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在《水浒传》中孙二娘的绰号是( )。 A: 母夜叉 B: 一丈青 C: 一丈红 D: 母大虫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多少话没有要说;我已经准备好了。 B: 学习是否努力,是我们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C: 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都认为第三届油画展是中国美术史上最大规模的举动。 D: 通过防治“非典”的斗争,公众对滥吃野生动物的危害性有了深刻的提高。 |
3、 |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B: 《傅雷家书》的作者是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两则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时和欣喜成功时,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C: 《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北上伐魏前写下的传颂千古的表文。 D: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的史书整理编辑而成,共有33篇,分12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
4、 | 阅读下面文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A: 文段中划线的名词,它和“留美预备学校是清华大学的前身”中的“前身”意思相同。 B: 文段中“聚集”一词,可以用近义词“汇聚”来替代。书写“聚集”时注意两字都是上下结构,其中“聚”字共14笔。 C: 文段中“悬岩峭壁”是并列短语,结构相同的如“铜墙铁壁”“和风细雨”等。 D: 文段中,“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句的主干是“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 |
5、 | 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 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 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康。(将“健康”改为“充沛”) D: 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
6、 | 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忍俊不禁(忍住) B: 花红已谢(凋零) C: 察颜观色(颜色,色彩) D: 盘虬卧龙(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
7、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B: 《傅雷家书》是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书”,傅雷通过书信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C: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都选自这本散文集。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
8、 | 下列关于名著的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它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B: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重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C: 《培根随笔》说理透彻、警句隽永。培根被马克思称为“法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听说过他那句遐迩传扬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D: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比较广阔的社会现实。 |
9、 | 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 ) A: 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B: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C: 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D: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 |
10、 | 下列字音与字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烂熳(màn) 匿(ruò)名 庶(shù)祖母 B: 芦荟(huì) 长髯(rán) 眼翳(yì)病 C: 不逊(sùn) 禁锢(gù) 文绉绉(zhōu) D: 诘(jié)责 锃(chéng)亮 颔(hàn)首 |
欣赏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 ( 1 )请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呈现的画面。( 2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边关将士怎样的矛盾心理?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①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 3 )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B: “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思想,“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是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
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问题。
海中变色龙
①说起变色龙,谁都知道那是描述蜥蜴(爬行动物,体长约30厘米,能改变皮肤颜色)。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海里也有变色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章鱼。
②章鱼挺着个圈圈的大肚子,长在头上的8条腕足在水中随波摇曳,翩翩起舞,远远看去,像一朵花在海里翻动,非常美丽。章鱼其实不是鱼,它属于软体动物。
③章鱼和蜥蜴一样,皮肤下布满了各种色素细胞,红橙黄绿,样样齐备。它可以利用细胞的伸缩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便和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
④章鱼遇上敌人,会先施展“变色术”,一会儿变成白色,一会儿变成红色,几种颜色不停地变换,以此来吓唬敌人。如果这招不行,它才会动用自己肚子里的墨囊,急剧收缩身体,喷出墨汁状的“烟雾弹”,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漆黑,趁进攻的鱼儿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之机,逃之夭夭。
⑤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有些海洋公园利用章鱼给游客表演。只见它忽而萎缩成一团,忽而伸展开来,8条腕足不断摆动,摆出各种姿势,同时还不停地变换体色,让人们欣赏它那绝妙的变色术。
⑥章鱼非常警觉,即便在洞中或礁石下栖息时,也会留两条腕足在外面轻轻摇动。一旦有什么情况,章鱼会立刻警觉起来,或躲避得更深,或用腕足牢牢缠住对方,把它缠死或毒死。
⑦雌章鱼可以称得上是海洋动物中的慈母,一产卵后,便不吃不喝,精心孵化小宝宝。在此期间,它不准其他任何动物靠近,即使章鱼爸爸不小心进入,也会被毫不留情地咬死。平时,章鱼妈妈会用腕足轻轻翻动孵粒,并从肚子里的“口袋”中喷出水来逐个给孵粒冲洗,使它们获得充足的氧气,并保持清洁。当小宝宝出世后,章鱼妈妈一般会因饥饿和劳累,辛苦地死在子女身旁。
⑧章鱼中的“巨人”大王章鱼,其腕足可长达18米,是异常凶猛且好战的动物,在海中称王称霸。它不仅四处追逐鱼虾,而且经常自相 残杀,甚至时常偷袭渔船,或将船拦腰斩断,或用大大的腕足冲上渔船抓住人,吞入口中,然后迅速消失。因而,渔民们称它为“海底恶魔”。
熬出生活的浓香
胡建新
①“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他终于熬出来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不知是酸楚还是庆幸的感叹。一个“熬”字,浸润了多少人生辛酸,又蕴含了多少人生哲理!
