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吴承恩。他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B: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代表作品如《使至塞上》。 C: 《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写于一九三一年,是《激流三部曲》之一。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出自德国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 B: 他的晩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为“晩年的他”) C: 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 D: 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
3、 | 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诘难(jí) 滞碍(zhì) 汲取(jí) 吹毛求疵(cī) B: 狡黠(xié) 藻饰(zǎo) 要诀(jué) 味同嚼蜡(jiáo) C: 扶掖(yè) 凌驾(líng) 忐忑(tǎn)(tè) 廓然无累(lěi) D: 枘凿(ruì) 相契(qiè) 羲皇(xī) 不求甚解(shèn) |
4、 |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B: 《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C: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D: 《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
5、 | 学习了敬辞与谦辞后,小明同学特别感兴趣并尝试在发给同学的短信中使用。 今天拜读了你的大作之后,我感触很多。相比我的拙作,你的文章更有真情实感。家父一直教导我要虚心学习,为了进一步向你请教,我想利用周末时间到寒舍拜访,不知道是否方便? 上面短信中画线的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大作B: 拙作 C: 家父 D: 寒舍 |
6、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绯红(fēi) 解剖(pāu) 匿名(nì) 不逊(xùn) 粗制滥造(làn) B: 禁锢(gù) 滞留(zhì) 椽子(chuán) 溺爱(nì) 翻来覆去(fù) C: 诘责(jié) 宽恕(shù) 黝黑(yǒu) 眼翳(yì) 文绉绉(zōu) D: 浅薄(bó) 畸形(qí) 责罚(fá) 麦穗(suì) 深恶痛疾(wù) |
7、 | 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哈尼山寨的层层梯田,被翠绿秧苗绣成碧玉般的天梯,一梯一梯向着天空伸去。我们在月下感受梯田之壮美,望疏星点点,揽___________,听蛙声阵阵;在雨中感受梯田之清新,眺___________,看梯田绵延,喜秧苗青青;在冬天感受清水滢滢,___________;在春夏感受翡翠绿梯,___________;在秋日感受辉煌灿烂,___________。梯田接地连天,天在水田里,人在彩云中,好一幅美好和谐的田园风光图。 ①耀眼悦目 ②夜风入怀 ③气势非凡 ④远山迷蒙 ⑤波光闪烁 A: ④②①⑤③ B: ④②⑤③① C: ②④③③① D: ②④⑤①③ |
8、 | 下列词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匿名(lì) 不逊(xùn) 溃退(kuì) 油光可鉴(jiàn) B: 咆哮(páo) 揪紧(jiū) 畸形(jī) 正襟危坐(jīng) C: 粗糙(cāo) 滞留(zhì) 骤雨(zhòu) 杳无消息(yăo) D: 湛蓝(zhàn) 由衷(zōng) 发髻(jì) 广袤无垠(mào)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管气候条件或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B: 我们只有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关系,才能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 C: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不受俗务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D: 我国第二艘航母能否早日加入海军编队,取决于科研人员和广大官兵的共同努力。 |
