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西安市含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坦荡如底 揠苗助长 浮想连篇 惴惴不安
B: 不屑置辨 锲而不舍 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
C: 妙手偶得 沁人心脾 温文尔雅 冥思苦想
D: 彬彬有礼 葱笼茂密 不折不绕 急不暇择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做事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重点和着力点。
B: 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C: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 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改革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从质的积累,到量的飞跃,从系统能力的突破,到点的提升。
B: 科技创新能力的增添,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浇筑了新动能。
C: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经济发展中“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
D: 当今时代,我们需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光与影交叠生辉是南京博物馆在“博物馆日”开展的夜间对外开放活动的最大特色。
B: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因为促进了亚洲文明交流,也为世界文明繁荣注入新时代的力量。
C: 巴黎圣母院突遭火灾,塞纳河畔的烈火映照着巴黎的上空,法国人众多都失声痛哭。
D: 一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优雅的摆渡人。
5、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háng)辈 归(shěng) (xù)叨 挑(xìn)
B: 欺(wǔ) (péng)勃 耳(pàn) (jūn)裂
C: (kāng)奋 农(yàn) 闲( guàng) 清(liè)
D: (yǒng)跃 (dù)步 家(juàn) (jiān)默
6、下列划线字的字音字形都正确的是( )
A: 教(huì) 筵席(yàn) 纷至来(tà)
B: 摇(yè) 能(chěng) 摩肩接(zhǒng)
C: 褴(lǚ) 脑(pàn) 如坐针(zān)
D: 望(liáo) 裂(jūn) 然而止(jiá)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诗词的意象内涵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B: 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C: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D: 《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封号式、表字式。
8、

不属于作者写童年“下雨天真好”中的事的一项是(  )。

A: 下雨天,我可以睡在母亲的手臂弯里听故事。
B: 下雨天,我可以在水沟里漂木船,真好。
C: 下雨天,我可以陪父亲赏花,真好。
D: 下雨天,我可以思念母亲,真好。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规模与速度。
B: 一代一代传承的好门风,能让我们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里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
C: 张老师是前几天才调到我们学校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
D: 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广东一男子持刀抢商店,女店员勇敢反抗,劫匪呆若木鸡
B: 他虽然平时话很少,但只要讲起与机动车有关的内容就喋喋不休 , 而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让听讲的人易于接受和理解。
C: 这位局长受贿的丑行被揭发后,立即变得声名狼藉
D: 唾手可得的东西我们往往不知道珍惜,只有艰苦奋斗的劳动成果,我们才能感到它的可贵。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两诗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晏子之御》一文,完成文后题目。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 )②夫问其( )③晏子以为大夫 ( )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晏子齐相

A: 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B: 缚者曷者也
C: 二虫尽所吞
D: 生于淮北则
( 3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其 御 之 妻 从 门 间 而 窥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既而归,其妻请去。 译句: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译句: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出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 1 )开头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一句总起,接着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风俗,其后又列举了_______、_______这两种不同于别处、较为独特的风俗。七种风俗写来,丝毫不乱。

( 2 )给短文划分层次,并简要归纳大意。

( 3 )用_____________四个字概括短文的大意。

( 4 )从文章思路来看,开头谈“端午的风俗”有必要吗?是否离题?

阅读《保护传统村落不能只有呐喊》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7136个传统村落在网上公示,其中2555个已正式进入国家保护视野,听上去似乎是个不小的数字。但当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已评审到第四批时,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这位发起者,却注意到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依然阻挡不住村落的濒危和被破坏,很多纳入国家名录的村落已面目全非。”比这更让他忧虑的是,还是找不出一个特别好的办法从现在的困境中走出去。

②对于传统村落的濒危和破坏,作为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城市人,对此有着同样的感受。而且正如冯骥才所说,就目前来看,传统村落的濒危和破坏还是进行时,基本看不到一个救济办法,谁也不敢预料,这种濒危和破坏会到什么时候为止。

③说到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我们知道,很多人在精神上、心灵上都拥有乡土情结,文化人更是把自己皈依的乡土,作为自己文化的故乡、精神的原点。如果对此觉得有些玄虚的话,不妨看看春运吧。那么多人,为了一张回家的票而辗转反侧,从一个侧面说明,在人们心灵最深处,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

④当我们今天感慨传统村落的处境时,其实面临濒危和破坏的,不仅是其形,还有其神。与传统村落同时消失的,还有传统村落原本所具有的传统风俗和文化形态。冯骥才曾经呼吁,“因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痕迹,比如节日民俗、音乐舞美、曲艺杂技等,大多都活态地保存在各地村落里。”若传统村落没了,那么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有可能还给历史,还给老祖宗了。

⑤其实今天说到保护传统文化村落的意义,已经人所共知了。远远不止是冯骥才,很多人都为此发出过呼吁;也不仅仅是民间人士,包括很多政府人士和政府部门,都作出过努力。早在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就发布《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计划用3年时间,使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现在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已评审到第四批,同样说明了这一点。

⑥保护传统村落,所面对的形势、面临的挑战,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不仅因为,一个经济勃兴的年代对于传统文化村落衰落的轻视;还在于传统村落的主体,及生活在传统村落的村民,他们也在向往现代化生活,渴望发生改变。然而,这不是传统村落衰落的理由,传统和现在,中间还是能够找到平衡点,关键就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以多大的决心保护。

⑦现在针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基本还处于呼吁和呐喊阶段。对于冯骥才这样的民间人士而言,也许只能呼吁和呐喊;但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却应该付出实实在在的行动。

(选自《南方都市报》,毛建国)

( 1 )简要概括传统村落的濒危和破坏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 2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节画线句的论证效果。
( 3 )第⑥节中的关联词语“不仅……还……”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 4 )结合作者的观点,谈谈你对“传统村落保护”这个问题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问凤凰台著名主持人窦文涛:从无名小卒到名嘴,这一步步行进的过程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的回答只有八个字: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窦文涛在回首走过的路时,感慨良深地说:人的一生,是被一条又一条绳子捆住的,好多条条框框束缚着你,让你无法施展;人的第一课到最后一课,都是学着解开身上的绳子的过程,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推开生命中一扇又一扇的窗户。

上面的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作义。

要求:①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见解;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请勿套作,严禁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