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一项是( ) A: 重峦叠障 呼朋引伴 B: 无所事事 笑容可掬 C: 不屑置辨 举世闻名 D: 拭目以待 与日巨增 |
2、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B: ②①④③⑤ C: ④①⑤②③ D: ④②①⑤③ |
3、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字的中文汉字。 B: 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C: 其实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什么书,或者在什么年龄段读什么书,历史上、现实中都有许多建议,如“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D: 要在汉阳南岸嘴修建游乐场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很关心这座游乐场将怎么建,那里的千余株树木将怎么办? |
4、 | 下列各项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和“业余生活很丰富”加点的“丰富”都是形容词。 B: “轻歌曼舞”“意志坚定”“传承家风”“歌唱祖国”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 “我拥有一颗时刻准备远行的心。”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拥有心”。 D: “通沪铁路7月1日正式通车,上海市民抽个周末就能去扬州享受‘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
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将适度消费、低碳发展等理念当作社会风尚,绿色生活才可能成为时代的名片,进而为我们的后代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B: 靖江宝卷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完整、原生态的传承的原因,得益于这方水土的良好文化生态。 C: 随着大型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的热播,让法治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高频词。 D: 我们要涵养“人心齐,士弘毅,敢争先”的靖江品格,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和宽广坚韧的人格魅力。 |
6、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枯瘠(jǐ) 袅娜(niǎo) 不屑置辩(xuè) 好高骛远(wù)B: 星宿(xiù) 踉跄(liàng) 强聒不舍(qiǎng) 忍俊不禁(jīn) C: 矢志(shǐ) 伺候(sì) 面面相觑(qù) 百折不挠(náo) D: 伶仃(líng) 憎恨(zèng) 迥然不同(jiǒng) 不省人事 (xǐng)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喜欢看侦探小说,常常被小说里面错综复杂的情节深深吸引。 B: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幸福观,只要自己觉得好,别人就无能为力。 C: 唐老鸭和米老鼠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 , 深受大家的喜爱。 D: 这篇文章言简意赅地分析了那幅画的象征意义,肯定了作者对真善美执着的爱。 |
8、 | 下面语段括号内词语的词性依次判断正确的项是( )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 A: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代词B: 代词 形容词 动词 名词 C: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代词 D: 代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
9、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匿名 遒劲 沥青 春寒料俏B: 妥帖 教侮 竹竿 眼花缭乱 C: 擅长 不缀 仲裁 因地制宜 D: 推崇 吹嘘 簇拥 触目伤怀 |
10、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裨益 由嘴滑舌 脑髓 瞬息万变B: 遗憾 忠心耿耿 阴霾 历历在目 C: 煎熬 飞扬拔扈 牟取 诲人不倦 D: 绸怅 以讹传讹 娇健 十拿九稳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银山碛西馆① 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②西月如练。 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③迸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注】①银山碛(qì)西馆:银山碛又称银山,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南,其西有吕光馆。②铁门关:在焉耆以西五十里。③胡沙:胡地的风沙。 ( 1 )请赏析“飒飒胡沙迸人面”中“迸”一词的妙处。( 2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学记》) ( 1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 3 )甲、乙两文在论述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共同点?( 4 )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谈谈你对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
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那时候大家简直好象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去!"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①纵观悠悠历史,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几乎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都可能失败。如果害怕失败,那么只能什么事也不干。只有不怕失败,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②失败与成功之间往往有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有人曾把这个过程比作桥梁。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就是通过这座桥梁,才走向成功的。
③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曾经被吴国打得大败,成了吴王的奴仆。面对这样惨重的失败,他不是从此消沉,而是卧薪尝胆,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积聚力量,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吴国。
④居里夫妇,在提取新元素的实验过程中,虽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可他们却毫不气馁,信心十足,不断总结,坚持试验。他们终于成功了,发现了镭,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⑤在中国近、现代的革命史上,这样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孙中山先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愈挫愈奋”,最终推翻了清政府;人,更是不怕失败,前赴后继,由弱至强,成长壮大。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胜利了。
⑥可见,失败并不可怕,把每一次失败都看作新的起点,万里关山从头越,坚持不懈,加倍努力,那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⑦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失败,别灰心,莫丧气,要振作,去奋斗。失败只是暂时的,鼓起勇气,去战胜新的困难,去迎接胜利的明天。笑在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失败者同样光荣。
( 1 )这篇短文的论点是什么?( 2 )作者为了论证论点,主要运用哪些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 )居里夫妇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艰难曲折的过程”是什么?数学家陈景润与居里夫妇一样,也是从失败最终走向成功的。但是不宜把居里夫妇的例子换成陈景润的例子,为什么?( 4 )在学习和生活上,你是如何看待失败的?请联系实际谈谈。 写作·表达——请在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1)鸟儿的愿望是飞上蓝天,鱼儿的愿望是畅游大海,花儿的愿望是吐露芬芳,而你的愿望是什么呢?可能是为玉树、舟曲灾区祈福,可能是为西南旱灾祈雨,可能是为爸爸妈妈祈祷,也可能是为自己许下梦想……敞开心扉,尽情的写出内心的愿望吧!
请以“愿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600字
(2)《何以解忧,惟有 》 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进行写作。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