10、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凑和 取谛 景致 人情世故 B: 震撼 屏障 妇孺 鸠占鹊巢 C: 恣睢 祖藉 恻隐 疾如流星 D: 竹杆 端详 推崇 庭台楼阁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北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 1 )这两首诗从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属于________和________。( 2 )这两首诗,咏叹的都是何人和事?各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 3 )你认同哪一首诗的观点?请简要说说为什么。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①人鸟声俱绝( ) ②是日更定( ) ③强饮三大白( ) ④夜大雪 ( )( 2 )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是日更定矣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B: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②且焉置土石 C: ①及下船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D: ①人问其故 ②故外户而不闭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②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4 )甲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作者 的高洁情怀和 的生活态度。乙文则从语言和动作两方面刻画了王子猷 、 的性格。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月亮门里,月亮门外
①冯小刚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一出,它夺人眼球的圆形画幅,就引出了诸般讨论,从域外导演到中国文人画,从西洋镜的风俗小片儿到中国风情的私房小照,林林总总,煞是热闹。而这圆形画幅只让我想到一样:月亮门。
②小时候住在乡下,有一年因为要翻修院墙,父亲打算跟邻居提议,在两家檐下的院墙修一道月亮门,一为往来方便,二也好看。这个提议被邻居婉拒,因为多一些院墙建鸡栏鸭舍,比一个好看不实用的月亮门要重要得多。
③月亮门的概念就这样被植入一个孩童的心中。在大人们讨论建不建月亮门的时候,我脑海里映现的是父亲描述的画面,大人孩子从圆拱形的月亮门进进出出,月亮门旁有斜逸的樱桃树的枝条和一丛丛刺玫花的身影,好像画面是挺美的。
④几年后,父亲被调到另一所小学任校长,翻修学校院墙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校园里红砖建的圆拱门。月亮门!我眼前一亮。从此,每当我看到那所小学的师生们在绿树花丛中往来穿行于那道红色月亮门的时候,心中便总涌上某种说不清的美好浪漫的感觉来。
⑤90年代初,我刚参加工作,常去单位的家属区看我实习时的指导老师。老师家在几排老式的楼房中,起初我总记不住具体的楼号,很快我就找到了一个重要标志物——楼旁有灰色水泥的月亮门!我观察了一下,别的楼旁也有水泥装饰门,有的是菱形的,有的是方形的,只有这一处是圆形的。月亮门成了一个亲切的符号。
⑥可是月亮门也记载着一些无奈。工作的大院建了小公园,从宿舍楼一出来,一眼望到的就是新修的围墙上开的那道月亮门!我每天可以进出于这道月亮门上下班,想想便有几分浪漫。可惜这浪漫没来几天,月亮门便彻底被封死了。因为办公区与宿舍区要严格分开,月亮门从此无法通行,它徒有其表地成了长长的白墙灰瓦间一个毫无生气的拱形图样。
⑦2008年的夏天,全世界都关注着鸟巢,“北京欢迎你”的歌声在大街小巷流淌。许多旧城区、城中村都突击搭建灰色的影壁墙,这些影壁墙中间,出现了不少月亮门。月亮门外,是整齐的街区,月亮门内是细碎的百姓生活。这个特殊的意象被一个叫白尚仁的法国人拍摄下来。他的照片都以月亮门作背景:修车的手艺人和下象棋的街坊,赤膊打台球的小伙子和卖礼仪庆典用品的店铺,山西面点摊主和他的熟客……那个摄影展,名字就叫“月亮门”。月亮门里,是简单甚至卑微的普通人的生活,那些细碎、平凡、庸常的瞬间,无关虚荣,却黏合着温暖的中国映像,真实而珍贵。
⑧月亮门是中国古典园林、住宅中在院墙上开设的圆弧形洞门,因圆形如月而得名。它既可作为出入的通道,又可透过门洞引入另一侧的景观,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小小月亮门,融汇了美学、哲学、建筑学、文学等多重元素,也凝聚了门里门外的诸多张望、盼望与遐想。
(选自2016年12月3日《人民日报》,作者董小酷,有删改)
