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B: 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C: 易中天老师在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 D: 课文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可以固执己见 , 只要言之成理,有何不可呢? |
2、 | 下列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但当涉猎(表示转折,但是) 见往事耳(指历史)B: 蒙乃始就学(才) 及鲁肃过寻阳(等到) C: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愿为市鞍马(集市) D: 蒙辞以军中多务() 赏赐百千强(有余) |
3、 | 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 A: 《芦花荡》中的主人公“老头子”老当益壮、智勇双全、爱憎分明,完美的英雄人物形象。 B: 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友谊。 C: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结尾一句“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课文中还有一些有些地方运用到了这种修辞手法,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D: 《亲爱的爸爸妈妈》中引用了迪桑卡的诗句,其作用是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
4、 | 对《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描述了沙漠里千百年来被视为魔鬼作怪的现象,从科学角度作出了正确的解释,表明了一切怪异现象都可科学说明的真理。 B: 本文主要描述了沙漠里的两种奇怪现象,一是“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二是“鸣沙”。 C: 作者对沙漠里的一些怪异现象的解释,都是经过自己经过科学的检验得到的正确结论,决不是想当然、凭空捏造出来的解释。 D: 作者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把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的。 |
5、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泄(xiè) 扶掖(yè) 枘凿(nà) 廓然无累(kuò) B: 灰烬(jìn) 油腻(nì) 不朽(xiǔ) 刻骨铭心(míng) C: 庸碌(lù) 谀词(yú) 相契(qiè) 重蹈覆辙(zhé) D: 颓废(tuí) 挫折(cuō) 谦卑(bī) 涕泗横流(sì) |
6、 |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连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的是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B: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国小说四大古典名著指的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 C: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记承天寺夜游》都是他的作品。 D: “说”“表”“记”“铭”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但“序”“书”则不是。 |
7、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亢奋(kāng) 斡旋(wò) 戛然而止(jiá) B: 翩然(piān) 缄默(qiān) 销声匿迹(nì) C: 襁褓(qiǎng) 拾级(shè) 怒不可遏(è) D: 寒噤(jìn) 龟裂(gūi) 接踵而至(zhǒng) |
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了一代又代人。 B: 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疾迹,杨志虽极精细,仍然中了计。 C: 词,又称长短句,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豪放词,“红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D: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表明了一年中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清明”“端午”都属于二十四节气。 |
9、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B: 面对这个问题,他很快陷入了沉思,因为他真的不知道有关部门会不会及时处理,会不会还像以前那样互相推诿? C: 《春蕾杯》是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由首都师范大学《作文导报》承办的一个面向全国中小及各职高、中专学生的作文赛事。 D: 我特别喜欢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因为它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
