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吴承恩.他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B: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代表作品如《使至塞上》。 C: 《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写于一九三一年,是《激流三部曲》之一。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出自德国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2、 |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 B: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C: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D: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
3、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 , 效果奇佳。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 , 连声诺诺。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贮藏(chǔ) 泥泞(nìng ) 锐不可当(dāng) 气势磅薄(páng) B: 伶仃(líng) 嫉妒(jí) 瞠目结舌(chēng) 莘莘学子(shēn) C: 铜臭(chóu) 纤维(xiān) 味同嚼蜡(jiáo) 期期艾艾(ài) D: 巢穴(xué) 炽热(chì) 一气呵成(hē) 扣人心弦(xuán) |
5、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A: 谦辞:家君、在下、愚见、寒舍 B: 法国:莫泊桑、普希金、法布尔、雨果 C: 小说:《儒林外史》《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D: 律诗:《游山西村》《春望》《木兰诗》《钱塘湖春行》 |
6、 |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B: ②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强调了这片草原上马牛羊等牲畜众多的特点。 C: 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地表现了这片草原上的牲畜含奶量高的特点。 D: 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片草原的绿以及牲畜的颜色多、种类多。 |
7、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如果谁敢肆意发动侵略战争,那就必将玩火自焚。 B: 他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古训视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C: 他在去年的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 , 成为一颗令人瞩目的体操明星。 D: 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
8、 | 下列作品、作家、作家所处的朝代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峡》 ——郦道元——北魏 B: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宋朝 C: 《富贵不能淫》 ——孟子——战国时期 D: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南朝梁 |
9、 |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和谐(xié) 匀称(chèn) 雄跨(kuà) 长虹饮间 B: 洨河(jiāo) 河堤(dī) 石砌(qì) 卢沟晓月 C: 记载(zài) 弧形(hú) 推崇(chŏng) 千态万状 D: 悠久(yōu) 雕刻(diāo) 残损(cán) 独一无二 |
10、 | 下列各组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王之蔽甚矣/横柯上蔽B: 徐公何能及君也/及郡下,诣太守 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孰视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陈寔,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①,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寔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儿孙曰:“孰也?”寔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归②罪。寔徐③谕④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寔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者。 (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馁:闹饥荒。②归:承认。③徐:慢慢地。④谕:告诫。 (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太丘舍去 其人舍然大喜 B: 相委而去 一狼径去 C: 尊君在不 不似恶人 D: 去后乃至 乃起整衣 ( 2 )参照示例,谈谈“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示例: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便”是“就”的意思,用“便”写出了友人听到陈太丘“已去”后发怒之快,体现了友人的暴躁、缺乏修养。 寔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 ( 3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 (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定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者。 ( 5 )读完两则短文,小金同学不禁感叹:陈元方长大以后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才有德的人,是多方面原因造就的。你同意他的看法吗?结合甲乙两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村风乡俗中,四时二十四节色彩缤纷,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
春节是现在通行的官称,我却跟我的运河乡亲父老一般,守旧地尊称为过年,或曰大年。
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
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
( 1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诗歌?指出诗歌中加粗的词的含义。惊________清________芒________
处________露________小________
( 2 )想一想,我们民族过年的风俗,除了欢天喜地饱享一年的劳动果实之外,还寄托着哪些期盼?微尘远,山花近
秦锦屏
万山红遍的金秋,在遥远的大西北,我带着任务,远赴乡郊野岭采风,在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遭遇道路塌方。为我带路的摩的司机刘师傅,急忙跳下车,站在黄尘漫漫的土路上,双手拢成喇叭放声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忙挖通路吗?”
我沮丧地蹲在路边,盯着刘师傅高大的背影,惶恐而焦虑,大脑里不断闪回播放我和他初见的情景,顿时悔意重重,心乱如麻!眼前这条偏僻蜿蜒的乡间土路是单行道。稍有不慎有可能连人带车翻入荆棘丛生的鸿沟中!即使我放弃此行的计划。出租车也根本无法调头!
