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们需要把有 的构思摆在制造业的核心位置。 ②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字词和朗读时基本功, 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孩子的基本功才能算打扎实了。 ③家庭教育专业化 , 在政府主导下,开设父母学校应迅速提到议事日程上。 A: 创设 只要 迫不及待 B: 创意 只有 迫在眉睫 C: 创意 只要 迫在眉睫 D: 创设 只有 迫不及待 |
2、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深圳“大运会”的筹备会上,各相关部门广泛交换了意见。B: 早晨上学人多,校长的汽车在校门口突然渐渐的停了下来。 C: 我们要时刻牢记交通法规,确保自己与他人的安全,行安全路,做文明人。 D: 有专家指出,运动量过少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
3、 | 在《水浒传》中“怒杀阎婆惜”的是( ) A: 林冲 B: 宋江 C: 鲁智深 D: 高俅 |
4、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古村落居民的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居住条件的需求。(将“使”删去) B: 给自己一个希望,就能活出一份精彩,命运之神青睐的是勇于进取、勇于拼搏。(在“拼搏”后面加上“的人”) C: 内地电影导演曹保平拍的青春题材的影片《狗十三》,在全国引起了观影热潮。(将“引起”改为“掀起”) D: 数学老师运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增强了安全意识,还学会了计算方法。(将“增强”改为“提高”) |
5、 | 下列相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猫》选白《郑振铎选集》,郑振铎是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B: 《狼》选自《聊斋志异》,其意在告诉人们只要敢于斗争就能取得胜利。 C: 《猫》一文表达了作者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以及自己内心的痛苦和自责之情。 D: 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他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 |
6、 | 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将“获胜”改为“胜负”) B: 为搞好百年校庆,学校领导研究并征集了师生们开展活动的意见。(在“校庆”后加“活动”) C: 在阅读名著中,使我们能够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真谛。(去掉“在……中”)。 D: 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把“即使”改为“虽然”或把“但”改成“也”)。 |
7、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 ④②①③⑤B: ③⑤①④② C: ②③⑤①④ D: ③⑤①②④ |
8、 | 对下面这首小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B: 诗中的“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 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 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9、 | 下列哪位不是“三曹七子”中的人物?( ) A: 曹操 B: 曹丕 C: 曹错 D: 曹植 |
10、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B: 他在当选班长那天的班会上,慷慨淋漓地发表就职演说,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C: 这张照片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D: 有些同学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口出脏话,实在让人深恶痛绝。 |
阅读下列的诗词,回答后面问题。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①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曾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 ②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 1 )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上片的前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上地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 B: 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涵”字写出了天空茫茫、水天一色的特点。 C: “贴云寒”运用拟人手法,“贴云”状双燕飞行之高,“寒”字写出了双燕背飞的心理感受。 D: 此词上片主写景,下片主言情,用语清婉雅丽,情真意切,不失为赠答词中的佳作。 E: 词人以折梅相赠的典故传达了他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表达出了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情。 ( 2 )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刘安世传(节选) 刘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①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谏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②有触忤③,祸谴④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选自《宋史》) 【注】①除:任命,授职。②脱:倘若,如果。③忤(wǔ):违反,抵触。④谴:贬谪。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主上方以孝治天下________ ②若以老母辞________ ③或帝盛怒________ ④复前抗辞________ ( 2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3处。旁 侍 者 远 观 蓄 缩 悚 汗 目 之 曰 “殿 上 虎” 一 时 无 不 敬 慑 。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 ( 4 )选文写刘安世母亲与旁侍者,有何作用?结合内容,请简要分析。 |
医院需要病人
(美)阿巴彻沃尔德
①以前,医院的住院部常常人满为患。可是近来,医院的效率越来越高了。病人住院根本无须久等。因为医院的床位过剩,为了经营下去,医院就得尽力避免病床空闲。这既是好事,似乎也不是好事。
②前些天,我到医院探望一位住院的朋友,我先到了问讯处,那里兼办入院手续。没等我开口问及我朋友的病房号,值班小姐便拿出一份表格,记下了我的姓名、年龄、职业,按了电铃。我还没来得及说明来意,早有两个护理员推着一辆轮椅来到我眼前。他们把我按到轮椅上,二话不说,顺着走廊推起就往病房走。
③“我没病!”我嚷了起来,“我是来看望朋友的。”
④“你朋友一来,我们就带他去你的房间。”一个护理员说。
⑤“他早就来了。”
⑥“那好,等我们把你安置到病床上,他就可以来看你了。”
⑦我发现自己被带到了一个写着“私人病房,未经护士许可不得入内”字样的小房间。护理员扒光了我身上的衣服,然后替我穿上一件古怪的、背后系带的短睡衣,还给了我一个水罐,然后打开了悬吊在天花板上的电视机,对我说:“需要什么就按一下电铃。”
⑧“我要我的衣服!”
⑨“噢,您放心好了。”护理员说,“哪怕发生最不幸的事情,我们也会把您的东西都给你那可能成为寡妇的妻子的。”正当我设想着怎样从这鬼地方逃出去的时候,威德大夫带领他的几个学生进来了。
⑩“谢天谢地,你们可来了!”我说。
⑪“你疼得很厉害吗?”他问。
⑫“我身体健康,我一点儿也不疼!”
⑬威德大夫显得十分忧虑:“如果你不觉得疼,那意味着情况比我们预料的还要严重。起初是哪里疼?”
⑭“不,我没病,我哪儿也不疼!”威德大夫同情地点了点头,转身对他的学生们说:“这是最难对付的一种病人,因为他拒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向医生叙述他的感受。在他打消自己根本没病的错觉之前,他是不会痊愈的。既然他不肯告诉我们什么部位有病,我们就只好做个外科检查手术来找出毛病。”
⑮“我可不想动手术。”
⑯威德大夫摇了摇头:“没人愿意动手术,但治病还是宜早不宜迟啊!”
⑰“我是来看望朋友的,我没病可治!我一切都正常!”
⑱“如果你一切正常,”威德大夫填写着病历卡说,“就不会到这儿来了。”
⑲次日早晨,他们剃光了我的胸毛,并且拒绝给我开早饭。
⑳过了一会儿,来了两个护理员把我挪到一辆担架式推车上,护士长在车旁随行,一个牧师垫后。
㉑我环顾四周,想寻求救援,但是我完全绝望了。
㉒最后,我终于被推进了手术室。
㉓“等一等,”我开了口,“我有话告诉你们。我是病得很重,但是我还没有加入医疗保险!交不起麻醉费。”
㉔麻醉师关掉了麻醉仪器。
㉕“当然,手术费我就更付不起了。”于是,大夫们纷纷放下了他们手中的手术刀具。
㉖接着,我转向护士说:“我甚至连交住院费的钱也没有。”
㉗接着,我糊里糊涂地换上了自己的衣服,被最初把我送进病房的那两个护理员赶到了清冷的大街上。
㉘但我要看望我的朋友,所以我又去问讯处打听我朋友的病房号,这回值班人员盯着我,冷冷地说:“我们再也不愿在本院看见你。你这不正常的人!”
(选自《外国经典短篇小说选读》)
( 1 )阅读这篇小说,请简要概括小说的两个主要情节。Ⅰ“我没病可治!我一切正常!”
Ⅱ“你这不正常的人!”
( 3 )结合语境说说第⑳段详细描写医院工作人员送我去手术室的作用。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很少有绝对笔直的道路,也少有完全一帆风顺的事情;世事多变,人事多磨。转一个弯,或许会费点周折,或许也有些风景……
请以“转了一个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