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湖南省城运会将在娄底举行,我萌生了去当志愿者为城运会服务。B: 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C: 在深圳文博会湖南文化产业宣传推介会上,曾国藩故里文化创意园成功签约。 D: 中考将近,我们要以优异成绩献给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
2、 | 句子表达规范、意思清楚的一项是( ) A: 只有燕子在空中飞得很高,看上去很小很小,那就会有好天气。 B: 非常时期,重罚治陋习,已经把“乱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上升至政府行为。 C: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D: 不可以不否认,只想得到不想给予,只知索取不思回报,并非个别现象。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 B: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C: 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D: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匀调(tiáo) 赭(zhě)色 笑靥(yàn) 妖童媛(yuàn)女 B: 静谧(mì) 矫(jiǎo)饰 坍(tān)起 残羹(gēng)剩饭 C: 熨(yù)帖 忖(cǔn)度 嗥(áo)叫 面面相觑(qù) D: 隽(jùn)永 婀(ē)娜 间(jiàn)或 毛骨悚(sǒng)然 |
5、 | 关于《三国演义》,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中,吕布追赶曹操时,曹操以手遮脸,轻松逃脱;马超紧迫曹操时,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两处描写显示了吕布与马超的不同个性。 B: 《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是曹操故意想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胸怀大志,而刘备又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这个情节反映了两个人不同的性格。 C: 诸葛亮与周瑜两位军事天才团结协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与这次战役有关。 D: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就是关羽。 |
6、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删去“避免”或“不”) B: 提高学习成绩,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去掉“是否”或者在“提高”前加“能否”) C: 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使屈原的爱国精神在佛山代代相传。(“使”改为“让”) D: 三月的顺德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应改为“顺德的三月”) |
7、 | 作品、作家、国籍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 A: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美国B: 《最后一课》 莫泊桑 法国 C: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鲁迅 中国 D: 《黄河颂》 光未然 中国 |
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侧隐 骸骨 不计其数 委屈求全B: 诲暗 怅然 络绎不决 意气风发 C: 慰籍 阔绰 贻然自得 苦心孤诣 D: 浩瀚 无垠 吹毛求疵 郑重其事 |
9、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啜(chuò)泣 云翳(yì) 秩(zhì)序井然 毛骨悚(sù)然B: 羸(yíng)弱 恻(cè)隐 鲜(xiǎn)为人知 恍(huǎng)然大悟 C: 荫(yìn)庇 琐屑(xiāo) 风雪载(zài)途 莫衷(zhōng)一是 D: 抖擞(sǒu) 虫豸(zhì) 面面相觑(qù) 深恶(wù)痛疾 |
10、 | 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④②⑤③①B: ④③①②⑤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①③②⑤ |
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本诗引用了两个典故,表达情感。前者表达________,后者抒发了________。( 2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是作者回赠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的唱和之作,沉郁中见豪放。B: 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自已的贬谪生活。 C: 颈联以“沉舟”“病树”自喻,表现了作者的惆怅之情,对未来对人生的失望。 D: 尾联表达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以及坚忍不拔的意志。 |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今亡亦死 ( ) ②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 ) ③或以为死 ( ) ④诸兄奇之 ( )( 2 )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项是( )A: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C: 醉翁之意不在酒 D: 辍耕之垄上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此教我先威众耳。 ③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4 )【甲】【乙】两段文字各侧重写了什么?陈胜和马援身上有什么共同精神品质? |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晶莹的泪滴(陈忠实)
①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导处走去。
②我敲响了教导处的门板。获准以后便推开了门,一位年轻的女先生伏在米黄色的办公桌上,手里捏着长杆蘸水笔在一厚本表册上填写着什么。她是教务处的一位年轻职员,平时就是在教务处做些抄抄写写的事,在黑板上写一些如打扫卫生的通知书之类的事,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
③“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拎起我的申请书来看,笔还夹在指缝之间。她很快看完了,又专注地把目光留滞在纸页下端班主任签写的一行意见和校长更为简洁的意见上面,似乎两个人连姓名在内的十来个字的意见批示,看去比我大半页的申请书还要费时更多。她终于抬起头来问:
“就是你写的这些理由吗?”
