲陪嫁的柜子里……
⑨长大后,我一直害怕蓝色,我总觉得对不起语文老师。许多个日日夜夜,我都做着一个同样的梦:有一天,我亲手把蓝手套还给她,求她原谅……
⑩那一天终于来了,我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副漂亮的蓝手套。而此时,女老师的头发都白了,和母亲的一样。我告诉她蓝手套的事,求她原谅我。她却笑了,充满皱纹的脸笑得和当年一样甜。她打开抽屉,只见那副经过岁月磨蚀仍完好无损的蓝手套正躺在老师的抽屉里,我惊呆了……
⑪原来,母亲早就把手套还给了老师,老师怕伤了我的自尊一直没有戴,宁愿受冻。而母亲怕伤了我的心,自己省吃俭用又买了一副相同的手套……
⑫岁月流逝,两个爱我的人都已经老了,可两颗具有母爱的心却宽容了一个孩子当年的年幼无知。我感激那位女教师,更感激母亲,她给我的不仅仅是宽容和爱,还有她面对生活时的执著与自信。在我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导着我。她的手残疾了,可她的心却不因此受到丝毫的损伤,手套对我的母亲来说,只是女儿爱心回报的见证而已……
隔壁的父亲
①父亲敲门时候,我正接着一个电话。电话是朋友打来的,约我中午小酌。我从父亲手里接过一个很大的纸箱,下巴上还夹着叽里呱啦的电话。我对父亲说,朋友约吃中饭。不过,不着急。我打开纸箱,里面塞满烙得金黄的发面烧饼。
②这才想起又该七月七了。我们这里风俗:七月七,烙花吃。花,即发面烧饼。
③和父亲喝了一会儿茶,电话再一次响起。我跟父亲说,要不一起过去?父亲说:“这怎么行?我一个乡下人,怎好跟你的文化圈朋友吃饭?”我说:“哪有什么?正好把您介绍给他们。”父亲一听慌了,说:“不去不去,那样我不仅会拘束,你的朋友也会拘束。”我说:“如果您不去,我也不去了,当爹的进城给儿子送烧饼,儿子却没管饭,等我回村,别人还不把我骂死?再说,我早想跟您吃顿饭了!”
④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与父亲达成协议——偷偷在那个酒店另开一个只属于我和父亲的小包房。这样,我就既能够不驳朋友面子,又能陪父亲吃一顿饭了。父亲倒是勉强同意,但路上还是一个劲地嘱咐我别点菜,就要两盘水饺就行了。去了,小包间正好被安排在朋友请客的大包厢的隔壁,我没敢惊动朋友,悄悄帮父亲点好菜,又对父亲说:“等菜上来,你慢点吃,我去那边稍坐片刻,马上回!”
⑤做东的朋友一连敬酒三杯,废话连篇。我念着隔壁的父亲,心里有些着急。我说“要不我先敬大伙一杯酒吧,敬完我得失陪一会儿,有点事。”朋友说给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就放你走,否则,罚你六杯。我笑笑,我说:“我爹在隔壁。”
⑥满桌人全愣了。我说:“今天我爹进城给我送烧饼,我把他硬拉过来。让他过来坐,他死活不肯。现在他一个人在隔壁,我想过去陪他一会儿。”朋友们长吁短叹,说“你爹白养你这个儿子了,你这算什么?在隔壁给他弄个单号?虐待他?你愣着干什么?快请他过来啊!”我说:“他肯定不会过来。如果你们不想让他拘束让他难堪,就千万不要拉他过来。”朋友说:“那我们现在过去敬杯酒,这不过分吧?”我说:“这挺好。不过你们真想敬他一杯酒的话,就一起过去。千万不要一个一个敬啊!他喝不了多少……”
⑦朋友们全体离桌,奔赴隔壁。然推开门我就愣住了,房间里只剩一个埋头拖地板的服务员。我问刚才那位老人呢?服务员说:“早走啦!你点的菜,也都被他退啦!不过他还是打包带走一盘水饺,他说,想给乡下的老伴尝尝。”
⑧父亲进城一趟,送我五十六个烧饼,一兜大蒜,一兜土豆,一兜菜豆,一兜韭菜,两个丝瓜,八个南瓜,然后,在一个小包厢里独坐一会儿,再然后,饿着肚子回家。而他的儿子,却在隔壁与一群朋友吹牛扯皮,还美其名曰:周末小酌。
⑨我端起杯,对朋友们说,咱们敬我父亲一杯吧!朋友们一起举杯,干了。
⑩可我的父亲,既不会看到,更不会知道。此时,他正坐在开往乡下的公共汽车上,怀里抱着一个装了城里水饺的饭盒。
( 1 )请你根据提示,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①接电话应约。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道出实情,一起去敬酒;⑤________。
( 2 )第③段的画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人的一生中都有对前路感到迷茫的时候,前路崎岖坎坷,人就会畏缩迟疑,不敢再往前一步。然而,总会有那么一盏灯,为你带来希望,为你照亮前路,为你指明方向……
请以“前行中的那盏灯”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600字以上。②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