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校园艺术节开幕式上,校长首先致辞:“艺术就像蓝天上舞动的云霞,时而洁白如雪,时而五彩缤纷,时而________柔曼,时而辉煌热烈……艺术可以让人生充满诗意,时时处处________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从热爱艺术开始,热爱生活吧!”热情洋溢的讲话深深________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A: 轻快 点缀 感慨
B: 轻盈 连缀 感慨
C: 轻盈 点缀 感染
D: 轻快 连缀 感染
2、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生活中有急的河流,我们需要小心翼翼地跨越。如果因此而被吓,则折难免会接连地出现。昂起头来,找到问题的结所在,那么,明媚的阳光终将你包围。

A: duān dòng cuò zhèng
B: duān tòng cuō zhēng
C: tuān dòng cuò zhēng
D: tuān tòng cuō zhèng
3、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我国著名作家,作品有《繁星》《骆驼祥子》等。
B: 《金色花》中,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赞美了孩子的纯洁、可爱。
C: 《再塑生命》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海伦·凯勒。她是盲聋哑人。
D: 敬辞“高见”是称别人的见解,谦辞“愚见、拙见、鄙见、浅见”是称自己的见解。
4、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B: 月下的松树林里不时传来怪鸟的哀啼,令人不寒而栗
C: 指出,当今世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把握国际形势,未雨绸缪 , 妥善应对。
D: 在第六届“乡村好校长论坛”研讨会上,12年未见的老同学王萍和刘莉萍水相逢 , 感慨良多。
5、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横线上,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几番秋雨之后, ; 早凋的梧楸,_ _;金黄色的晓霞,____;泼靛的波面。

①从权呀树隙里,深入溪中②溪水长了几篙③使泛出彩虹似的光④飞尽了翠叶


A: ②④①③
B: ①③④②
C: ①④③②
D: ②④③①
6、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zī)孜不倦地(jí)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 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喃嘲讷讷地怨(cháng),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guō)聒地搬口。
C: 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qiè)你中了个(xiàng)公。
D: 面如冠玉,头戴(guān)巾,身披鹤(chǎng),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7、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狼(jí) (xuán)耀 (chóu)躇 无边无(yín)
B: 琐(xiè) (qiú)枝 (juè)强 (yān)恹欲睡
C: 秀(qí) 婆(suō) 洗(dí) (bīn)临
D: 鲜(yú) (diāo)谢 (è)制 蹒(shān)
8、读语段,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进步、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是实现五四精神的途径。但是五四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注入了新的内涵:责任担当、不懈奋斗、以积极进步、自由平等去营造真善美的社会氛围,实现全社会的幸福美好。


A: 语段中的划线词语“源泉”“核心”“途径”都是名词。
B: 语段中的“责任担当”是偏正结构的短语,“积极进步”和“自由平等”是并列结构的短语。
C: 这段话诠释了五四精神的内涵。
D: 语段中划线句子是并列复句。
9、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彩/水 梗/慷大方 然失色/万马齐
B: 执/美/麻大意 辛茹苦/首低眉
C: 默/锢/忍俊不 弄巧成/咄逼人
D: 喊/接/鞠躬尽 怒不可/浑浑噩
10、下面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昆虫记》是美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文学巨著。
B: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深入延安根据地,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以及红军战士和根据地的老百姓。
C: 《红星照耀中国》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 《昆虫记》具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写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课内古诗文阅读

(甲)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1 )(甲)诗“问君何能尔?”中“君”是指________,(乙)文出自《孟子》,与《大学》、《中庸》、________(书名),并称“四书”。
( 2 )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使动用法一项的是( )
A: 于忧患。
B: 其心志。
C: 贫贱不能
D: 一怒而诸侯
( 3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①(甲)中画线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作简要描叙。

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乙)中画线的句子。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4 )选做其一(不可都做)

①(甲)中的“真意”是指什么?联系这首诗,写出其中一点理由。

②(乙)中写父母亲对子女训导告诫的内容,有何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liè)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①介:披上战甲。②鬣(liè):颈上的长毛. ③褫(chǐ):解除。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只于奴隶人之手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真不知马也 ④故常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 3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只标一处。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 4 )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5 )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际都是在议论如何对待人才的。这两段文字表达了怎样的人才观?