“就是的。”
“不休学不行吗?”
“不行。”
④“可是……你休学一年,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见得能改变,一年以后你怎么能保证复学呢?”
⑤于是我就信心十足地告诉她我父亲的精确计划:待到我哥哥明年初中毕业,父亲筹划着让他投考师范学校,师范生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全由国家供给,那时候我就可以复学念初中了……
⑥她轻轻地舒了一口气,拉开抽屉取出一本公文本在桌子上翻开,笔在墨水瓶里蘸上墨水后又停下手,问:“你家里就再想不出办法来了?”我看着那双浮着忧郁气色的眼睛,突然意识到因为我的休学致使她心情不好。而在校长、班主任和她中间,她恰好是最不应该产生这种心理的。她只是教务处的一位抄抄写写的年轻职员,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我便说:“老师,没关系。休学一年没啥关系,我年龄小。”她说:“白白耽搁一年多可惜!”随之又换了一种口吻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也认得你。每个班前三名的学生我都认识。”我的心情突然灰暗起来而没有再开口。
⑦她终于落笔填写了公文函,取出公章在下方盖了,又在切割线上盖上一枚合缝印章,吱吱吱撕下并不交给我,放在桌上,然后把我的休学申请书抹上粘糊后贴在公文存根上。她做完这一切才重新拿起休学证书交给我说:“装好,明年复学拿着来找我。”
⑧我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就走出门去。“等等……”她喊了一声。我停住脚步。她走过来拍了拍我的书包:“别把休学证弄丢了……我同意你的打算,休学一年不要紧,你年龄小。”
⑨我抬头看她,猛然看见那双眼睫毛很长的眼眶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眶里打着旋儿,晶莹透亮。我瞬即垂下头避开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处多驻留一秒,我肯定就会嚎啕大哭。我低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块碎瓦片来抑制情绪,感觉到有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我终于仰起头鼓起劲儿说:“老师……我走了……” 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
⑩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睫毛上滑落下来,缓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我再次虔诚地深深鞠躬,然后就转身走了……
⑪我今天终于把这段近40年前的一段经历写出来,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在各种欲望膨胀成一股强大的浊流冲击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心扉的当今,我便祈望自己如女老师那种泪珠的泪腺不至于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常想一二
①想起霍金,眼前就浮现出这位杰出科学大师那永远深邃的目光和宁静的笑容。世人推崇霍金,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为他还是一位人生的斗士。
②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捷足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已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同情地问:“ ”
③这个问题显然有些突兀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肃静。
④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然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⑤心灵的震颤之后,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涌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⑥人们深受感动的,并不是他曾经的苦难,而是他直面苦难时的坚定、乐观和勇气。人生如花开花谢、潮涨潮落,有得便有失,有苦也有乐。如果谁总自以为失去的太多,总受到这个意念的折磨,谁才是最不幸的人。
⑦由此,我不由地想起了“常想一二”这句人生箴言。
⑧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饱经沧桑沉浮,却一生淡泊,荣辱自安。常有友人问及他高寿的养生之道,他总是指指客厅墙上高悬的那幅字画,笑而不言。
⑨那是一幅写意的莲花图,旁边是一幅对联。上联:不思八九;下联:常想一二;横批:如意。
⑩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倘若心为物役、患得患失,就只会被悲观、绝望窒息心智,人生的路途注定是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了。常想一二,就是用心感恩,庆幸、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之一二,最终以那份豁达与坚忍去化解并超越苦难。
⑾常想一二。因为境由心生——问题本身都不是问题,如何对待它才是最大的问题。
⑿常想一二。毕竟,决定生命本质、塑造人生境界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作文:
脑海中的往事像镜头倒转一样连续不断地上演,无一不是平平淡淡的小事,却温暖得令人忍不住落泪。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静静流淌在心泉的最深处,它将永远温馨鲜活在遥远的记忆里,成为支持我一往无前的力量。(选自《读写舫·走笔》)
请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