10、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狩猎(shòu) 脑髓(suǐ) 羁绊(pàn) 针灸(jiǔ)B: 哺育(bǔ) 亘古(gèng) 慰藉(jiè) 纤维(xiān) C: 藩篱(fān) 拮据(jū) 酝酿(niàng) 酗酒(xù) D: 咫尺(zhǐ) 荒谬(miào) 媲美(pì) 忏悔(chàn)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齐安①郡中偶题 【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②中。 【注】①齐安:今湖北省黄冈黄州一带。842年,杜牧谪迁外放为黄州刺史。②碧伞:荷叶。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注】①缣: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百废具兴________ ②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 ③范文正公轻财好施________ ④岁衣缣一匹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 3 )《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说说对范仲淹和孟子“忧乐观”的理解。 |
①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 ,
②昨天发生的事情,还是让我难以消化 ,
我常常觉得你们兄弟俩在和我做智力对决,价值拔河。
( 4 )阅读全文,概括作者和孩子之间的“智力对决,价值拔河”具体有哪些方面?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作者希望孩子们按东方礼节来待人接物,孩子们虽然有所保留,但还是接受了。
④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让土地休息一会儿
豆春明
① 一进冬天,村庄便闲下来。风跑进跑出,一刻不停地收集温暖。这个时候,感觉到最寒冷的,不是牲畜,也不是人,而是风。没有村庄,风也许会被冻死的。不过不要以为村庄就很了不起,如果风不来取走温暖,村庄便邂逅不了冬天。村庄需要休息,而风正是一个不错的借口。
②村庄里的树休息了。树藏起耀眼的花朵和多情的叶子,从一年的忙碌中抽回身子。在寒风中,树站成树本来的模样。这是树以休息的名义,在一遍一遍地温习自己。人也休息了。人尽量躲在一个角落里,避免让风发现。人变得有点清心寡欲,而且很大方,第一次把广阔的世界归还给草木、山川、流水……
③土地也该休息了。 【批注:本句承上启下,“也”照应前文,村庄,树和人都休息了,“土地”领起下文,土地要休息了。】
④要说忙土地最忙,要比累土地更累,可是很少有人心疼土地。人天天走过田野,心疼的是地里的庄稼。哪株庄稼长高了,哪棵庄稼生病了,人一清二楚。但哪块田老了,哪片地伤了,人根本不去过问。人把土地折腾够了,就抛在一旁不管了。
⑤只有风心疼土地。风理解土地的苦,到了冬天,风就看管好土地上的麦苗,不允许它疯长。监督地里的蛇虫,安排它去冬眠。这些东西比人听话,整个冬天都安安静静的,不去惊扰土地。当然也有如梅花之类不懂事的,在人的鼓动下硬要绽放得轰轰烈烈。风生了气一个劲儿地吹,直到把梅花吹光了事。风做的一切,是为了土地能休息一会儿。
⑥在冬季的天空下,土地舒展着自己。一块田挨着一块田,田依偎着好像在取暖。等到稍微有些暖意,风坏坏的,偷偷溜过来,又把那点温暖抢走了。田挨得更紧了。平日里,在人的干涉下,田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批注: 】此刻又重新聚拢,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田在冬天里会不会也像人一样出趟远门,去看望一下多年未见的亲友呢?
⑦每一年,风都如期出现在村庄。
⑧但风显然忽视了人的善变。
⑨从前,人衣衫褴褛,不得不听风的话。现在,人锦帽貂裘,可以不怕风,不理睬风了。眨眼之间,人又把广阔的世界从万物手里夺过来。人想干什么就做什么。风记得昨天还同一块地说着笑话,今天就发现那块地上立着高楼。风急得围着楼转圈,想把土地找回来。住在楼里的人抱怨:风太大了。是的,够大的了,可风越来越觉得无能为力。
⑩在人的带领下,花不想在冬天凋谢,草木也不肯在冬天枯萎。风不敢肯定还有谁会听自己的话。更担心的是,这样下去,总有一天,村庄会没有冬天,世界也无冬天,土地就彻彻底底无法休息了。如今,人们只在盼雪的时候才会想起风,想起冬天。有时雪真的下在村庄或者另一个叫城市的村庄里,人便兴奋地哇哇怪叫,以为发现了天地之间的大美。可是雪一停,人就把风扔了,把冬天扔了。今天的村庄,正在习惯没有冬天的日子,已经习惯不让土地休息。不知道累坏了的土地,还有没有力气留在明天的村庄?
⑪自然也会有人想起那些老旧的时光。那时的冬天冷得像冬天。土地懒懒的,啥也不干。水也不去流浪,大大方方地躺在土地的怀里,清清亮亮的,似一面镜子。这种田,名叫冬水田。人走到田边,可以照一照自己的美丑。白云飘过,也能映出自己的厚薄。风吹过来,田和水有些动荡。风安慰说:不要紧,现在是冬天,放心休息好了。
⑫这话听起心酸,像是一句绝唱。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改动)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要求写成议论文,字数在600字以上。
(一)小议创新
(二)学会 (在横线上填上“宽容”、“表现自己”、“合作”、“问候”、“交友”等,然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