( 1 )请根据提示,补充概括关于“月亮门”的故事情节。________——学校建月亮门满足了我和父亲的愿望——________——单位新建的月亮门被封——________。
( 2 )结合全文,具体说说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3 )结合划线的文字,赏析下列句子。月亮门从此无法通行,它徒有其表地成了长长的白墙灰瓦间一个毫无生气的拱形图样。
( 4 )作者对那个法国人的照片均以月亮门作背景来拍摄北京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5 )文章以“月亮门里,月亮门外”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离春天只有20公分的雪兔
李娟
那个冬天的雪夜,我们用十块钱买回一只野兔子。
它还长着蓝色的眼睛呢!这种兔子又叫雪兔,它的确是像雪一样白的,白得发亮。
我们找了一个铁笼子,把它扣在煤棚的角落里,每天都跑去看它很多次,它总是安安静静地待在那儿,永远都在慢慢地啃那半个冻得硬邦邦的胡萝卜头。我外婆跑得更勤,有时候还会把货架上卖的爆米花偷去拿给它吃,还悄悄地对它说:“兔子兔子,你一个人好可怜啊……”我在外面听见了,鼻子一酸,突然也觉得这兔子真的好可怜。
我们都太喜欢这只兔子了,我妈常常把手从铁笼子的铁丝缝里伸进去,慢慢地抚摸它柔顺乖巧的身子,它就轻轻地发抖,深深地把头埋下,埋在两条前爪中间,并把两只长耳朵平平地放了下来。
一天一天过去,冬天最冷的时候已经过去。我们也惊奇地注意到白白的雪兔身上,果真一天天、一根根地扎出了灰黄色的毛来——它比我们更先、更敏锐地感觉到了春天的来临。就在这样一个时候,突然有一天,这只性格抑郁的兔子终于还是走掉了。我们全家人真是又失望又奇怪又难过。
我们出去在院子周围细细地寻找,一直找到很远的地方。好长时间过去了,每天出门时,仍不忘在雪堆里四处瞧瞧。我们还在家门口显眼的地方放了块白菜,希望它看到后能够回家。可那个空空的铁笼子一直空罩在原地。
后来,它居然又重新从笼子里冒出来了!
那时候差不多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我们都把老棉衣换下来了,一身轻松地干这干那。我们还把煤棚好好地拾掇了一下,把塌下来的煤堆重新码了码。就在这时,我们又重新看到了兔子。
这不是我们的兔子是什么!它浑身原本光洁厚实的皮毛已经给蹭得稀稀拉拉的,身上又潮又脏,眉目不清的。我伸手进去摸了一下,一把骨头,只差没散开了。不知道还有没有气,看上去这身体也丝毫没有因呼吸而起伏的感觉。我飞奔去商店找我妈,我妈也急急跑来看——“呀,它怎么又回来了?它怎么回来的?”
我远远地看着她小心地把兔子弄出来,然后用温水触它的嘴,诱它喝下去,又想办法让它把早上剩下的稀饭吃下去。好在后来,这兔子还是挣扎着活了过来,而且还比之前更壮实了一些,我高兴地看它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追着我外婆要吃的。
后来我明白了——我们用来罩住兔子的铁笼子只有五面,一面是空的,而且又靠着墙根,于是兔子就开始在那里打洞——煤棚又暗,乱七八糟地堆满了破破烂烂的东西,谁知道铁笼子后面黑咕隆咚的地方还有一个洞呢?我们还一直以为兔子是从铁笼子最宽的那道栅栏处挤出去跑掉的呢。
那个洞很窄的,也就手臂粗吧,我就把手伸进去探了探,又手持掏炉子的炉钩进去探了探,居然都探不到头!后来,他们用了更长的一截铁丝捅进去,才大概地估计出这个小隧道可能有两米多长,沿着隔墙一直向东延伸,已经打到大门口了,恐怕再有二十公分,就可以出去了。
我无法想象在这一个月里,它一次又一次独自面对过多少的最后时刻。在绝境中,在时间的安静和灵魂的安静中,它感觉着春天一点一滴地来临。有时也爬回笼子,啃咬纸箱子和煤渣。整整一个月我的心震颤了。而此时,兔子两只前爪抱着我外婆的鞋子像小狗一样又啃又拽——它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它总是比我们更轻易抛弃掉不好的记忆,它总是比我们更多地感觉着生命的喜悦。
( 1 )阅读文章,感受作者养兔的心路历程,从文中找出词语填入横线。喜欢——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 2 )联系上下文品味句子,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它就轻轻地发抖,深深地把头埋下,埋在两条前爪中间,并把两只长耳朵平平地放了下 来。
( 3 )读第13段画横线句子。下列两种版本的标点符号,你建议作者使用哪种,为什么?A.整整一个月。我的心震颤了!
B.整整一个月……我的心震颤了……
( 4 )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请以“______________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其他体裁不限;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老师、同学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