( 6 )“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试举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拍神器

“你还拿着自拍这个……吓人哪……我这话出去了,就是你(播出去的)……”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看着崔永元举着的自拍杆,哈哈大笑。不止小崔,小米CEO雷军和多位记者也都在3月份召开的“两会”上使用了这种神器,自拍杆在两会上真是大放异彩。

神器自拍杆堪称自拍爱好者的福音。它的主要部件是伸缩杆、固定支架和蓝牙遥控自拍器。它曾是跳伞等极限运动发烧友的专业用品,但人们很快发现了它的其它好处――能把更多的人装进相框,这真是一大惊喜!因为“自拍”虽风靡已久,但伸长手臂自拍始终有难以突破的局限――镜头离人太近,能拍进来的人太少。而该“神器”使用者只需将手机或者傻瓜相机固定在自拍伸缩杆上,通过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

自拍大家都会,但如何正确使用自拍杆却是一门手艺活。

首先要选择和自拍杆重量相匹配的搭档。自拍杆原则上能像独脚架一样,固定手机、相机和平板电脑等多种拍摄工具,但自拍杆本身重量不过一两百克,要再加上平板电脑就成了双手武器,还是斧头造型的,一点都不酷,所以手机才是它的最佳“拍”档。

其次,拍照时还要注意伸缩杆的长度。自拍杆的伸缩范围一般是20到120厘米。自拍杆拿在手中,拍照时可能会因手抖而产生虚像,杆越长抖得越厉害,就像钓鱼时手一动鱼就溜了一样,所以不建议把杆调得过长。

仅注意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角度。除非要拍威廉王子的发际线,否则俯视众生的上帝视角毫无意义。45度才是自拍的最佳视角,具有瘦脸、遮盖双下巴和仰望星空等多重功效。要赢就赢在起跑线上,掌握好自拍角度能省去后期修图的诸多烦扰。

另外,由于自拍杆取景范围广,入镜的人还得注意着装是否无死角,在上半身西装领带、下半身大裤衩的直播间工作场景,自拍杆可能就不那么适用了。

“自拍杆”这个新鲜的小玩意,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年轻”,实际上它已经至少存在几十年了,而且几乎每十年都有不同的自拍杆诞生。

1983年,日本人上田宏申请了可扩展杆的专利,这可能是世界上首个自拍杆,可惜在商业上并未取得成功。1995年,自拍杆还曾出现在一本日本科技杂志讲述“无用日本发明”的章节里,那时数码相机还未得到广泛使用,人们想象不出咔嚓咔嚓走一堆胶片拍张大头贴有什么意义。21世纪初期,加拿大发明家Wayne Fromm发明了一个手持可伸缩自拍杆,并在2005年申请了专利,自拍杆开始在一些专业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如今自拍杆样式五花八门,并随时可能有新的样式出现。随处都可见到使用自拍神器的年轻人,自拍杆迅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表达自我的新方式。它甚至成为中老年政客亲近年轻人的上好工具。去年10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在一个经济中心的成立仪式上,就拿出自拍杆与青年们合影。2014年《时代》杂志还把自拍杆评为年度25大发明之一。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自拍杆满怀好意。韩国政府已下令禁用未获认证的蓝牙“自拍神器”,因担心这些装置发出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另一理由是可能干扰其他装置的信号。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如今都禁止在公共场合使用自拍杆,为的是预防可能发生的文物破坏或者伤人事件。一些体育馆、音乐会、博物馆,乃至最新的苹果发布会都明令禁止人们使用自拍杆。

禁止归禁止,不可否认自拍神器已迅速风靡全球,引人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如此迷恋用自拍杆自拍时鸟瞰自己(或别人)的感觉。

( 1 )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 2 )选文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窗光影