②熬,是一种炙热的历练,是一种能量的积蓄。犹如小火慢煨,虽然火焰微小、火势温和,但却炙热长久,如果没有经受得住炙烤的钢骨铁身,难免会随时散架、消融,乃至在悄无声息中慢慢消弭,或曰死亡。可一旦经受住了这种炙烤,便会积蓄起火热中饱蕴的能量,将执著、刚强、勇敢、大度等光辉品质融入血脉、骨髓和胸膛,从此一辈子坚强挺立、无所畏惧。
③熬,是一种长久的坚持,是一种坚毅的淡定。人生没有捷径,成功都是熬出来的。厚粥是熬出来的,高汤是熬出来的,蜜汁也是熬出来的。只有饱经风霜,才能通达世事;只有坚守希望、铭记梦想,才能在酸甜苦辣中品出滋味、在枯燥单调中透出华彩。熬过了凄风苦雨,才能迎来丽日艳阳;熬过了山重水复,才能迎来柳暗花明。
④然而,熬也有熬的“准则”和“法度”。它不是心如死灰的妥协,更不是逆来顺受的苟且;不是委曲求全的窝囊,更不是卑躬屈膝的无耻。它表面上是无奈,骨子里却是坚韧;看上去是退守,实际上却是进取。熬中有窥望也有思索,有等待也有突破,有充满活力的努力也有充满活力的奋斗,有忍饥挨饿的窘迫也有扬眉吐气的从容。
⑤对待熬的不同态度,会得来熬的不同结果。有些人熬着熬着前进了,有些人熬着熬着退缩了。有些人熬着熬着成功了,有些人熬着熬着沉沦了。熬得过,出众;熬不过,出局。熬不是消极等待,消极等待熬不出好日子;不是无谓蛰伏,无谓蛰伏熬不出好名堂;不是自然消磨,自然消磨熬不出好结果。
⑥因此,熬要有“三心”:一是要有信心。能否熬得出来,关键在于是否对生活充满信心。遇到挫折,只要信念尚在,就会熬过痛苦,接近成功。二是要有耐心。熬需要安然的心境、淡然的心态和超然的胸襟。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只有在耐苦的煎熬中才能实现;蝴蝶羽化、凤凰涅槃,只有在耐久的煎熬中才能到达。三是要有善心。善心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元素,也是酿就事业成功最浓醇的酵母。有了善心,就不怕风言风语伤害自己,也无畏污言秽语诽谤自己。而成功这个天使,往往就在这种无私无畏的善心忍耐中翩翩而来。
(选文有删改)
( 1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引述人们的感叹,试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分析。题目:窗外
庚子年初的一场疫情,让我们与世界隔了一层窗。在一成不变的居家日子里,有些人忘了看看窗外,关闭了通往外界的一个通道。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我们也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们裹足于方寸室内,忘了窗外的风景,其实那里也有动人的情致;
我们端坐在书桌之前,忘了窗外的世界,其实外面也与你息息相关;
我们固步于自我的空间,忘了打开心窗,其实那里还有另一个精彩的你……
请以“窗外”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