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17年上饶县上泸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拮(jū) 谬(bèi) 糟(tà) 分外妖(ráo)
B: 寒(chen) 骗(kuāng) 箱(qiè) 毋庸言(zhuì)
C: 窗(líng) 命(pàn) 晨(xī) 难辞其(qiù)
D: 慰(jiè) 褴(lǚ) 尺(zhǐ) 未雨绸(móu)
2、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错误的是( )

A: 卖nonɡ 盖xī 不不扣zhé
B: 脑suǐ 唐tuí 断壁残yuá
C: 梁jǐ 闲xiá 然不同jǒnɡ
D: 磨zuó 琐xiè 茅顿开sè
3、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B: 他流着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C: “你已经让班级丢了好几分了,你好好反省一下吧。”班长沉重地说。
D: 我非常喜欢“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句诗。
4、下列对《骆驼祥子》人物关系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祥子和虎妞——夫妻关系
B: 祥子和老马——主雇关系
C: 刘四爷和虎妞——父女关系
D: 曹先生、曹太太和阮明——师生关系
5、

读课文《桥梁远景图》,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开头引用“牛郎织女”的故事自然引出有关“桥”的话题,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B: 文章主要运用做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与现在的桥梁做对比,来突出“未来桥”的特点。
C: 文章运用了想象的写法,文章的“未来桥”不可能在现实中建成。
D: 文章既说特点,又说原理,令人信服。
6、西方荒诞派戏剧的奠基者之一贝克特的代表作是( )
A: 《等待戈多》
B: 《荒原》
C: 《最后一局》
D: 《啊,美好的日子》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作“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 《阿长与<山海经>》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 《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D: 唐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他通过《桃花源记》表达了对和平社会的追求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
8、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京剧中,几个演员相互碰一下手中的木枪,吆喝几声,就表示打过一仗了,这对外国人来讲,是不可理喻的。
B: 我,一介芸芸众生 , 没有睿智的头脑,也没有令人艳羡的家庭背景,更不具备惊艳的美色,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C: 对于俄罗斯“和平号”的坠落,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销声匿迹了,他们可以放下多年压在心头的石头了。
D: 这些故事或许已经支离破碎,或许已经面目全非 , 但它们留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猜测和遐想。
9、下列对复句类型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条件复句)
B: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假设复句)
C: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转折复句)
D: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递进复句)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温驯 安详 家具城 严惩不待 融会贯通
B: 共羸 坐镇 敲门砖 阳奉阴违 名不副实
C: 灌溉 驾驭 哈蜜瓜 和衷共济 沧海桑田
D: 会晤 遒劲 盖浇饭 相形见绌 标本兼治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画堂春·寄子由

苏轼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注释】①这首词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同一年,此时作者在密州,其弟在济南。②“湖”指柳湖,在今淮阳,苏轼兄弟俩曾在此泛舟。

( 1 )词的上阕“________“________”“小舟飞棹”都富有动感,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自在轻盈的境界,烘托出苏轼和苏辙昔日游湖时________的心情。
( 2 )请赏析“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之。

(选自《柳宗元传》)

【注】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营护:料理,护送。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实词的含义。

疑质理________

白玉之环________

③禹锡终连州________

④时人之________

( 2 )下列各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B: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 同舍生/皆被绮绣
D: 腰/白玉之环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 4 )甲文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谈了为学之道,乙文从为友、为官、为师三方面谈了柳宗元的为人之道,试用自己的话分别简单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群岛、钓鱼台列岛(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东海后的突出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钓鱼诸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和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钓鱼诸岛周围的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台湾本岛面积。
②【甲】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年可捕量达15万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东海的一个渔场。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有一条宽达l000多米的“蛇岛海峡”,风平浪静,是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这个海峡港湾中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常靠此渔区生存。
③【乙】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钓鱼诸岛在我大陆国土的海洋方向形成一道大陆外缘天然的屏障。它位于台湾和冲绳之间,处于东海南部的中心地带,是外海进入中国的跳板。对于中日双方来说,钓鱼岛都是战略要地,无论是中国东出还是日本南下,钓鱼诸岛都是一个咽喉要道。它可以成为保卫我国东海方向安全、遏制日本扩张势力南下的前哨;也可能被日本利用,阻碍我国统一,对我国东部沿海和台湾地区造成威胁。
④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在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 1 )联系文章,说说【甲】【乙】两句不能调换的原因。

( 2 )请写出下面的链接材料补充和印证了原文哪些内容。
【材料一】
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海底石油储量巨大。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石油储量约在737亿桶至1574亿桶之间。有人曾经预言,钓鱼岛附近水域的石油资源储备量相当于“第二个中东”。
【材料二】
1785 年,日本出版了著名学者林小平所著的《三国通览图说》一书,共有五张地图,这些地图制作精细,与现代制图法一样以颜色划分区域。日本部分用淡绿色,而中国 部分是用粉红色来表示的。以色区分,国与国之间的分界自然一目了然。就在这图上,也标明了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的位置,其颜色与中国福建、浙江相同,都 是粉红色的。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与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相反,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这帮教授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除了傻瓜,没有人会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的速度通过空间下降。”现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他们要让他在大学的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当场出丑,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
②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③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④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 1 )用简要的句子概括选段的内容。

( 2 )请分析一下第①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 3 )对斜塔上的实验,教授和伽利略双方目的各不一样,分别是:
教授们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伽利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当伽利略进行斜塔上的实验时,教授们、学生们和镇上的人的表现是怎样的?

( 5 )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连用了三个“同时”,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6 )“伽利略引用验证明了他的理论”,“他的理论”指的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不脱离材料内容,任选一个角度立意,写一篇记叙文。

①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

②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冰心《谈生命》

要求:(1)题目自拟,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2)不少于7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