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寻乌县博豪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所属的诗歌类型是( )
A: 讽谕诗
B: 感遇诗
C: 咏史诗
D: 山水诗
2、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记述了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B: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C: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宋神宗评价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从而得名。
D: 《老山界》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昼夜内所发生的事情,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
B: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C: 此刻,正在播什么“大约在冬季”,弄得贾里心里冷飕飕。
D: 《伟人细胞》节选自《男生贾里》(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指出,当今世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B: 由于国际关系结构性矛盾加剧并引发新危机的挑战,使大国博弈加剧。
C: 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D: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为真实/绝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谁都从它发现自己/或是最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因为自己美

②有人躲避它

③有人喜欢它

④因为它直率

⑤恨不得把它打碎

⑥甚至有的人


A: ②④③①⑥⑤
B: ③①②④⑥⑤
C: ①③④②⑥⑤
D: ③①④②⑥⑤
6、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诅(zòu) 唐(tuí) 危(bīng) 苔(xiān)
B: 摩(sūo) 谷(suì) 着(qín) 良(xún)
C: 立(chù) 要(sài) 氲(yīng) 遗(hé)
D: 窗(xián) 热(zhuó) 求(qí) 静(mì)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他!哎哟……哎呦!”
B: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C: 可它又确是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D: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处于超高压的状态(即非常纯的沙子),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
8、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春》一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代表作有《荷塘夜色》,小说的代表作《背影》等。
B: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 《雨的四季》选自《散文》,是刘湛秋的作品,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D: 《天净沙 秋思》仅用28字就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之情。
9、

选出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 ①④③②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②①③
10、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B: 他努力工作,兀兀穷年 , 却还是没有得到老板的赏识。
C: 这个孩子天生胆小,在大庭广众的场合更不敢说话了。
D: 他说话总是扑朔迷离的,让人摸不清头脑。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 1 )上面诗歌出自________(作者)的作品,他第一次用此笔名发表的成名作是《________》。
( 2 )诗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本诗蕴含着诗人对________的向往和追求。
( 3 )“土地”是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如《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请结合《我爱这土地》,说说“土地”凝聚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诸鲁。既,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孟氏父子舍然无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节选自《列子·说符》)

【注】①干:这里是劝说的意思。②宫:酷刑的一种。下文的“刖”也是酷刑的一种。③让:责问,责备。

(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羡/施氏之有
B: 孟氏/之一子之秦
C: 当今/诸侯力争
D: 遂/宫而放之
( 2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抚________ ②反________ ③愠________

( 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

②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 4 )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后一课(节选)

都德

可怜的人!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忽然听见老师叫我的名字。轮到我背书了。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可是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我只好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我也不责备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够难受的了。这就是了。大家天天都这么想:‘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现在看看我们的结果吧。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

……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 1 )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内容。

( 2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句。

( 3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谈谈你对这句话中“高大”一词的理解?

( 4 )为什么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揭秘雪崩

1999年2月的一天,几个滑雪者动作娴熟地沿着山坡向下滑着,大雪映衬着他们潇洒的身影,就像在雪上纷飞的燕子。突然,“咔嚓”一声异响,紧接着一团雪雾从身后冲了下来,很快埋没了他们的身影。他们从自我陶醉中惊醒过来:雪崩!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

雪雾卷起他们向前狂奔,冲起沿途的雪一起加速向山下奔去,奔流的雪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途中的森林带试图阻挡这狂奔的雪龙,但几乎所有与雪流交锋的树木都凄惨地断裂了。森林带之后是一些居民屠,居民们没有来得及离开房子,就连同房子一起被奔流的雪卷走。沿途4千米的狭长地带一片狼藉,树木、村落、农田、电线……无一幸免。

这次雪崩的时速达到了250千米,所具有的能量可以达到104—105兆焦耳。如果人不幸被它碰上,仅胸部受到的冲击力就可以相当于15吨的卡车在身体上碾过一样。

雪崩的发生好像很偶然,它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地方发生,很难捉摸。好像一片雪花的落地,或者在山上说话声音大点都会引发雪崩,上述阿尔卑斯山的雪崩很可能就是滑雪者打扰了大雪的宁静,因而引发了那突如其来的灾难。

雪崩真的是那么不可预料吗?其实雪崩也是有条件的,雪崩选择的山坡坡度一般在25°~45°。若山坡过陡,冰雪会因为重力作用而频繁下滑,不容易堆积在山坡上形成较厚的雪层,若山坡坡度过低,雪层没有下滑的动力,也无法形成雪崩。雪崩一般会选择沟槽坑洼地带作为经过的路线。根据这些山坡和路线分布的区域,人们可以划出山上相对危险的区域和相对安全的区域。

雪崩的发生显然与冰雪能够承负的压力或重量有关。雪和冰都是粘弹性的物质,就是说,雪和冰都会随着它们所承负重量的增加而慢慢变形,一般情况下,冰雪是不容易发生断裂的。

由于雪崩难以预料,因此对它的预报就显得尤为重要。

寻找雪层联系的薄弱环节是预报雪崩发生的关键。利用断层成像技术,人们可以确定冰雪变化的微结构,并且把这些微结构变化与冰雪的机械强度联系起来。这些信息可以确定某处是否会形成断层而引发雪崩。找到薄弱环节后,人们可以用炸药破坏这些薄弱环节,免得它以后酿成大患。

如今,人们还利用统计学来预报某一天雪崩发生的概率,这种有效的方式叫作“最近的邻居”,它是建立在对过去统计数据认真观察的基础上的。例如某一天,我们考察冰雪的某些主要性质以及有代表性的冰雪场地上的天气条件,然后我们回过头来考察过去的最近几十天中,与今天的冰雪和天气状况最相似的某一天,看那天是否发生雪崩。若那天没有发生雪崩,那么今天也不会发生雪崩;若那天确实发生雪崩,我们就可以找到雪崩的类型和规模,发生在哪一天,是什么因素引发的,然后就可以决定是否要关闭滑雪场和公路。

雪崩虽然可怕,但人们还是能找到对付它的方法。

( 1 )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而第1自然段则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表达方式,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第1自然段运用这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

( 3 )从本文来看,发生雪崩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 4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人们利用哪些方法来预报雪崩。

( 5 )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雪崩的特点。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路上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拼搏的汗水、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这一路虽有风吹雨打,但更多的是阳光普照:父母师友的鼓励关怀、战胜挫折的自信勇气、读书赏景的美好感悟,一句叮咛、一个眼神、一篇好文、一次顿悟……这一切如阳光一样洒满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请以“________路上洒满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4)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