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佛山市南海区桃园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B: 通过老师的教育,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C: 南宁经济能否腾飞,关键在于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D: 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水平。
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父亲的悉心教导,我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
B: 近年来,盘锦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全力推进“向海发展”项目的合作。
C: 临近春节,商场里新增了糖果、对联、速冻饺子、山核桃等年货食品专柜。
D: 防雾霾口罩不仅可以防寒,而且可以阻止一些小颗粒灰尘进入呼吸道。
3、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尤其到了唐代,不少诗人都是在异乡进行诗歌创作,在游历的过程中进行创作。

②诗歌是情绪的流动,这些诗人,如屈原、杜甫就是游子。

③诗歌与旅游的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④从楚国的屈原开始,诗歌与旅游变得密不可分。

⑤他们在行走的过程中留下了最丰富、最感人的诗篇。

A: ②③④①⑤
B: ③④①②⑤
C: ③①⑤②④
D: ②④③①⑤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 , 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B: 读名著的好处数之不尽,当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会豁然贯通
C: 领导总是告诚他不要自由散漫,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他总不以为然
D: 她对人对事有点吹毛求疵 , 所以常常不被朋友所理解,她也因此常常感到孤独。
5、下列词谱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附和 铭刻 两全其美 按部就班
B: 孤僻 烦燥 屈指可数 有侍无恐
C: 驯良 决别 记忆犹新 一代天娇
D: 峻工 荟萃 中流砥柱 金璧辉煌
6、对下列语句中划线“之”字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

②其言兹若人俦乎?

③齐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④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何以也?

⑤且人患志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⑥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

A: ①④⑥句的“之”字作用相同。
B: ②③句的“之”字作用相同。
C: ②⑤句的“之”字作用相同。
D: ⑤句的“之”字与其他几句都不同。
7、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火(ɡōu)   桐(wǔ)   窸(sū)
B: 大(è) 猎(shǒu) 夺(cuàn)
C: 静(mì) 苣(wō) 哑(yīn)
D: 囊(sù) 吸(yǔn) 斯(zhōnɡ)
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恰如一棵树,如果花不漂亮,也许________________;如果叶子也不漂亮,也许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叶子会青翠欲滴 体态会绰约生姿 枝干会错落有致
B: 枝干会错落有致 叶子会青翠欲滴 体态会绰约生姿
C: 叶子会青翠欲滴 枝干会错落有致 体态会绰约生姿
D: 体态会绰约生姿 枝干会错落有致 叶子会青翠欲滴
9、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B: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从见不到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C: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D: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寻找张怀民。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面对世间万物,我以为,美味可以慰籍味蕾,好的音乐,则能慰籍灵魂。
B: 滩涂上,一望无际的,红灿灿一路开满了花骨朵了,那是骄羞的新嫁娘啊。
C: 愁绪蔓延开来,又荡漾开去,而霏霏细雨,细密如针织,仿佛雾气一样茏罩在四空。
D: 我熟悉你褐黄深厚的壤土,略带碱味的水和干燥温馨的空气,熟悉你天空的每一朵云、夜夜挂在头顶的那几颗星星。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南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 仕途坎坷。

( 1 )词中“片片”“点点”有何表达效果?
( 2 )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欲抑先扬,具有“味外之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之________ 斗折行,明灭可见________
以其境清________ 不可久________

( 2 )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____ ”呼应,又为下文的“________ ”埋下伏笔。
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 ”。

( 3 )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 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 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 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 4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5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莫言的《讲故事的人》,完成小题。

①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A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②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B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出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③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④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⑤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⑥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 1 )选文回忆了成长中作者与母亲的哪三个故事?请简要概括。
( 2 )文中画线的A,B两处句子分别描写了母亲和“我”的流泪,请分析其原因及表达的感情。
( 3 )选文③、④段中,母亲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请写出能够体现母亲态度变化过程的关键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有人认为莫言是因为“会讲故事”而成为著名的作家,进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选文有关内容谈一谈,莫言会讲故事能力的形成,对你学习语文的启发。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太空中的绿色动力﹣﹣太阳帆

①太阳光传送光和热,照到人身上,人会感到暖洋洋的,但从来也没有人感觉到太阳

光有压力。实际上,太阳光是有压力的,因为光具有两重性,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光子。光线实际上是光子流,当光子流受到物体阻挡时,光子就撞到该物体上,就像空气分子撞到物体上一样,它的动能就转化成对物体的压力。

②不过,太阳光产生的压力﹣﹣光压是非常非常小的。不仅人感受不到,就连普通的仪器也测不出来。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6牛/平方米,也就是说100万平方米平整光亮的面积上才受到9牛的压力,只相当于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在地面上,由于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力的存在,微乎其微的太阳光压力被淹没在这些宏观力的汪洋大海之中。

③“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开始想到利用太阳光压来推动航天器在太空飞行。早在上一世纪初,俄罗斯宇航理论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提出过这一大胆的设想。以后,又有不少科学家进行过研究。然而,只有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在有强大的火箭把航天器送入太空的条件下,利用太阳光作为航天推进力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④太阳光压的大小是与接受太阳照射的面积成正比的。受照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为了获得一定的压力,必须有足够大的受照面积,从而引出了太阳帆的概念。

⑤太阳帆是一种面积很大,表面平整、光滑、无斑点和皱纹的薄膜,一般由聚酯或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制成,表面镀铝或银,使其具有全反射的特性。

⑥一块面积为105×105平方米的太阳帆,在太阳光正射下可获得大约100毫牛的力,用它推动100千克的物体,可产生1毫米/平方秒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极其微小,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一万分之一。

⑦俗话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块块碎土堆成高山。”速度等于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尽管加速度非常小,只要时间足够长,终能达到一定的速度。即使航天器的加速度只有1毫米/平方秒,那么,一天以后,速度达到86.4米/秒;一个月后达到2592米/秒;130天后,就可超过第二宇宙速度,达到11.23千米/秒;一年后可达到31.54千米/秒,足以飞出太阳系,由此可见加速度不在大,时间长则灵。

(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 , 你认为“太空中的绿色动力”中“绿色”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
( 2 )第③段中划线的“这”字指代什么?
( 3 )太阳帆有哪些特征?请用简要的话概括。
( 4 )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5 )本文语言既科学准确,又生动形象。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①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6牛/平方米。

②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对于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事物,我们常常有自己的看法,但受时间、地点、年龄、身份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看法又常常会发生改变。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请以“ 改变了我的看法”(可填“他、那件事、那本书”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立意自定;(3)字数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