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刘师傅还在那里费力而徒劳地呐喊着。我咬牙憋气,心里做好了在这荒山野岭徒坐一整夜的最坏打算。一直紧握方向盘蹙眉沉默的出租车司机也下了车,跟刘师傅一起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个忙吗?”
“喂、喂、喂……忙、忙、忙!”回应我们的只有鹦鹉学舌的群山和越来越凉的山风。
一声悠扬的应答,带动唰啦啦一阵细响,塌方路那端,一片不起眼的、依山靠坡的庄稼地里,忽地冒出个裹着白羊肚手巾的脑袋,在扬声问清楚我们的意图后,这手拄柴棒的老人掉头而去,嘴里说的是他这就回村里去喊人来帮把手,现在手里没拿家什。没法将垮塌在路当腰的土堆铲平。
听人家这么一说,刘师傅和那位不知名的司机一齐转回头看我,面露喜色。我撇撇嘴,心想,这老人,十有八九不会回来了,因为,这地方离他居住的村庄一定十分遥远,任凭我手搭凉棚望尽村路,也未见窑洞组成的村郭坐落在何处!
沉默。等待。
又是数十分钟过去了,(A)夕阳像一个没有烧透的夹生煤球,半红半黑悬挂在天际,树梢上满是寒凉寡情的秋风。刘师傅站一会儿,蹲一会儿,“啪啪”打火抽烟。司机则反复在原地看表、兜圈子,看样子,他有些后悔接了我这档活儿。
听,土堆后面好像有人声!
我们一跃而起,探头看去,呀,好多手执铁锹、锄头的村民,正从带状的小路上陆陆续续汇集而来。带头的就是那弓背老人!他们舞动工具又铲又挖。刘师傅和司机高兴坏了.挽起袖子在路的这端徒手刨土。我也要效仿他们,却被硬生生推开:“你是客人呢。不要把手弄脏了!”
(B)蒙在夕阳脸上的灰色面纱被风掀开了,夕阳一跃而出,安详地注视着大地,橘色的薄暮里。一群人,正在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刨土开路!呵,不说别人,就那位黑脸白牙的刘师傅,我认识他也才不到两小时。当时,我在县城里招手问驾摩托车兜生意的他:“黑家洼村怎么走?”他认真打量了我一下,自告奋勇要弃车带路,理由是,那地方路况不好。驾摩托车去危险,不识途的人很容易走岔道,路走岔了,非但今晚回不了城。连个宿住的地方也难找到。他特别强调:“你看看,这天都快黑了,你一个女人家,身上还背着个包……”我见他满脸真诚,便接受了建议,由他带路,当街拦了一辆出租车……哪知,路上遇到这坟包一样意外出现的“拦路虎”!刚才还差点误会了他。
“拦路虎”被一群陌生人合力“打败了”!我强忍满眼激动的泪花,掏出钱想略表谢意,却被那些粗糙的大手坚决挡回:“那不能要呢,都是小事情嘛!谁人出门不遇个事儿嘛……”
一旁的刘师傅拍拍满是灰尘的手。竟也替他们帮腔:“应该的,咱们这里的人,都这个样儿。快走。天快黑了!”
车子再次启动,夹道而立的是扛着、拄着劳动工具的村民,他们微笑的脸庞朴实而憨厚,挥舞的手臂。像广袤大地上鲜明生动的平安路标,被夕阳镀上了灿灿金色。
车子颠簸前行,我频频回头。远远看去,他们散落道旁,如微尘一样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又像朵朵沁人心脾的山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4月2日版,有删节)
( 1 )文章多次设置悬念,举一例说明。①他们微笑的脸庞朴实而憨厚,挥舞的手臂,像广袤大地上鲜明生动的平安路标,被夕阳镀上了灿灿金色。(从修辞的角度)
②为我带路的摩的司机刘师傅,急忙跳下车,站在黄尘漫漫的土路上,双手拢成喇叭放声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忙挖通路吗?”(从划线词的角度)
( 4 )结合全文,探究标题的含义。题目“我发现 ”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③字数600宇左右。④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容易暴露身份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