宫利民

一生中,总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被我们忽视。可是,忽然有一天,当我们自身也成为那些被忽视的小事里的主角时,才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里蕴涵着的,却是暖融融的深情……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父母虽然不辞辛劳地忙碌着,可生活依然模式般地向前运行。母亲的身体本就很差,却像男人一样上班出力干活。有一次,我看见妈妈在剧烈地咳嗽之后,吐了一口鲜红的血,我吓得哇哇大哭担心妈妈会死去,母亲则爱抚着我的小脑袋轻声地说:

没事,孩子,你没有长大,妈妈怎么会死呢。

那时,年幼的我们远没有像现在的孩子如小皇帝一般倍受父母长辈们娇宠,上下学都是靠自己的小腿小脚不知疲劳地丈量着家和学校之间的距离,风雨兼程。

北方的冬天,是最难挨的。一入冬,淘气的我们总爱往雪深处跑,棉手套、棉鞋里都灌满了雪。当走进燃着火炉的教室后,雪便化成了水,手套、棉鞋都被浸湿。放学后,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会儿工夫它们就被冻得硬梆梆的,完全失去了保温的作用,手脚也冻得生疼,眼泪直往下落。心里又很害怕,担心手脚被冻掉。常常是回到家后,母亲马上用雪为我搓手搓脚,好一阵儿才能缓过来。冬天白昼特别短,家离学校又远,每当到家时天已经擦黑了。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总是屋顶上袅袅的炊烟和跳跃不定的一窗烛光。

烛光一直陪我度过了不知愁滋味的少年时光……

还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区里举行文艺汇演,喜欢唱歌的我被单位推荐参加了厂里的文工团。白天上班,晚上排练。当排练结束走出单位时,朦朦胧胧的月色静谧而安宁,仿佛一切生命都静止了,只听见自己嚓嚓的脚步声。此时,月儿羞答答地躲在云层后面,如同来了陌生人就悄悄地藏在自家门后的邻家那个俏丽的小女孩儿一般。走着走着,忽然,远处传来几声犬吠,音色完美,高亢回旋。也许是睡眼惺忪的夜风,惊醒了沉睡中的看家狗。几声完美的亮音之后,一切又归于静寂。此刻,夜风倒是精神了许多,摇摇树,动动草,停一停,跑一跑。它不但在地下闹,还把天上的云彩吹得眉开眼笑。逗得羞涩的月儿拨开云层,露出了圆圆的笑脸。星星也迫不及待地探出头,窥视着夜色中的灯火人间。然而,像这样富有韵味的夜景极少,大都是黑夜遮目,罕见路人,甚至排练时存留的热情也化作一缕微风飘散在夜的帘幕里了。

归心似箭。

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是泛着黄晕的一窗灯光……

转眼,已为人父。积劳成疾的母亲最终没有经受住病痛的折磨,撒手人寰。

人生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跨越式的变化,昨天,还拉着女儿稚嫩的小手走在家乡泥土芬芳的小路上,而今,却站在处处洋溢着古朴园林文化气息的苏州目送着女儿踏上求学的征途。

女儿上高中时住校,周五回来。每当坐公交回到家时,夜色早已悄悄地涂满玻璃窗。一次,我做完晚饭等女儿归来,看见客厅的灯亮着,便顺手关掉了。妻子从卧室里出来见客厅黑漆漆的就又把灯打开了。我说:浪费电,关了吧。可妻言语深长:让灯亮着,孩子看见了知道我们在家等她,安心,上楼时不会着急……

听了妻的话,我心怦然,原来,那夜色中的一窗光亮,是妈妈的守候,是母亲的温情,是母爱的释放……

想起了妈妈……

想起了妈妈为我亮着的一窗光影……

( 1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表格。

段落

1

2—8

9—12

13—14

概括内容

总写看似简单的小事里蕴含着的是暖融融的深

情。

A________

B________

结尾点题,升华中心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 2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可妻言语深长:让灯亮着,孩子看见了知道我们在家等她,安心,上楼时不会着急……

( 3 )文章题目“一窗光影”拟得好,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好在哪里。
( 4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写出来。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这样就很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请用A老师、B学校、C学生等字样代替。②不得抄袭。包括不能抄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③请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