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山东省五莲县管帅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黄(hūn) 酝(niàng) 发(jì) 澈(chéng)
B: 水(zǎo) 蓄(zhù) 叫(tí)息(qī)
C: 朗(rùn) 临( wèi) 吝(sè) 高(miǎo )
D: 护( kān) 镜(léng) 抖(sōu )竦(zhì)
2、下列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 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相接。这就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是从大处落笔。
B: 颔联写莺与燕,“几处”说明早莺还少,“争暖树”说明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这联可谓描摹细致,充满生机。
C: 颈联写花和草,乱花初放,而未缤纷,但可以预见即将盛放,会使人眼花缭乱;芳草才生,尚未长高,仅能没过马蹄。“渐欲”“才能”写出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
D: 尾联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心情。“湖东”点明诗人行踪,与首联呼应;“绿杨阴”“白沙堤”,颜色鲜明,一派春和景明气象。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阴晦 登峰造极 根深蒂固 墨守成规 斩钉截铁
B: 掺杂 廓然无累 重蹈复辙 涕泗横流 气吞斗牛
C: 煞白 恪尽职守 锲而不舍 味同嚼蜡 怒不可遏
D: 棱角 喏喏连声 恼羞成怒 恃才放旷 强聒不舍
4、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
B: 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摘地挺了过来。
C: 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思蛛网一般。
D: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5、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现代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对旧的文化进行分析批判,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推陈出新创造出好作品。
B: 面对这个棘手的案子。专案组的成员真是一筹莫展 , 理不出一点头绪。
C: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D: 山廊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
6、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zhēn)言 (bào)晒 并(tì)莲 自惭形(huì)
B: 肚(jí) (jué)逐 绿(yīng)茵 信手(niān)来
C: 眼(kuàng) 周(jì) (kāi)桌子 (yàng)怏不乐
D: (pīng)婷 (hǒng)笑 (chuàn)出来 (dān)精竭虑
7、

下面各句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________。

②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________东西。

③水________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④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________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A: 训练 稀罕 唤醒 支配
B: 经验 奇怪 唤醒 掌握
C: 训练 稀奇 唤醒 支配
D: 经验 奇妙 唤起 支取
8、

选出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假若我们都能对那些给我们提供方便的人说声“谢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到自己的力量,我们这个社会还会不和谐吗?还会不温暖吗?
B: “作为文明的传播者,我们的传媒界,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他顿了顿,接着说:“更应该清楚自身的社会责任,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
C: 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实力。
D: 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9、

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
B: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笛福,作品以奇异的想象和辛辣的讽刺,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
C: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又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D: 《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拉着一辆黄包车在风雨中哆嗦,在烈日下喘息,让读者感受到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10、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闭(sè)  渎(xiè)  柳花明(àn)
B: 诚(qián) 长(shàn) 喏连声(ruò)
C: 怒(chēn) 暗(huì) 偻提携(yǔ)
D: (háng)辈 虚(xuán) 扑迷离(shuò)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杜牧的《秋浦途中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 1 )一、二句中的“萧萧”“淅淅”有何表达效果?
( 2 )“为问寒沙新到雁”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1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门于河(圮:倒塌)
B: 十余岁(阅:看)
C: 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D: 于沙上(湮:埋没)
( 2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山门圮河 尝射家圃
B: 如言 及家穿井
C: 当求于上流 又数刀毙
D: 石性坚重 待君久不至,
(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以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善于制造波澜,引人入胜。
B: 由“设帐寺中”,却要指出寺僧“不能究物理”的错误,可见“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中讲学家的笑是友善的笑。
C: 文章寓意于事,立意高远。作者的兴趣所在,不是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而是引出最后的深层思考。
D: 作者认为,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的错误,老河兵则因为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才提出了正确的看法。
( 4 )翻译《河中石兽》中划线的句子。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没事到丰城玩

季明

①我的同学巴库,高中一毕业,就去丰城闯荡,在那里定了居,多年以后,听说这家伙混出息了,成了腰缠万贯的老总。

②丰城离我们这里有几千里,但每年巴库总是乘飞机回来一两次。每次回来,巴库就心急火燎地召集同学聚会,按他的话说,一是想念同学们;二是想吃家乡的饭菜。

③巴库衣着光鲜,一条粗大的金链子,赫然挂在脖子上,沉甸甸的;手上则戴着几个金光闪闪的戒指。整个一财大气粗的土豪。同学聚会,每当喝到兴头上,巴库便会站起来,腆着肚子,伸出双臂,张开巴掌,豪气地在空中一划拉,说:“今天我买单,谁都别争,谁争我跟谁翻脸。”一开始,我们还争,但慢慢地就习惯了,谁让他是土豪哩!散场时,巴库逐个跟同学们握手,依依不舍地摇着、晃着,胸脯拍得啪啪响,说:“没事请到丰城玩,尽管找我,咱在那里混得开,啥事都能摆平。”但我们都没往心里去,丰城那么远,谁吃饱了撑的,没事往那地方跑。

