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________ ①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也是当时最美的男子。 ②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娇丽,然而形体娴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③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 ④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⑤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 A: ②⑤③①④B: ②③⑤①④ C: ②⑤③④① D: ④②③⑤①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我们这个时代卷帙浩繁的书籍,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B: MERS病毒传播速度之快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C: 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 , 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D: 你不用担心,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
3、 |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撺掇(cān) 凫水(fú) 亢奋(kàng) 草长鹰飞 B: 斡旋(wò) 冗杂(rǒng) 狩猎(shǒu) 人情事故 C: 连翘(qiào) 缄默(jiān) 福射(fú) 销声匿迹 D: 雾霭(ǎi) 龟裂(jūn) 眼眶(kuàng) 蓦然回首 |
4、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用真实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伊索寓言》多运用拟人手法,内容大多为动物。 B: 春节贴对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禁食,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C: 动物世界、儿童的游戏性、天真的童心与非逻辑的想象,这一切形成了弥散在《西游记》中的童话的气氛。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 D: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称对方的母亲为“令堂”,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称对方的女儿为“令爱”,称自己的女儿为“小女”。 |
5、 |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切伟大的梦想的实现,都是个人与团队的合作。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接力跑”。 ③丢掉团队精神、失去奋进动力,踟蹰不前、得过且过、画地为牢、只会贻误发展机遇。 ④他们或是慵懒散拖、消极怠工,跑得“掉了棒”;或许是今天上山、明天下河,跑得“脱了轨”。 ⑤不可否认,现实中有少数人,并没有认清自己在这场“接力跑”中的角色定位。 ⑥这些,都是不为未来筹谋,只为眼前考虑的短视行为。 A: ②①⑤④⑥③ B: ②⑤④⑥①③ C: ②①⑤③④⑥ D: ①③⑤④⑥② |
6、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肌肤 郎润 澄清 粼粼 B: 祷告 排徊 倘若 截然不同 C: 诀别 和蔼 淋漓 人声鼎沸 D: 姊妹 亭亭 分岐 翻来覆去 |
7、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B: 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 气冲斗牛 C: 博学多识 一拍即和 尽态极妍 D: 大彻大悟 参差不齐 闷闷不乐 |
8、 |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B: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C: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D: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
9、 | 选出下边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敝”字的部首是“攵”,共11画。B: “为”字按笔顺正确书写,第三划应该是“丿”。 C: “爬”字属于上下结构,共7画。 D: “菇”字的部首是“女”,表示“菇”字与草本植物有关。 |
10、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娉婷(pīnɡ) 妖娆(ráo) 寒噤(jīn) 亵渎(dú) B: 惊骇(hài) 游弋(yì) 玄虚(xián) 麾下(huī) C: 豢养(huàn) 桑梓(zǐ) 栈桥(zhàn) 箴言(zhēn) D: 矗立(zhù) 折本(shé) 诓骗(kuānɡ) 纶巾(ɡuān) |
阅读于谦的《观书》,完成下列各题。 《观书》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 1 )诗中“活水源流随处满”一句化用了朱熹《观书有感》中的“________ , ________。”( 2 )颔联中的“直”和“全”这两个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选择其中一个进行赏析。( 3 )这首诗写诗人自己的读书之趣,尾联为什么写到了富家子弟? |
文言文阅读。 苏轼 ①欣然起行________ ②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 ③怀民亦未寝________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________ ( 2 )下面句子中与“相与步于中庭”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 万钟于我何加焉 C: 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D: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
十万残荷
顾晓蕊
⑴又是一年凛冬到,山寒水瘦,我乘车穿过半座城,去湖边看荷,拍荷。
⑵倘以为那些残荷孤绝、凄冷,尽是凋败景象,倒也不尽然。若单看每株残荷,纤枝枯瘦,孑然如鹤,但十万残荷,一片连着一片,绵延数里,便显得声势浩荡。
⑶算来,我搬来这座小城已二十余年,体会到残荷之美,却是近几年的事。
⑷在葱绿的年纪,也喜欢荷,只是我那时迷恋的,是亭亭而开的荷,绽于碧波之上。“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它从《诗经》中迤逦而来,宛若临水照花的仙子。
⑸犹记得那年,去江南小镇游玩,看上一件旗袍。青绿的锦缎底子,一朵荷盛绽在裙摆处,令人想起苏轼的那句词:“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⑹我虽生得寻常模样,好在有鲜亮的青春底子,一袭玲珑旗袍穿在身,便有了风情,有了味道。想来,那时对荷的喜爱,是沉醉于它浓烈、张扬的美。
⑺走过小半生光阴,再看残荷,终是懂得,当繁华落尽,洗却尘俗,它已抵达至简之境。生活的美,不在于曾经轰轰烈烈,而是归于平淡后,那一份宁静从容。近观株株残荷,或弯曲如弓,或俯于水面,或昂然挺立,无 论哪种姿态,都是一幅幅水墨写意。它曾有过多妖娆,多盛大,而今就有多苍凉,多萧索。
⑻画坛怪才李老十,独怜残荷,斋号“破荷堂”。他懂荷、惜荷、画荷,与残荷仿若前世的知己,有着灵魂的相通与相惜。他笔下的秋荷、雨荷、风荷、月荷、墨荷,萧索冷峻,独立苍茫,自有一种清净深远的意味。
⑼他有一幅画作《十万残荷》,洇染纸上的十万朵残荷,携着冷瑟的肃杀气息,在你面前铺延开来,充溢着铁马冰河的悲壮。这满目凄荒里,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⑽吴冠中也画残荷,却枯而不朽、凋而不伤,相较而言,我更喜欢他画中的意境。明快简洁的淡墨线条,舒展横斜,虚实有致,勾勒出残荷独有的韵致。
⑾那一茎茎枯荷,萎了,败了,已然撑不起昔日的繁华记忆,却又是枝叶清朗,筋骨铮铮。一如画家本人所说,想画的已非荷非塘了,而是自己的春秋,自己的风骨。
⑿一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年近半百才热衷画荷。他笔下的荷,红花墨叶,偶有鸳鸯、蜻蜓、翠鸟点缀其间,热烈、饱满、奔放。即使画的是荷枯藕败,也画面清朗、天真洁净,显现灵动的气蕴和勃勃的生机。白石老人的 作品中,充满禅味禅趣,不贪,不求,不争,不执,如此圆融平和,已达人生至境。
⒀人年龄渐长就不人云亦云了,不随波逐流了,会以一株残荷的姿态,不攀缘,不依附,在风雨中,站成一道绝美的风景。
⒁终有一天,我们也将老去。老了,亦无须伤怀,要老得有气韵、有风骨。其实,只要你愿意,依然可以活得优美、精致、高贵,拥有一个气象万千的世界。
(选自《大同晚报》2019年12月07日,有删改)
在美文赏读课上,老师推荐阅读散文《十万残荷》,并布置了问题。
( 1 )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以“十万残荷”为题的妙处。写作提示:①从语言表达、表现手法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来写;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100字。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鼠年的第一缕阳光回归大地。又一个万象更新的时刻,今年,人们心中惦念武汉。这份惦念凝结在医务工作者“驰援”武汉的脚步声中。除夕之夜,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在举家团圆之际,我们看到有许多匆匆的脚步“逆向而行”,他们告别家人,甚至没有吃上团圆饭,就从上海,从广州,从四川,从江苏,从各个不同的方向集结奔驰武汉。
细读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爱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