④但偏偏我就去了丰城,办私事,不得不去。

⑤我是坐火车去的,一上火车,我就给巴库打电话,说:“兄弟,我要去丰城。”电话那头,明显感觉巴库一愣,说:“真的假的?别骗我!”我说:“骗你我是孙子,现在,我就在开往丰城的火车上。”巴库高兴地说:“好啊,到站后给个电话,我去接你。”

⑥火车跑了一天一夜,终于在丰城停下。老远,我就看见巴库在出站口,伸长手臂,摇着肥厚的手掌,冲我招手。一瞬间,我的眼睛竟然有些湿,坐了几十个小时的火车,累得跟狗熊似的,能在生疏的异乡看见熟人,那感觉,特亲切。在去宾馆的路上,巴库说:“我定了个酒店,给你接风洗尘,顺便邀请了几个丰城的朋友,陪陪你。”

⑦车在一家豪华酒店门前停下,走进包厢,里面等候的七八个人都站了起来,巴库一一为我介绍。这是某某公司的老总、某某公司的董事长;这是某某科的科长、某某处的处长;他最后隆重介绍给我的,是柯厅长。巴库恭敬地说:“这是市委某某厅的柯厅长。”柯厅长略带矜持地伸出手,只跟我轻轻握了一下,连声说:“呵呵……副的、副的,副厅长。”我的天,甭管正的副的,厅长,在我这小民眼里,已经是天大的官了!在他们面前,我只有受宠若惊、点头哈腰的份了。巴库扯起我,按坐在首席上。我诚惶诚恐地坐在位置上,不知所措,如坐针毡,特别是身边的柯厅长,总是一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模样,透着威严,时刻让我感到压抑和渺小。

⑧丰城的老总和官员们,轮流向我敬酒。说实话,这顿酒,我喝得很难受、忐忑和迷糊,不知不觉就醉了。第二天,我编出各种借口,坚决推掉巴库再次设宴招待的邀请。巴库很无奈,说:“那好吧,若有啥困难尽管说,咱在这里朋友多,啥事都能摆平。”

⑨只一天的时间,我就将事情办好了,晚上,决定去吃小吃。在小吃街,我刚在一个摊位旁坐下,老板赶紧跑过来,殷勤地问:“先生,想吃些什么?”声音非常耳熟,我抬头一看,“呼”地站起来。我说:“柯、柯、柯厅长,怎么是您?”老板愣住了,看着我,忽地有些不好意思,说:“啥柯厅长啊……狗屁的厅长哦……都是巴库那小子……”接着,老板又嘿嘿一笑,说:“出来混,都不容易,家乡来了客人,相互帮衬一下,撑个场面而已。”提到巴库,老板往远处一指,说:“那个小饭店,就是巴库开的。”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小饭店的厨间忙活。我赶紧离开,走之前,再三叮嘱那老板:“兄弟,这事,就烂在肚子里,千万别说我来过!”

⑩又一年,巴库回来,同学们聚会,再次喝高了。散场时,他握着我们的手,依然说:“没事请到丰城玩,尽管找我,咱在那里混得开,啥事都能摆平。”

我张开双臂,紧紧拥抱住他,心里倏地觉得异常酸楚。

(选自2017年23期《微型小说月刊》)

( 1 )简要概括第⑦段“我诚惶诚恐地坐在位置上,不知所措,如坐针毡”的原因。
( 2 )阅读下面句子,按括号中的要求答题。

①柯厅长略带矜持地伸出手 , 只跟我轻轻握了一下,连声说:“呵呵……副的、副的,副厅长。”(划线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我张开双臂,紧紧拥抱住他,心里倏地觉得异常酸楚。(“我”心里为什么会“觉得异常酸楚?)

( 3 )小说中的巴库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小说内容作简要分析。
( 4 )有人读了小说,认为“没事到丰城玩”这个题目比较平淡,缺少韵味,你是否认同?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 (刘建超)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郑祺喜欢搜集各式各样的尺子。

郑祺的父亲是裁缝,在老街开着一家裁缝铺。手工缝制,工艺讲究,在老街有着很好的口碑。郑祺“抓周”时,绕过父母故意放在他眼前的
“元宝”“官印”,抓住了郑裁缝天天离不开的量衣软尺。郑裁缝不甘心,把软尺挂在自己的脖子上,让郑祺重新抓,结果郑祺竟然摇摇晃晃站起来,踉跄着迈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稳稳地抓住了郑裁缝脖子上挂着的尺子。这孩子,莫非要子承父业,长大了也做裁缝?

郑祺喜欢尺子。上学后,他书包里总放个软尺,课间没事就拿出来量墙量树,量校园后墙根的小草。班里男女生同桌,中间画一道线,谁也不能超过“三八”线;班里的王大头,仗着身高体壮,在课桌上画的线明显是偏的,同桌只要过线,他就用胳膊肘顶人家。女同桌哭了,找到班长告状,班长也惧王大头,就推给郑祺,说郑祺有尺子,给量量谁侵略谁!郑祺马上拿出尺子,认真地量了两次,说王大头侵略了十五点四厘米。同学们起哄,郑祺潇洒地收回尺子,看也不看身后叉着腰,瞪着眼的王大头。

放学路上,王大头把郑祺堵在了河边的木桥旁,手里拿着根枝条。王大头说:“你不是会量吗?我手里的枝条有一米二,你量量。”

郑祺拿出尺子量过,说:“一米一”。 “一米二!” “一米一!”王大头的枝条抽在郑祺的身上。“一米二!”
“一米一!”枝条又落在郑祺身上。“一米二,你再给我量。”郑祺拿尺子量过:“一米,你刚才把枝条打折了。”

王大头气得哇哇叫,夺过郑祺手中的尺子扔进了河里。

回家后,郑裁缝抚摸着郑祺的头说:“你做得对,孩子。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心正,尺子就正。”

郑祺大学学的专业是工程建筑,学业虽紧张了,收集尺子的喜好仍没有变。各式各样的尺子装了好几纸箱。

郑祺在宿舍里经常给大家表演测量,屋子里凡能看到拿到的物件,郑祺就用手来丈量,结果也和尺子量的不差分毫。更绝的是,他还能目测出你两眼之间的距离、手臂的长短、步幅的长度。

郑祺毕业分配到了建设局,要和大大小小的开发商打交道。经过六年的历练,郑祺升任局长,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郑祺喜欢尺子,还将搜集到的老木尺子包装成精美的礼品,送给同事朋友。尤其是朋友家只要添丁,他是必定要选个好尺子送给人家的,寓意孩子长大后会成为赤子,爱国爱家,孝敬父母。朋友都说他抠门儿,他呵呵一笑,礼轻寓意重。

郑祺再次见到老同学王大头是个午后。王大头已经是财大气粗的开发商,手眼通天的人物。

郑祺知道王大头约他喝茶的目的。王大头开发的几个小区竣工验收,有人举报单元实际面积与施工图纸有差异,却被王大头打通关节过了关。郑祺带着调查组去了现场,查看了情况。郑祺认为至少有百分之二的误差,果真工作人员再次测量的结果是百分之二点一,每个单元面积少了二点七三平方米。大家都惊奇地咋舌。

茶过三泡,王大头沉不住气了:“老同学,你就大度些,我不会亏待你。”

郑祺呷了一口茶:“老同学,你这两个小区,八百套住房就要昧下老百姓一千多万啊,这钱你就挣得安心?”

王大头说:“老同学,我这人喜欢直来直去。我也不为难你,误差总会有的。差一平方米,行了吧?给个面子。”

郑祺摇摇头。

王大头拿出一个纸袋放在郑祺眼前:“美金,五万,一平方米!”

“二点七三平方米!”

王大头的脸有些扭曲了:“老同学,别把事情做绝,处世小心为妙。”

郑祺站起身,说:“老同学,我又不是没有挨过你的枝条,呵呵。谢谢你的茶,真是好茶啊。送你一把我收藏多年的木尺。告辞!”

郑祺走出茶社,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

( 1 )小说的第二段详写郑祺“抓周”有何用意?
( 2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郑祺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 3 )赏析划线句。

回家后,郑裁缝抚摸着郑祺的头说:“你做得对,孩子。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心正,尺子就正。”

( 4 )小说中写了郑祺与王大头的两次交往,有什么作用?
( 5 )小说的标题“尺子”意蕴深刻。根据小说,请从情节、寓意和主题等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就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舞台再好,自己不参与就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为再强,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

这几句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